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钉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494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钉砖,包括砖体,砖体的下砌合面上对称设置有两对高度相同的凸钉。凸钉分别设置在靠近砖体的四角位置处。与凸钉位置对应的上砌合面上设置有凹坑,凹坑的深度略大于凸钉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砖体的下砌合面上设置有两对高度相同的凸钉,施工时,凸钉与下层砖砌面直接硬接触,当砌体上部受压下沉时,凸钉给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砌体不会下沉、跑灰和变形,同时最大限度保持了砌体的稳定性和垂直度,保证了灰缝均匀一致,提升了砌体的整体质量;适用于冬季砌体施工。上砌合面上设置的凹坑,运输时不会增加砖体的堆码体积,砌筑过程中,凹坑内会灌满砂浆,增加了砂浆的抗剪能力,有效抑制了砌体裂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砖或蒸压砖,尤其是涉及一种砌筑施工中不会跑灰变形的稳钉砖
技术介绍
现有混凝土砖或蒸压砖的外形均为矩形,尺寸多为115 mmX240 mmX53mm,砖体上下和砂浆的结合面(以下简称上砌合面或下砌合面)均为平面,砂浆在砌筑时水泥尚未凝固,由于砖的自重作用,当砌筑的砖砌体达到一定高度后,会对下部的砂浆产生挤压,造成砌体下沉、跑灰及变形,灰缝厚度减薄。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等待下层灰缝的砂浆凝固后,才可以进行上部砌体作业。冬季施工时,由于气温低,下部砌体砂浆凝固缓慢,每日的砌筑高度受到限制,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可保证砌体整体质量的稳钉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稳钉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下砌合面上对称设置有两对高度相同的凸钉。所述凸钉分别设置在靠近砖体的四角位置处。与所述凸钉位置对应的上砌合面上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的深度略大于所述凸钉的高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砖体的下砌合面上设置有两对高度相同的凸钉,施工时, 凸钉与下层砖砌合面直接硬接触,当砌体上部受压下沉时,凸钉作用在下层砌体上,给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砌体不会下沉、跑灰和变形,在凸钉受力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了砌体的稳定性和垂直度,保证了灰缝的均勻一致,提升了砌体的整体质量;同时由于凸钉的设置,特别适用于冬季砌体施工,且不受砌筑高度的限制。在与凸钉位置对应的上砌合面上设置有凹坑,凹坑的深度略大于凸钉的高度,运输时不会增加砖体的堆码体积,砌筑过程中,凹坑内会灌满砂浆,砂浆和砖体咬合在一起,增加了砂浆的抗剪能力,有效抑制了砌体裂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稳钉砖,包括砖体1,在砖体1的下砌合面上对称设置有两对高度相同的凸钉2,与凸钉2位置对应的上砌合面上设置有凹坑3,凹坑3的深度略大于凸钉2的高度;为保证稳定性,凸钉2分别设置在靠近砖体1的四角位置处。3 本技术不改变砖体的尺寸及强度,仅在砖体的下砌合面上增加4个底部直径 16mm、高8mm的半球形稳定凸钉2,砌筑时因有凸钉2与下层砖砌体的直接硬接触,保证了砌体不会下沉、跑灰及变形,最大限度保持了砌体的稳定性和平整性,保证了灰缝均勻一致, 提升了砌体的整体质量。同时由于在砖体1的上砌合面上对应凸钉2的位置处设置有上开口边长20mm、深度IOmm的凹坑3,在砖体1码放和运输过程中,凸钉2扣合在凹坑3内,不会增加运输及码放体积,砌筑时,砖与砖之间错缝砌筑,凸钉2不会落入凹坑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钉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下砌合面上对称设置有两对高度相同的凸钉(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钉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下砌合面上对称设置有两对高度相同的凸钉(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钉(2)分别设置在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徐礼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建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