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1400℃高温热力耦合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8784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1400℃高温热力耦合试验装置包括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硅钼加热阵列、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U型水冷通道、力传感器、液压作动器、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将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设计成U型中空结构,采用流动液体冷却金属加载组件内部的方法解决1400℃环境下金属加载组件出现的高温软化、变形的问题,实现了翼面结构高至1400℃的高温热力耦合试验测试,并获得了高温热力复合环境下翼面结构的强度极限等重要参数,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在高速、高温热力耦合环境下的安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1400°C高温热力耦合试验装置,特别是在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气动热力环境试验模拟时,该试验装置能测取到高至1400°c温度条件下翼面结构的热强度极限等重要参数,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在极端高温热力复合环境下的热强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远程机动飞行器的设计飞行速度在不断提高。同时现代战争对飞行器高速、高精度、高机动性的作战性能要求,引发世界各国竞相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工作。从运动速度而言,当飞行器速度超过5倍声速时(即马赫数大于5),一股称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能够实现全球远距离快速到达,实施有效的高空高速突防,完成快速精确打击。步入21世纪以来,由于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和重大的战略意义,高超声速飞行器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航天大国研究的热点。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投入巨额经费研究开发速度为音速10-15倍的极超音速飞机;俄罗斯目前在着力研究发展马赫数达14的具有超“领空”打击能力的空天飞机;法国国防部计划研制马赫数达12的高超音速机动飞行器;日本已在进行马赫数为10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1400℃高温热力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紧固螺栓(2)、L型固定支座(3)、硅钼加热阵列(4)、高温紧固螺栓(5)、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6)、U型水冷通道(7)、联接支座减少试验时硅钼加热阵列(4)向外边界的热扩散,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的外侧安装有耐高温陶瓷纤维材料隔热挡板(16)。)固联,液压作动器(12)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施加动态载荷;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中部的上下两面各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14),通过计算机(15)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上下两面的温度进行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1400°C高温热力耦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紧固螺栓O)、L型固定支座(3)、硅钼加热阵列0)、高温紧固螺栓(5)、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6)、U型水冷通道(7)、联接支座(8)、入水口(9)、出水口 (10)、力传感器(11)、液压作动器(12)、加载联接杆(13)、温度传感器(14)、计算机(15) 与隔热挡板(16);所述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通过紧固螺栓O)固定在L型固定支座(3)上,形成悬臂结构;距离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的上、下表面各 50mm处各布置一排能生成1400°C高温环境的红外辐射硅钼加热阵列G),给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的上、下表面加热,模拟高速飞行时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所处的气动加热环境;使用高温紧固螺栓( 通过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下端的联接支座(8)将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6)与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结构试验件(1)固联, 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6)内部加工有通过冷却水的U型水冷通道(7),冷却水经过入水口 (9)进入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6)内部的U型水冷通道(7),并由出水口(10)流出,对处于 1400°C高温环境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6)降温;安装有力传感器(11)的液压作动器(12) 通过加载联接杆(1 与水冷式金属加载组件(6)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方潘兵吴爽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