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佑正专利>正文

可携式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3411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包括:一吸尘装置本体、一电力供应单元、一进气管构件、一收纳构件以及一袋体;吸尘装置本体具有一电力输入单元、控制模块及一吸入口;进气管构件有一第一自由端及一第二自由端,第一自由端对接于吸尘装置本体的吸入口,第二自由端可套设至少一组除尘组件;收纳构件用以容置吸尘装置本体及电力供应单元,其具有一腔室、一容置空间、至少一贯孔及一控制开关;袋体以其所形成的一收纳空间,收容该收纳构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特别是指藉由一收纳构件,可令一使用者将吸尘装置本体以背负方式使用的,使其易于随身携带移动,增加吸尘装置使用的自由度及便利性的可携式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科技专利技术及工艺技术除了应用于一般商店行号、工厂公司或政府机构、公家单位外,更广泛运用在一般家户的生活起居,使得现代的居家生活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科技专利技术,应属电力的使用,举凡电视、电灯、电话、计算机、电饭锅或是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等,均是经由电力的应用,让现代居家生活添增了无数的便利性与舒适性;而在居家清洁打扫的范畴,吸尘器的专利技术,更是大大节省了无数家庭主妇的时间与气力。但是,时至今日,由于大多数的家庭主妇基于经济上的压力,仍要外出工作,因此须身兼家庭主妇与职业妇女两种辛苦的角色,使得多数妇女用在家务操作上的时间大为缩减,因此以更简单更有效率的方式处理家务,是绝大多数的妇女朋友迫切的需求。而传统的吸尘器相较旧式的清洁用品,例如扫把、拖把等有其优势,但对于因应现今家庭主妇的居家清扫工作,仍有其应用上的缺点机体笨重庞大,移动费力,储存不便, 此其一也;需用电线外接电源,影响使用上的自由度与方便性,此其二也;由于造型及重量因素,传统吸尘器往往仅能运用在地面清理上,而无法用于墙面、天花板或其它家具的清洁上,可用处受到限制,此其三也;所以,想要应用传统吸尘器达到简单而有效率的方式协助家庭主妇处理居家清扫工作,实有其困难处。近年来,许多先进为解决此问题,陆陆续续创作许多新型的吸尘装置,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099218444的紫外线杀菌与吸尘两用机或是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 099213215的电动扫地机的结构改良等,但各个专利技术创作,对于上述的三项问题,多仅能就其中一项或两项,提出解决方案,始终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无法达到真正简单而又有效率的完成居家清扫工作。有鉴于此,本技术特别提供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不仅具有操作容易、易于随身携带移动的好处,而且增加了吸尘装置使用的自由度,可运用于三维空间,强化清扫功能,达到有效率及简单的完成居家清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其可供使用者背负使用, 易于随身携带移动,增加吸尘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改良习知吸尘装置的自由度不足的缺失,以提高吸尘装置于家户内的应用。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以改变习用吸尘装置仅能运用于二维平面的限制,使吸尘装置可运用于三维空间,强化其清扫功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吸尘装置本体、一电力供应单元、一进气管构件、一收纳机构以及一袋体。吸尘装置本体包括一电力输入单元、一控制模块及一吸入口 ;其中,电力输入单元可选择性的直接接受外部电力或电力供应单元所提供的电力。电力供应单元为一组可充电蓄电池,电性连接吸尘装置本体的电力输入单元,其表面具有一充电口,可供外部电力输入。进气管构件由一刚性弯管体及一挠性管体相互连结而成,其一第一自由端位于刚性弯管体,对接吸尘装置本体的吸入口,挠性管体具有的一第二自由端则可套接至少一组可分离式除尘组件。收纳构件为一壳体结构,包括一腔室、一容置空间、至少一贯孔、一控制开关、一通孔及复数个散热孔;收纳构件的腔室用以收纳吸尘装置本体,容置空间则放置电力供应单元,贯孔形成于壳体结构,进气管构件经贯孔相通外界,控制开关则电性连接于吸尘装置本体的控制模块,通孔对应电力供应单元表面的充电口,使其能与外部电力连接,而收纳构件的材质为具抗震、散热与可消除噪音的保丽龙。袋体为一帆布背包,其主体所形成的一收纳空间,用以收容上述的收纳构件,袋体上相对于收纳构件的控制开关、散热孔处设有开孔,而相对于可充电蓄电池表面的充电口亦开设有一开孔;此外,该袋体更具有至少一组背固带、一组磁性扣件及一上盖,背固带定着袋体表面,提供一使用者可轻易背负起可携式吸尘装置;上盖则具有一组磁性锁件对应袋体的磁性扣件,从而可封合或开启该袋体,上盖表面尚有一穿孔,对应收纳构件的贯孔, 使进气管构件可经由此穿孔及贯孔相通外界。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可携式吸尘装置,不仅具有操作容易、易于随身携带移动的好处,而且增加了吸尘装置使用的自由度,可运用于三维空间,强化清扫功能,达到有效率及简单的完成居家清洁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的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的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可携式吸尘装置200吸尘装置本体210 吸入口220控制模块230电力输入单元300可充电蓄电池310 充电口400壳体收纳构件410控制开关420贯孔430通孔440散热孔500袋体501背固带505上盖510穿孔520开孔530开孔540开孔550磁性扣件555磁性锁件600进气管构件610刚性弯管体620挠性管体700除尘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以下将配合图示详细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一可携式吸尘装置100,是将一吸尘装置本体200及一可充电式蓄电池300,分别容置于一壳体收纳构件400所形成的一腔室及一容置空间内,该壳体收纳构件 400是由具有吸震、散热与吸音功能的保丽龙所制成,且壳体收纳构件400完全被收容在由帆布材质所制成的一袋体500内,但壳体收纳构件400表面具有的一组控制开关410,则穿出袋体500,显露于外部;而袋体500表面适当处,固装一组背固带501 ;除此之外,连接于吸尘装置本体200的一进气管构件600,则贯穿壳体收纳构件400及袋体500伸展于外部, 该进气管构件600是由一刚性弯管体610与一挠性管体620连接所形成,并于挠性管体620 的管口端,套设一组除尘组件700。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经由该立体分解图,可进一步了解可携式吸尘装置100的机体构造及各个部件间的相互组合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可携式吸尘装置100的吸尘装置本体200具有一吸入口 210、一控制模块220及一电力输入单元230 ;吸入口 210用以对应套接于进气管构件600的刚性弯管体 620的管口端;而控制模块220则可电性连接于壳体收纳构件400的控制开关410 ;外部电力通过电力输入单元230传送电力,以驱动吸尘装置本体200,此外部电力可为一般交流电或是经由可充电式蓄电池300所传输的电力。可充电蓄电池300表面具有一充电口 310,使外部电力经由此充电口 310供给电力,以使可充电蓄电池300积蓄电能,并透过吸尘装置本体200的电力输入单元230的连结,提供电力驱动吸尘装置本体200,使可携式吸尘装置100成为一无线吸尘器,提高可携式吸尘装置100运用的自由度。如图所示,壳体收纳构件400构成的腔室及容置空间,恰可容纳吸尘装置本体200 及可充电蓄电池300,并与上述二者形成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携式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吸尘装置本体,具有一电力输入单元、一控制模块及至少一吸入口;一电力供应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吸尘装置本体的该电动力输入单元;一进气管构件,该进气管构件具有一第一自由端,其对接于该吸尘装置本体的该吸入口,及一第二自由端,其用以套设至少一组可分离式的除尘组件;一收纳构件,为一壳体结构,其包括:一腔室,用以收纳安置该吸尘装置本体;一容置空间,置放该电力供应单元;至少一贯孔,形成于该壳体结构,使该进气管构件通过该贯孔相通于外界;及一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于该吸尘装置本体的该控制模块;以及一袋体,其所形成的一收纳空间,用以收容该收纳构件,且该袋体表面更定着有至少一组背固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佑正
申请(专利权)人:许佑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