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壮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混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957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混液装置,本装置包括混合室(1)、前扇叶(2)、后扇叶(3)、第一输入管(4)、第二输入管(5)和输出管(6)。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混合室和输出管均为采用圆管制成,连接成闭封的通道,混合室直径最大,内部安装有前扇叶和后扇叶,前扇叶和后扇叶均被固定不能转动,前扇叶与后扇叶倾斜的方向相反。当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从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流入时,液体通过混合室的前扇叶发生正转,通过后扇叶发生逆转,自动地进行搅拌混合。积极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混液装置,混液装置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 化工、石油等领域。
技术介绍
液体混合常采用一些机械设备,这些结构复杂、价格高,需要提供能源。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提供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无源自动混液装置,解决食品、制药、化工、石油等领域液体自动混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自动混液装置,该装置包括混合室(1)、前扇叶(2)、后扇叶C3)、第一输入管(4)、第二输入管( 和输出管(6)。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混合室和输出管均为采用圆管制成,连接成闭封的通道,混合室直径最大,内部安装有前扇叶和后扇叶,前扇叶和后扇叶均被固定不能转动,前扇叶与后扇叶倾斜的方向相反。当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从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流入时,液体通过混合室的前扇叶发生正转,通过后扇叶发生逆转,自动地进行搅拌混合。本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无需提供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混液装置剖面图;图2为前扇叶正视图;图3为后扇叶正视图。图中1为混合室,2为前扇叶,3为后扇叶,4为第一输入管,5为第二输入管,6为输出管。具体实施方案本技术由混合室(1)、前扇叶O)、后扇叶(3)、第一输入管G)、第二输入管 (5)和输出管(6)组成。第一输入管G)、第二输入管(5)、混合室(1)和输出管(6)连接成闭封的通道,混合室⑴直径最大,内部安装有前扇叶⑵和后扇叶(3),前扇叶⑵和后扇叶(3)均被固定不能转动,前扇叶O)与后扇叶(3)的叶片倾斜方向相反。混合室(1) 内径最大,输出管(6)内径居中,第一输入管(4)与第二输入管( 直径相同,其内径最小。 当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从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流入时,液体通过混合室的前扇叶时, 液体自身发生正转,液体通过后扇叶时,液体自身发生逆转,自动地进行搅拌混合。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管(4)、第二输入管( 、混合室(1)和输出管(6)采用圆管制成,其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材料。本实施例中,前扇叶(2)和后扇叶(3)的叶片直径比混合室(1)的内径略小,叶片的数量均为六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混液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混合室(1)、前扇叶(2)、后扇叶(3)、第一输入管(4)、第二输入管(5)和输出管(6),第一输入管(4)、第二输入管(5)、混合室(1)和输出管(6)均用圆管制成,连接成闭封的通道,混合室(1)内部安装有前扇叶(2)和后扇叶(3)。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混液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混合室(1)、前扇叶O)、 后扇叶(3)、第一输入管G)、第二输入管( 和输出管(6),第一输入管G)、第二输入管(5)、混合室(1)和输出管(6)均用圆管制成,连接成闭封的通道,混合室(1)内部安装有前扇叶⑵和后扇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混液装置,其特征是混合室(1)内部安装有前扇叶 ⑵和后扇叶(3),前扇叶⑵和后扇叶(3)都有六片扇叶,每一叶片均被固定在混合室⑴ 的管壁上,整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壮张文昭刘爱林周文真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