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主能专利>正文

扑翼式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43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采用动力驱动,仿鸟飞行的扑翼式飞行器。本飞行器由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7)、空气压缩机(16)及推拉机翼扑动的冲击发动机、支承机翼的翼轴(6),翼根铰接于翼轴上,可绕翼轴上下扑动的机翼(7)和(8)、导向翼板(10)以及操纵转盘(1)、操纵杆(2)和(3),行走轮(15)等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及飞行费用低廉,不受空况严格限制,可在空中作进退升降及垂直升降等形式飞行,适用于通常代步或娱乐及民事和军事的低空飞行。(*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尤其是一种采用动力驱动仿鸟飞行的扑翼式飞行器。现有的飞行器中,飞机虽具有多种功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但因其结构复杂,操纵困难,造价及飞行费用高昂等原因而不能满足于通常的代步、娱乐等低空飞行:其他如滑翔机等飞行器虽有结构简单,造价及飞行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对空间、风向等空况要求较高,也不能作垂直起落及后退等形式的飞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及飞行费用低廉,不受空况严格限制,可作垂直起落及后退等形式飞行,适于通常代步或娱乐等低空飞行的机动扑翼式飞行器。本技术的扑翼式飞行器由提供动力的发动机、空压机及推拉机翼的冲击发动机;翼根铰接于翼轴上,可绕翼轴上下扑动的机翼;导向的转向翼板;机架及操纵杆和行走轮等构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动力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K视向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扑翼式飞行器由发动机、空压机、冲击发动机、机翼、导向翼板及支架和操纵杆,行走轮等构成。包括固定在飞行器机架上向飞行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7)、由发动机(17)动力驱动,将混合可燃气体压缩气化的空气压缩机(16)、固定于飞行器中部,在空压机压入的可燃气体作用下作功,推拉机翼上下扑动的冲-->击发动机;在框架表面铺敷轻质阻风板材制成,根部铰接于翼轴上,并绕翼轴上下扑动的矩形机翼(7)和(8);由刚性轻质材料制成,起导向作用,并与机翼伸展方向垂直而竖立安装在飞行器后部的转向翼板(10);通过一端与翼轴中部下凸块铰接的丝杆(4)操纵和控制机翼角度,实现升降进退飞行的转盘(1);操纵和控制转向翼板(10)偏摆角度,实现改变飞行方向的操纵杆(2)和(3);与机翼伸展方向垂直,位于两机翼之间,铰接支承机翼(7)和(8),中部下端凸块与燃烧室上盖支架(18)铰接,在丝杆(4)的作用下可绕支架(18)前倾或后仰摆动,带动机翼前倾或后仰的空心园柱翼轴(6);保持飞行器刚性的机架(14)以及用于支承行走的行走轮(15)。本技术的扑翼式飞行器起飞前由行走轮(15)支承于地面上。此时,拉力弹簧(28)和(29)收缩,处于最短状态,在拉力弹簧(28)和(29)的作用下,根部铰接于翼轴(6)上的机翼(7)和(8)外端处于最高位置,呈∨形向上倾斜。翼轴(6)此时处水平状态。起动发动机(17),经传动机构带动空气压缩机(16)工作,汽油从汽化器经进气管道进入空气压缩机(16)内。汽油经汽化器与新鲜空气混合雾化和气化,又经空气压缩机(16)压缩完全气化后排至导气管,使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压缩可燃混合气体经导气管送至冲击发动机。本技术的扑翼式飞行器采用的冲击发动机包括使可燃气体膨胀作功的燃烧室(25)、点火线圈(27)及火花塞(26);与燃烧室(25)下部出口处竖直紧联,接受燃烧冲击气体作功的气缸(11)、活塞(23)及活塞杆(12);中部铰接在活塞杆(12)下端部的横杠(13);两端分别铰接在横杠两端部和两机翼框架,传递活塞杆的推力,带动机翼上下扑动-->的拉杆(5)和(9)。当空气压缩机(16)提供的压缩可燃混合气体压下进气阀门(20)及复位弹簧(19)进入燃烧室,并聚积在燃烧室(25)内的压缩可燃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点火线圈(27)的低压脉冲电路接通,高压绕组产生感生电流,通过火花塞(26)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此时燃烧气体急剧膨胀,瞬时压力增高,弹簧(19)复位,进气阀门(20)关闭,高温压力膨胀气体冲开排气阀门(24),使活塞(23)及中部铰接于活塞杆(12)下端部的横杠(13)突然向下冲击。通过一端铰接于横杠(13)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机翼框架的拉杆(5)和(9),将机翼(7)和(8)突然拉下,使机翼(7)和(8)绕翼轴(6)做一个扑翼动作。在气缸(11)底部有防止活塞(23)迅速冲击而撞坏机件的缓冲弹簧(22)。当活塞(23)行至下止点时,燃烧室通过位于气缸(11)下端的排气孔与大气相通,大部分废气从排气孔排出,燃烧室内压力骤减。此时,固定连接于机翼根部的拉力弹簧(28)和(29)使两机翼(7)和(8)恢复保持呈∨形向上倾斜。受拉杆(5)和(9)的牵引,横杠(13)随活塞(23)同时上移恢复冲击前的状况。排气阀门(24)随弹簧(21)的复位而呈关闭状态,位于气缸(11)上腔开口的废气排放阀(30)与排气阀门(24)联动,并在排气阀门(24)关闭时为开启;在排气阀门(24)开启时为关闭状态。上移的活塞(23)把气缸(11)内剩余的废气从废气排放阀(30)挤出排掉。与此同时,空气压缩机(16)继续向燃烧室(25)充入可燃混合气体,以至下一个冲击动作的进行。周而复始的工作,使得机翼不断上下扑动,达到飞行器上升飞起的目的。固定铰接机翼(7)和(8),与机翼伸展方向垂直,位于两机翼中间的空心园柱翼轴(6),由其中部下端的凸块铰接在燃烧室顶盖支架(18)-->上端部。当翼轴(6)呈水平位置时,飞行器的飞行趋势上升或下降;在驾驶员乘座位置的正前面,设有控制机翼前倾或后仰的转盘(1)和控制飞行方向的操纵杆(2)和(3)。当转动转盘(1),经一端与转盘(1)同轴,另一端固定于翼轴(6)下凸块的丝杆(4)传动,使翼轴(6)绕支架(18)作前倾或后仰,飞行器随而作前进或后退飞行。拉动操纵杆(2)或(3),可使与机翼伸展方向垂直,由刚性轻质材料制作,起导向作用的转向翼板(10)左右偏摆角度,达到灵活转弯导向的目的。飞行器着陆时,可借助行走轮(15)作滑行着陆,也可不断地正逆向转动转盘(1),让机翼不停地前倾或后仰,使飞行器垂直下降着陆。本技术的扑翼式飞行器仿鸟飞行,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及飞行费用低廉,不受空况严格限制,可在空中作进退升降及垂直升降等形式的飞行,适用于通常代步或娱乐及民事和军事的低空飞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动力驱动仿鸟飞行的扑翼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固定于飞行器的机架(14)上,向飞行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7);b、由发动机(17)动力驱动,将混合可燃气体压缩气化的空气压缩机(16);c、固定于飞行器中部,在空气压缩 机(16)压入的可燃气体作用下作功,推拉机翼上下扑动的冲击发动机;d、在框架表面铺敷轻质阻风板材料制成,根部铰接于翼轴(6)上,并绕翼轴(6)上下扑动的矩形机翼(7)和(8);e、由刚性轻质材料制成,与机翼伸展方向垂直而竖立安装在飞 行器后部,起导向作用的转向翼板(10);f、通过一端与翼轴中部下凸块铰接的丝杆(4)操纵和控制机翼前倾或后仰,实现升降进退飞行的转盘(1);g、操纵和控制转向翼板左右偏摆角度,实现改变飞行方向的操纵杆(2)和(3);h、与机翼伸 展方向垂直,位于两机翼之间,铰接支承机翼(7)和(8),中部下端凸块与燃烧室上盖支架(18)铰接,在丝杆(4)的作用下可绕支架(8)前倾或后仰摆动,带动机翼前倾或后仰的空心园柱翼轴(6);i、保持飞行器刚性的机架(14);j、用于支 承和行走的行走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动力驱动仿鸟飞行的扑翼式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固定于飞行器的机架(14)上,向飞行提供动力的发动机(17);b、由发动机(17)动力驱动,将混合可燃气体压缩气化的空气压缩机(16);c、固定于飞行器中部,在空气压缩机(16)压入的可燃气体作用下作功,推拉机翼上下扑动的冲击发动机;d、在框架表面铺敷轻质阻风板材料制成,根部铰接于翼轴(6)上,并绕翼轴(6)上下扑动的矩形机翼(7)和(8);e、由刚性轻质材料制成,与机翼伸展方向垂直而竖立安装在飞行器后部,起导向作用的转向翼板(10);f、通过一端与翼轴中部下凸块铰接的丝杆(4)操纵和控制机翼前倾或后仰,实现升降进退飞行的转盘(1);g、操纵和控制转向翼板左右偏摆角度,实现改变飞行方向的操纵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主能
申请(专利权)人:何主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