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川专利>正文

飞去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18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去来器,它由呈十字交叉连接的两片翼片组成,在翼片的表面有压痕。压痕的间距为5~20mm,深度为0.1~1.0mm,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δ为0°~6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使用安全、能在较小场地和室内投掷,且容易掌握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投掷飞行玩具。
技术介绍
飞来去器又名回旋镖、自归器、飞来飞去器等名称,它的形状有“V”字,香蕉形,钟形,“十”字形,三叶形等,它是一种投掷玩具。早期的飞去来器原是作为一种武器,用于狩猎和战争,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有飞来去器。后来有人将其用作体育用具,进行投掷比赛。传统的飞去来器为了得到足够的回转升力,都必须用较重的材料制造,同时做成平凸或凹凸翼形,才能在投掷的时候高速旋转,以产生足够的升力,飞回投掷者的身边。这种传统的飞来去器重量大,使用危险,只能在无人的空旷场地投掷,投掷所需场地大,且难以掌握投掷力度和角度,往往是投掷有去无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使用安全、能在较小场地和室内投掷,且容易掌握的飞来去器,以克服传统飞来去器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由翼片(1)、(2)组成,翼片(1)、(2)呈十字交叉连接,在翼片(1)的表面有压痕(3)。压痕(3)的间距为5~20mm,深度为0.1~1.0mm,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δ为0°~60°。本技术与传统的飞来去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是采用在翼面压痕的方式来得到扭转和弯曲的翼面,并用这种翼面扭转和弯曲的方式得到升力和回转力,通过扭转的翼面得到一个比较大的迎角,能在较低的转动速度下获得较大的升力,可以用很轻的材料如木材、泡沫塑料等来制造,所以其具有重量轻、使用安全的优点。<2>由于弯曲的翼面提供了转向的力矩,使之可以在很短的距离回转,所以其能够在较小场地和室内投掷。<3>由于其飞行轨迹是通过调整翼片(1)上的压痕(2)的间距和深度以及其倾斜角度来实现,因而其投掷简单,容易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用泡沫塑料制作相互垂直的两片翼片(1)、(2),翼片(1)、(2)通过橡皮筋连接在一起,在翼片(1)、(2)的一面压上压痕(3),压痕(3)的间距为20mm,深度为0.5mm,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为45°,即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去来器,它由翼片(1)、(2)组成,翼片(1)、(2)呈十字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翼片(1)的表面有压痕(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去来器,它由翼片(1)、(2)组成,翼片(1)、(2)呈十字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翼片(1)的表面有压痕(3)。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川
申请(专利权)人:武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