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面光源模块,特别有一种可以均勻出光的面光源模块。
技术介绍
应用于灯箱、指示照明、显示用途的LED照明模块,大多是使用多颗阵列排置的直下式或侧投式的设计为主,侧投式设计的特点,主要可以使用少颗数LED,通过导光膜片将侧投LED光源垂直面光源发光,但由于导光距离太长消耗光量,造成灯具光利用率太低;直下式面的设计可应用于大尺寸与高亮度的灯具或背光源模块,但是发光二极管点光源的扩散勻化相当不易,需要高密度多颗数发光二极管阵列(增加成本),或是一定距离的光程 (即整体模块厚度变厚),并搭配勻化的扩散片或光学膜等,才能达成面光源与降低投影彩纹的效果,但由于整体模块厚度变厚的缘故,无法容易实现可挠曲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面光源模块及导光网格结构,以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导光网格结构,具有一第一配光部、一第二配光部、一第一导光管、一第二导光管以及一虚拟光源出光部,该第一导光管连通该第一配光部与该虚拟光源出光部,该第二导光管连通该第二配光部与该虚拟光源出光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光网格结构,具有一第一配光部、一第二配光部、一第一导光管、一第二导光管以及一虚拟光源出光部,该第一导光管连通该第一配光部与该虚拟光源出光部,该第二导光管连通该第二配光部与该虚拟光源出光部;一第一光源,提供一第一光线并对应该第一配光部,其中,该第一光线接触该第一配光部,部分穿过该第一配光部射出,部分由该第一配光部反射经过该第一导光管而由该虚拟光源出光部射出;以及一第二光源,提供一第二光线并对应该第二配光部,其中,该第二光线接触该第二配光部,部分穿过该第二配光部射出,部分由该第二配光部反射经过该第二导光管而由该虚拟光源出光部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扬,戴晟杰,许诏开,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