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219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由胡黄连、大黄、冰片、栀子、姜黄、诃子、川楝子七种草药组成,各组分所占总重量百分比均为10-20%。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能够有效提高隐性乳房炎奶牛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恢复其乳成分接近或达正常,疗效显著,能解决治疗期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是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并具有抗炎免疫作用的绿色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房炎蒙药,特别指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
技术介绍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危害最大、最常见、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防治方法主要是乳头药浴和注射抗生素。由于引发乳房炎的致病因素较多,致病病原类型交杂,至今还没取得突破性方法来控制乳房炎。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导致耐药菌株产生,降低了药物疗效,而乳汁抗生素残留、乳品质下降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研制可防治奶牛乳房炎且不会导致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有效药物是当前奶牛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提高母牛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方面的研究上。蒙药属于天然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大多为生物有机物。与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比较,蒙药的毒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目前,国内积极开展研究用中草药或中西药结合来治疗乳房炎,取得的一些的经验和成果,已日益被国内外专家尤其兽医工作者关注。而蒙兽药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仍未见报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这种防治奶牛乳房炎蒙药代替饲用抗生素,可解决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其特征是 由胡黄连、大黄、冰片、桅子、姜黄、诃子、川楝子七种草药组成,各组分所占总重量百分比均为10% -20%。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制作工艺简单,将上述七种草药筛选混合后进行粉碎即可。每头患牛每次灌服500克,温开水灌服,每日2次,5-7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是能够有效抑制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并具有抗炎免疫作用的绿色药品。本蒙药既是对民族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为控制奶牛乳房炎提供新的绿色途径;符合国家发展学生奶和有机奶的标准及“十二五”规划的生产无抗奶的要求,对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将有新的突破。研究结论①该蒙药复方制剂具有显著地体内外抑菌、抗菌活性,抗大肠杆菌和金葡菌效果接近环丙沙星。②其对实验性乳腺炎小鼠乳腺有保护作用,可减轻乳腺的炎性损伤。③其能增强正常和模型小鼠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治疗实验性乳腺炎疗效显著好于左旋咪唑。④小鼠对该制剂的最大耐受量最高达到40000mg/kg,无毒性。⑤蒙药复方能够有效提高隐性乳房炎奶牛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恢复其乳成分接近或达正常,疗效显著好于左旋咪唑;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有效率达84. 62 %,与环丙沙星结合使用时有效率达92. 4%,显著优于环丙沙星。能解决治疗期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从而减少抗生素用药期间(7天)牛奶倒掉的浪费;同时,由于该蒙药可进行体外抑制和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的治疗,因此还有预防其他疾病和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举一实施例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由胡黄连、大黄、冰片、栀子、姜黄、诃子、川楝子七种草药组成,各组分均为10公斤,经筛选混合后粉碎即可。每头患牛每次灌服 500克,温开水灌服,每日2次,5-7天。权利要求1.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其特征是由胡黄连、大黄、冰片、桅子、姜黄、诃子、川楝子七种草药组成,各组分所占总重量百分比均为10-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由胡黄连、大黄、冰片、栀子、姜黄、诃子、川楝子七种草药组成,各组分所占总重量百分比均为10-20%。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能够有效提高隐性乳房炎奶牛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恢复其乳成分接近或达正常,疗效显著,能解决治疗期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是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并具有抗炎免疫作用的绿色药品。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274451SQ20101020550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纯洁 申请人:内蒙古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蒙药,其特征是:由胡黄连、大黄、冰片、栀子、姜黄、诃子、川楝子七种草药组成,各组分所占总重量百分比均为10-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洁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