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5374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包括: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用户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入用户界面或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仿真界面,使其与真实的用户隐私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会带有关键数据,使窃密者无法辨认是否处于安全死角并提供数据安全,保证了用户隐私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在网络盛行的现在,人们往往习惯于将个人隐私保留在网络的个人空间或者网络存储媒介中。例如,很多人将日记、照片、私生活、个人习惯、通信秘密记录在博客一类的网络空间中,或者将一些重要的财产数据、帐号密码、收入支出记录存储在网盘等网络存储媒介中。现在窃取他人隐私、数据的网络行为时常发生,在隐私空间的网络登陆界面,窃密者妄图通过一些掌握到的信息猜测用户的密码、用户名并多次输入尝试来破解,黑客技术中的暴力破解,也就是类似这种穷举法来完成破解。当然这样猜测密码并通过多次输入尝试破解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在熟人之间。而现有的网络空间对于错误的输入通常是提示输入错误,并通过设置错误输入次数的限制来保证安全。但是这种办法并不真正安全,因为错误输入次数的限制只能在一段时间内生效,如果限制的有效期一过,还是可以继续尝试,而且提示输入错误这种手段也恰恰在提示窃密者尝试的正确与否,不利于隐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通过仿真界面,使其与真实的用户隐私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会带有关键数据,使窃密者无法辨认是否处于安全死角并提供数据安全,保证了用户隐私的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包括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用户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入用户界面或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进一步地,所述仿真界面与所述用户界面的布局、内容、样式和色彩均相似或者相关,所述仿真界面不包括所述用户界面中的关键数据;所述仿真界面不提供用户界面的入口 ;验证信息,包括密码、用户名和/或验证码。进一步地,所述仿真界面由用户自定义构建、指定已有链接或者系统自动构建。进一步地,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验证信息,则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否则, 进入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进一步地,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验证信息,则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不是所述验证信息且次数大于一预定门限,则进入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不是所述验证信息且次数小于等于所述预定门限,则提示输入错误和/或返回登录入口。进一步地,还设置用于进入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还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仿真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则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 则进入所述仿真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既不是所述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也不是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则提示输入错误和/或返回登录入口。进一步地,对当前访问所述仿真界面的IP地址进行记录并保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隐私保护装置,包括设置模块,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验证模块,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用户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安全模块,根据验证结果,进入用户界面或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模块,触发进入的所述仿真界面与所述用户界面的布局、内容、样式和色彩均相似或者相关,所述仿真界面不包括所述用户界面中的关键数据;所述仿真界面不提供用户界面的入口 ;所述设置模块,设置的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包括密码、用户名和/或验证码。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模块,触发进入的所述仿真界面由用户自定义构建、指定已有链接或者系统自动构建。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模块,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验证信息时,触发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不是所述验证信息时,触发进入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模块,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验证信息时,触发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不是所述验证信息且次数大于一预定门限时,触发进入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不是所述验证信息且次数小于等于所述预定门限时,则提示输入错误和/或返回登录入口。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模块,还设置用于进入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所述验证模块,还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仿真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所述安全模块,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时,触发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时,触发进入所述仿真界面;在判定所述输入信息既不是所述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也不是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时,提示输入错误和 /或返回登录入口。进一步地,还包括记录模块,对当前访问所述仿真界面的IP地址进行记录并保存。与现有的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技术效果1)将窃密者引入一个安全死角,不提供用户界面的入口,使其无法得到反复试验密码的机会。2)这个安全死角通过仿真界面,使其与真实的用户隐私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不会带有关键数据,使窃密者无法辨认是否处于安全死角并提供数据安全,保证了用户隐私的安全。3)通过智能机制区别用户误输入和恶意侵入。4)考虑针对熟人之间的隐私保护,通过不被查觉的方式委婉的保护自己的隐私。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方案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300的实现方式一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步骤300的实现方式二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300的实现方式三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构思在于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用户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入用户界面或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以下描述下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及设计要点。窃密者通过网络手段或者其他方式获得了用户的一些信息后,通过这些信息推测用户的隐私空间的密码等验证信息。这种情况下,窃密者可以通过暴力破解的方式反复试验密码。而现有的通过设置错误输入次数的限制来保证安全的方式显然并不安全,考虑本专利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案将窃密者引入一个安全死角,不提供用户界面的入口,使其无法得到反复试验密码的机会,同时这个安全死角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能够使窃密者无法发现密码错误。上述安全死角可以通过仿真界面实现,与真实的用户隐私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会带有关键数据。在上述场景下是按触发方式启动本专利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案,但是无法识别是用户误输入触发还是窃密者恶意侵入触发,因此优选能够有智能机制来区别用户误输入和恶意侵入。特别的,在兼顾上述场景的同时,再考虑针对熟人之间的隐私保护,如果用户面对被要求进入自己的隐私空间又不好当面拒绝的情况,优选地可以通过不被查觉的方式由用户按预定的方式触发本专利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案,委婉的保护自己的隐私。以下以一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执行如下操作步骤100,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验证信息,包括密码、用户名和/或验证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用户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入用户界面或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用户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 根据验证结果,进入用户界面或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界面与所述用户界面的布局、内容、样式和色彩均相似或者相关,所述仿真界面不包括所述用户界面中的关键数据;所述仿真界面不提供用户界面的入口 ; 验证信息,包括密码、用户名和/或验证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界面由用户自定义构建、指定已有链接或者系统自动构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验证信息,则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否则,进入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验证信息,则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不是所述验证信息且次数大于一预定门限,则进入不同于所述用户界面的仿真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不是所述验证信息且次数小于等于所述预定门限,则提示输入错误和 /或返回登录入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还设置用于进入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还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仿真界面的输入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则进入所述用户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是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则进入所述仿真界面;如果验证所述输入信息既不是所述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也不是所述仿真界面的验证信息,则提示输入错误和/或返回登录入口。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当前访问所述仿真界面的IP地址进行记录并保存。8.—种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设置用于进入用户界面的验证信息;验证模块,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接收到的用于进入所述用户界面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周鸿祎
申请(专利权)人: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