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俊权专利>正文

一种带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90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包括车底盘、呈圆弧状的车盖、装置于车底盘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及由马达带动的齿轮传动轮系,上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轮轴,其中在后轮轮轴上固装有与齿轮传动轮系中输出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其特点是所述齿轮传动轮系与车底盘之间设有当玩具车前驶时可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翻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齿轮传动轮系与车底盘之间设置的当玩具车前驶时可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翻滚装置,巧妙的利用玩具车输出动力带动棘轮拨动机构和翻转机构联动,并按一定周期使翻转机构中的翻杆向下摆撑起车身并利用车行驶惯性实现车向前的翻转,与此同时将车身设计为弧形可顺力的在翻转后实现复位并继续行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玩具车,特别是一种具有翻滚动作功能的电动玩具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供儿童娱乐用的玩具品种繁多,就玩具车而言,无论是在整车功能上,还是在外观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玩具车生产厂家为迎合儿童心理及兴趣,研制出不少更富趣味性的玩具车,如中国专利号为94229447.5公开了一种电动脚踏翻滚车,它由行走机构和易滚动的外形壳体构成,其具有在碰到障碍后可翻滚且能向后自动复位,其目的是增强娱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车在向前行驶的同时实现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包括车底盘、呈圆弧状的车盖、装置于车底盘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及由马达带动的齿轮传动轮系,上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轮轴,其中在后轮轮轴上固装有与齿轮传动轮系中输出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其特点是所述齿轮传动轮系与车底盘之间设有当玩具车前驶时可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翻滚装置。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翻滚装置包括棘轮拨动机构和装置在前轮组件附近车底盘上的翻转机构,其中上述棘轮拨动机构由一套与齿轮传动轮系联动的棘轮组及拨杆组构成,其中上述棘轮组由棘轮、棘爪及装有传动齿轮的棘轮轴构成,所述棘轮轴一端固接于马达端面,所述棘爪与传动齿轮呈双联空套在棘轮轴上,所述传动齿轮与齿轮传动轮系中的双联齿轮相啮合,所述棘轮外端面设有一偏心轴;上述拨杆组包括带有滑槽的滑块、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呈竖向装置于车底盘上,其上端设有轴台,所述轴台上段活动插在滑块所设的滑槽内,所述滑块下方靠近棘轮偏心轴附近设有一拨块,所述滑块靠近翻转机构附近设有一拨轴。上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臂、翻天覆地杆、带轴孔的杆座及复位弹簧,其中在前轮组件车底盘上设有可容置转臂和转杆的呈T字型的中空槽,所述杆座设置在中空槽两侧,所述转臂通过一销轴与杆座可转动的装置于中空槽内,所述转臂靠近拨杆组一侧设有一偏心凸块,在凸块外端上表面沿轴向设有一臂杆,所述转臂中部设有一复位弹簧挂扣的扣勾,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车底盘相连接,上述翻杆与转臂为一体成型制出,其开放端穿过中空槽悬设于车底盘底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齿轮传动轮系与车底盘之间设置的当玩具车前驶时可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翻滚装置,巧妙的利用玩具车输出动力带动棘轮拨动机构和翻转机构联动,并按一定周期使翻转机构中的翻杆向下摆撑起车身并利用车行驶惯性实现车向前的翻转,与此同时将车身设计为弧形可顺力的在翻转后实现复位并继续行驶,为提高儿童的娱乐性提供了一种新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滑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零部件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包括车底盘1、呈圆弧状的车盖2、装置于车底盘1的前轮组件3和后轮组件4及由马达5带动的齿轮传动轮系6,上述后轮组件4包括后轮41、轮轴42,其中在后轮41轮轴42上固装有与齿轮传动轮系6中输出齿轮A相啮合的齿轮B,其特点是所述齿轮传动轮系6与车底盘1之间设有当玩具车前驶时可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翻滚装置。上述翻滚装置包括棘轮拨动机构7和装置在前轮组件附近车底盘上的翻转机构8,其中上述棘轮拨动机构7由一套与齿轮传动轮系联动的棘轮组71及拨杆组72构成,其中上述棘轮组71由棘轮711、棘爪712及装有传动齿轮714的棘轮轴713构成,所述棘轮轴713一端固接于马达5端面,所述棘爪712与传动齿轮714呈双联空套在棘轮轴71 3上,所述传动齿轮714与齿轮传动轮系6中的双联齿轮C相啮合,所述棘轮711外端面设有一偏心轴715;上述拨杆组72包括带有滑槽716a的滑块716、导向柱717,所述导向柱717呈竖向装置于车底盘1上,其上端设有轴台717a,所述轴台717a上段活动插在滑块716所设的滑槽716a内,所述滑块716下方靠近棘轮711偏心轴715附近设有一拨块718,所述滑块716靠近翻转机构8附近设有一拨轴719。上述翻转机构8包括转臂81、翻杆82、带轴孔83a的杆座83及复位弹簧84,其中在前轮组件3车底盘1上设有可容置转臂81和翻杆82的呈T字型的中空槽11,所述杆座83设置在中空槽11两侧,所述转臂81通过一销轴85与杆座83可转动的装置于中空槽11内,所述转臂81靠近拨杆组72一侧设有一偏心凸块81a,在偏心凸块81a外端上表面沿轴向设有一臂杆81b,所述转臂81中部设有一供复位弹簧84挂扣的扣勾81c,所述复位弹簧84的一端与车底盘1相连接,上述翻杆82与转臂81为一体成型制出,其开放端穿过中空槽11悬设于车底盘1底部。上述翻杆82为一条状体,在翻杆82前端两侧设有外凸块82d,在翻杆82杆面设有加强筋条82f。上述设置于滑块716下方的拨块718为一呈三角斜台状的板块。本技术的原理及整个动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当马达5按逆时针转动带动齿轮传动轮系6动作时,一方面通过与后轮组件4与齿轮传动轮系6中输出齿轮A和后轮轮轴42上的齿轮B相啮合带动后轮41转动使玩具车向前行驶,另一方面,上述翻滚装置通过棘轮拨动机构7中棘轮轴713上的传动齿轮714与齿轮传动轮系6中双联齿轮C形成啮合传动并带动棘轮拨动机构7动作,并通过棘轮711外端面设置的偏心轴715推动设置在滑块716下方的拨块718向后移动,与此同时,设置在滑块前端的拨轴719拉动转臂81偏心凸块81a外端的臂杆81b使转臂81摆动并带动翻杆82前端后翻,从而使翻杆82开放端触地并将车体尾部撑起,当翻杆82与车底的夹角摆至120°时车体处于基本直立状态,由于车体的重心集中在车体尾部加之车行驶惯性力作用于使整车向前作翻滚动作,又由于车盖2呈圆弧状,加之车体主要重量位于尾部使其在惯性作用下再次前翻,从而回到正常行驶状态,以此类推,玩具车按一定循环实现前进、翻滚再前进、再翻滚的动作,给儿童提供了一种趣味性更好的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包括车底盘(1)、呈圆弧状的车盖(2)、装置于车底盘(1)的前轮组件(3)和后轮组件(4)及由马达(5)带动的齿轮传动轮系(6),上述后轮组件(4)包括后轮(41)、轮轴(42),其中在后轮(41)轮轴(42)上固装有与齿轮传动轮系(6)中输出齿轮A相啮合的齿轮B,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轮系(6)与车底盘(1)之间设有当玩具车前驶时可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翻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包括车底盘(1)、呈圆弧状的车盖(2)、装置于车底盘(1)的前轮组件(3)和后轮组件(4)及由马达(5)带动的齿轮传动轮系(6),上述后轮组件(4)包括后轮(41)、轮轴(42),其中在后轮(41)轮轴(42)上固装有与齿轮传动轮系(6)中输出齿轮A相啮合的齿轮B,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轮系(6)与车底盘(1)之间设有当玩具车前驶时可作向前翻滚动作的翻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翻滚动作的电动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翻滚装置包括棘轮拨动机构(7)和装置在前轮组件附近车底盘上的翻转机构(8),其中上述棘轮拨动机构(7)由一套与齿轮传动轮系联动的棘轮组(71)及拨杆组(72)构成,其中上述棘轮组(71)由棘轮(711)、棘爪(712)及装有传动齿轮(714)的棘轮轴(713)构成,所述棘轮轴(713)一端固接于马达(5)端面,所述棘爪(712)与传动齿轮(714)呈双联空套在棘轮轴(713)上,所述传动齿轮(714)与齿轮传动轮系(6)中的双联齿轮C相啮合,所述棘轮(711)外端面设有一偏心轴(715);上述拨杆组(72)包括带有滑槽(716a)的滑块(716)、导向柱(717),所述导向柱(717)呈竖向装置于车底盘(1)上,其上端设有轴台(717a),所述轴台(717a)上段活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权
申请(专利权)人:蔡俊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