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针刺的护套夹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455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所述夹子包含有上夹片(1)和下夹片(2),所述上夹片(1)的夹头部位旋置有一螺钉(3),所述螺钉(3)的头部设置有一针刺(3.1)结构,所述下夹片(2)的尾部卷曲成一筒状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检测效率高且不会对被测线缆造成破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电子行业,经常需要对线缆内的电流或传输信号进行检测,由于线缆外包裹有绝缘胶皮,常规的测试方法需要先将绝缘胶皮剥离,在引出线头进行测量,不但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下,还会给线缆带来了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且不会对被测线缆造成破坏的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所述夹子包含有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的夹头部位旋置有一螺钉,所述螺钉的头部设置有一针刺结构。本技术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所述下夹片的尾部卷曲成一筒状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夹子由于设置了带有针刺的螺钉结构,因而在夹住线缆的同时,可以刺破线缆外包裹的绝缘橡胶皮,从而将线缆上的信号导出,不但检测使用方便,而且不会对线缆造成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针刺的护套夹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针刺的护套夹子的上夹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针刺的护套夹子的下螺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带针刺的护套夹子的夹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A剖视图。其中上夹片1、下夹片2、螺钉3、针刺3. 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广4,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所述夹子包含有上夹片1 和下夹片2,所述上夹片1和下夹片2的夹口均设有齿,闭合时通过上夹片1和下夹片2夹口处齿的配合咬住线缆,所述上夹片1的夹头部位旋置有一螺钉3,所述螺钉3的头部设置有一针刺3. 1结构,且该针刺3. 1的针头正对下夹片2,所述下夹片2的尾部卷曲成一筒状接头,如图4所示。使用时,夹住线缆,利用针刺3. 1刺破线缆外包裹的绝缘胶皮,即可使得针刺与线缆相连,从而将信号弓丨出洞时,利用螺钉3可方便的对针刺3. 1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线缆。权利要求1.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所述夹子包含有上夹片(1)和下夹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1)的夹头部位旋置有一螺钉(3 ),所述螺钉(3 )的头部设置有一针刺(3. 1)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片(2)的尾部卷曲成一筒状接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所述夹子包含有上夹片(1)和下夹片(2),所述上夹片(1)的夹头部位旋置有一螺钉(3),所述螺钉(3)的头部设置有一针刺(3.1)结构,所述下夹片(2)的尾部卷曲成一筒状接头。本技术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检测效率高且不会对被测线缆造成破坏。文档编号G01R1/04GK202066878SQ20112012473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孔海峰, 张旦芬 申请人:江阴市亿达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针刺的护套夹子,所述夹子包含有上夹片(1)和下夹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1)的夹头部位旋置有一螺钉(3),所述螺钉(3)的头部设置有一针刺(3.1)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旦芬孔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