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江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专业遥控器操控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318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控杆,特别是一种专业遥控器操控杆。本遥控器操控杆的顶端设置内外两圈齿,且内齿高于外齿,在操控杆对应食指的位置设置有V型的环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控杆的控制失效角度大,食指更能对拇指的操控起到辅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控杆,特别是一种专业遥控器操控杆。
技术介绍
专业遥控器操控杆是通过将拇指触压在杆顶部的顶齿上,推动原来处于垂直状态的操控杆向左右前后倾斜,从而达到控制目标位置的目的。当操控杆倾斜到一定角度时,拇指便会脱离顶齿,操控也就随之失效。传统专业遥控器操控杆的结构是,在杆顶部仅有一圈等高的顶齿,在操控杆对应食指的位置为一系列纵向的浅沟槽。在实际的操控过程中,当操控杆的倾斜角大于15°时, 由于食指与杆的沟槽之间摩擦很小,会发生滑移,拇指很容易脱离顶齿,发生控制失效的情况,所以传统游戏操控杆的控制范围很小(参见图2、4)。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专业遥控器操控杆,其结构简单,操控杆的控制失效角度大,食指更能对拇指的操控起到辅助。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操控杆的顶端设置内外两圈齿, 且内齿高于外齿,在操控杆对应食指的位置设置有V型的环槽。外齿与内齿的高度差为2mm 3mm,外齿的齿距为1. 5mm 3mm,内齿的齿距为 Imm 2mm,夕卜齿与内齿的齿距为2mm 3. 5mm。所述的环槽的上部宽为3 6mm,下部宽为0. 5 2mm,深度为1. 5 2. 5mm。在所述的环槽的开口下部的周向均勻分布有多个V型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将操控杆的顶端单圈等高顶齿改进为双圈不等高齿,所以在操控杆的大角度快速,反复倾斜移动过程中,当拇指脱离了处于中心高位的内齿时,又可以正好滑移到外圈地位的外齿上,仍然保持控制不失效;在操控杆对应食指的位置增设了摩擦力较大的V型环槽及凹槽,有利于食指辅助拇指对于齿尖的触压控制,同样也可以起到增大控制范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操控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原操控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操控杆1、凹槽2、环槽3、外齿4、内齿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在操控杆1的顶端设置了内外两圈齿,内齿5的齿尖高于外齿4,在操控杆ι对应食指的位置设置有V型的环槽3。外齿4与内齿5的齿尖高度差为2mm 3mm, 外齿的齿距为1. 5mm 3mm,内齿的齿距为Imm 2mm,外齿与内齿的齿距为2mm 3. 5mm。 环 槽的上部宽为3 6mm,下部宽为0. 5 2mm,深度为1. 5 2. 5mm。环槽3的开口下部的周向还均勻分布有多个V型的凹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专业遥控器操控杆,其特征是:在操控杆的顶端设置内外两圈齿,且内齿高于外齿,在操控杆对应食指的位置设置有V型的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专业遥控器操控杆,其特征是在操控杆的顶端设置内外两圈齿,且内齿高于外齿,在操控杆对应食指的位置设置有V型的环槽。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专业遥控器操控杆,其特征是外齿与内齿的高度差为 2mm 3mm,外齿的齿距为1. 5mm 3mm,内齿的齿距为Imm 2mm,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