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凤鸣专利>正文

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426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是在玩偶中组装一马达并以曲轴拨动一平移框往复移动,该平移框一侧设有齿条带动一枢转齿轮作往复偏转,且带动与其呈一体的上框架摆动,而提供玩偶扭腰动作,又在玩偶下框架上方设一固定齿轮,在上框架中设一与固定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在从动齿轮上设置有竖杆,在竖杆上延伸有横支杆,当上框架摆动时,即带动从动齿轮及竖杆相对于固定齿轮转动,即可由横支杆带动玩偶手臂产生摆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其主要是在玩偶中组装有一马达,并设置有适当的传动齿轮组及相关的框架,而可由马达带动玩偶扭腰动作的同时进行摆手动作。可以电能自行动作的玩偶是由早期的固定式玩偶改进而得的,由于小型马达的发展,更促使此类产品有更大幅度的进展,但在现有此类产品设计中,均受限于其结构配置上的问题,使其动作较为生硬,尤其是以连杆控制结构,其摆动至极限而欲反向运动时,必然会使其形成一急速反向动作,而让玩偶产生不正常的振动,而破坏了整体动作的协调性,而会影响产品的装饰效果。另外,在一些较高级的玩偶产品中,亦曾见到采用极为复杂的齿轮组及凸轮、杠杆等结构配置,以期能够让玩偶在动作中取得一类似简谐运动的动作方式,在接近极限点时动作趋缓,而在远离极限点时动作加快,如此即可模拟人的动作,而让玩偶的动作更为逼真,展现出更为优异的装饰效果。但在上述的玩偶传动装置设计上,其结构均相当复杂,尤其是要在玩偶小小的驱体壳体中组装诸多传动构件,必然造成加工组装上的困扰,故而使得整体生产成本提高,进而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再就另一角度来加以分析,虽然此类玩偶产品并不要求太高的精密度,但是在复杂的传动装置配置中,难免会因为构件间的配合不当,而产生瑕疵,当其传动装置发生障碍时,其不仅形成产品质量问题,而会在出厂后影响到品牌的信誉,更会使得生厂商必须增加品管人员来进行品质管制以剔除不良品,此又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故而此类玩偶的价格均相当高,其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其主要是在玩偶中组装有一马达,而由该马达的曲轴拨动一平移框以简谐运动方式作往复移动,而由该平移框一侧的齿条来拨动一枢转齿轮作一定角度的往复偏转,同时带动与该枢转齿轮呈一体的上框架摆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其是在玩偶下框架上方设置一固定齿轮,同时在上框架中设置一与该固定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上一体设置有竖杆,且在竖杆上延伸有横支杆,当上框架作往复摆动动作时,即会因从动齿轮相对于固定齿轮转动,而使竖杆作枢转,如此即可由横支杆拨动玩偶手臂内端的拨环,使玩偶手臂产生摆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主要是在玩偶中设置有上框架及下框架,在下框架中固定设置有一马达,其特征在于马达上方连接一曲轴,该曲轴中段位于一平移框中,上端则穿设于一管制框中,在平移框一侧设有一体的齿条,该齿条与一枢转齿轮相啮合,在该枢转齿轮上方为一体的结合板,该结合板与上框架相结合;在结合板上方与枢转齿轮同轴设置有一固定齿轮,在固定齿轮下方与结合板间则为一水平延伸供曲轴上端穿设的管制框,固定齿轮侧啮合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上方一体设置有竖杆,且在竖杆上延伸有横支杆,又该横支杆则用以拨动玩偶手臂作摆动。所述玩偶手臂内端可设置供竖杆上延伸横支杆拨动的拨环。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4为本技术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的扭腰部份传动结构正面动作示意图。图5、6为本技术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的扭腰部份传动结构俯视动作示意图。图7、8为本技术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的摆手部份传动结构正面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的立体图,为便于清晰显示相关的传动装置,故将周边的壳体及固定构件均予省略,其中最下方为一马达10,马达10上方则驱动一曲轴11,曲轴11中段位于一平移框20中,上端则穿设于一管制框31中,在平移框20一侧设有一体的齿条21,并与一枢转齿轮22相啮合,在枢转齿轮22上方为一体的结合板23,而可由结合板23与上框架(图中未示)相结合;在结合板23上方与枢转齿轮22同轴设置有一固定齿轮30,在固定齿轮30下方与结合板23间则为一水平延伸供曲轴11上端穿设的管制框31,固定齿轮30啮合有一从动齿轮32,从动齿轮32上方一体设置有竖杆33,且在竖杆33上延伸有横支杆34,又横支杆34穿设在玩偶手臂内端的拨环36中。如2~4所示,为本技术的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的扭腰部份传动结构正面动作示意图,在图2所示,平移框20在正中央的位置,其可配合图5中所示的俯视示意图,结合板23相对于下框架40呈对正的状态,当马达10驱动曲轴11旋转动作时,即会带动平移框20作左右移位,当平移框20移至最左侧时即如图3所示,其会带动枢转齿轮22偏转,并同时带动一体的结合板23向左侧偏转(如图6所示),由于上框架是固定在结合板23上,因此在平移框20移动至左侧时,即会带动上框架向该侧偏转,又当平移框20受到曲轴11驱动而反向移动时(如图4所示),即会带动上框架向另一侧偏转,藉以提供玩偶作扭腰的动作。配合图1及图5、图6所示可知,在平移框20带动枢转齿轮22作偏转,同时由结合板23带动上框架作扭腰动作的同时,设置在上框架中的从动齿轮32即会沿着固定齿轮30作弧形的移动位置,又由于从动齿轮32是与固定齿轮30相啮合,因此从动齿轮32即会在往复的位移中产生转动,而可带动上方呈一体的竖杆33作转动,当竖杆33发生转动时即会使横支杆34作摆动,配合图7及图8所示可知,当竖杆33作枢转时,会使得横支杆34作前后摆动,且因为横支杆34穿设在玩偶手臂35内端的拨环36中,故而可以带动玩偶手臂35产生摆动。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是由马达10的曲轴11带动一平移框20以简谐运动方式作往复移动,而由平移框20一侧的齿条21来拨动一枢转齿轮22作一定角度的往复偏转,同时带动与枢转齿轮22呈一体的上框架摆动,而可由简单的传动装置来提供玩偶作扭腰的动作;另在本技术的玩偶下框架上方设置一固定齿轮30,同时在上框架中设置一与固定齿轮30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2,从动齿轮32上一体设置有竖杆33,且在竖杆33上延伸有横支杆34,当上框架作往复摆动动作时,即会因从动齿轮32相对于固定齿轮30转动,而使竖杆33作枢转,如此即可由横支杆34拨动玩偶手臂35内端的拨环36,让玩偶手臂35产生摆动;其整体传动装置的结构配置相当精简,基本上只是由一曲轴11带动平移框20作位移,并带动枢转齿轮22来使上框架作往复扭腰动作,至于其摆手的动作则完全是在上框架进行扭腰动作的同时,由上框架中的固定齿轮30与从动齿轮32相搭配来驱动,而不是直接由马达10来提供动力,因此可以让整体的结构配置更为精简;又由于本技术的玩偶手臂35是由其内端的拨环36来与横支杆34作配合,因此在横支杆34摆动而推移拨环36时,仍有相当的空间裕度,亦即在玩偶进行扭腰动作时其两支手臂35并不会同时动作,而会有些许延迟。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整体传动装置的结构配置相当精简,基本上只是由一曲轴带动平移框位移,并带动枢转齿轮使上框架作往复扭腰动作,至于其摆手的动作则完全是在上框架进行扭腰动作的同时;玩偶手臂是由其内端的拨环与横支杆配合,因此在横支杆摆动而推移拨环时,仍有相当的空间裕度,亦即在玩偶进行扭腰动作时其两支手臂并不会同时动作,而会有些许延迟,因此更能够消除机械性动作的感觉,使动作更具真实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其主要是在玩偶中设置有上框架及下框架,在下框架中固定设置有一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上方连接一曲轴,该曲轴中段位于一平移框中,上端则穿设于一管制框中,在平移框一侧设有一体的齿条,该齿条与一枢转齿轮相啮哈,在该 枢转齿轮上方为一体的结合板,该结合板与上框架相结合,在结合板上方与枢转齿轮同轴设置有一固定齿轮,在固定齿轮下方与结合板间则为一水平延伸供曲轴上端穿设的管制框,固定齿轮侧啮合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上方一体设置有竖杆,且在竖杆上延伸有用以 拨动玩偶手臂作摆动的横支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偶扭腰摆手传动装置,其主要是在玩偶中设置有上框架及下框架,在下框架中固定设置有一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上方连接一曲轴,该曲轴中段位于一平移框中,上端则穿设于一管制框中,在平移框一侧设有一体的齿条,该齿条与一枢转齿轮相啮合,在该枢转齿轮上方为一体的结合板,该结合板与上框架相结合,在结合板上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叶凤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