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丽玲专利>正文

一种拼装型墙板及其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810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拼装型墙板及其生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墙板拆装不方便、重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所述拼装型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左、右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凸条;所述墙板本体上、下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条配合的第二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型墙板及其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适应抗震要求,现有的高层楼房一般采用整体框架结构装配砌砖墙,但是砌砖墙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差,现场砌筑进度慢,耗时耗力。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已有了多种混泥土预制墙板,但现有的混泥土预制墙板重量大、成本高、拆装不便、且抗震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拼装型墙板。一种拼装型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左、右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凸条;所述墙板本体上、下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条配合的第二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或第二卡槽为梯形槽或者圆弧形槽。进一步的,所述墙板本体中形成有若干垂直贯通上、下侧面的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槽形成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上侧面,所述第二凸条形成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下侧面。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上述拼装型墙板生产装置。一种拼装型墙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轨道、可在环形轨道上行走地配置于环形轨道上的墙板模具、沿环形轨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装料装置、恒温室和开槽装置,所述环形轨道的一段处于恒温室中,所述墙板模具中形成有与墙板本体相适配且相互平行的若干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开槽装置布置于轨道上方用于沿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对墙板本体的侧面进行开槽。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室设置有鼓风装置,鼓风装置的出风口设置于恒温室的前、后端口处用于形成封闭端口的风膜。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轨道设置有与装料装置配合的装料段,该装料段下方设置有震动装置。所述环形轨道由四段直线轨道组成的矩形状环形轨道,两相邻直线轨道之间通过旋转换向装置连接,所述旋转换向装置上设置有直线过渡轨道,所述与装料装置配合的装料段为一旋转换向装置的过渡轨道。进一步的,所述墙板模具由底板、一第一侧板、两平行相对的第二侧板、一侧连接第一侧板且与第二侧板平行的若干隔板、可拆卸地设置于相邻两隔板另一侧之间以及第二侧板与相邻隔板另一侧之间的挡块。所述挡块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定位孔、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板形成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对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第二定位孔中穿设有芯棒。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拼装型墙板配合设置于建筑框架上下方的墙板定位条和墙板定位槽即可方便地拼装成墙体,墙板本体左、右侧侧面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凸条可实现相邻两墙板本体之间的稳固衔接;墙板本体上形成的槽和凸条均沿墙板本体的侧面长度方向延伸,这样设置可增加拼装型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在墙板本体中形成有若干垂直贯通上、下侧面的孔,可减轻墙板本体的重量,方便墙板在拆装过程中的搬移,同时节约墙板成本;将第一卡槽和/或第二卡槽设置成梯形槽或者圆弧形槽,可更方便于槽与凸条的衔接配合。本技术提供的拼装型墙板生产装置可一次成型拼装型墙板,设置环形轨道可形成从装料、恒温固化、开槽、卸料、重组模具的循环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设备成本; 设置恒温室可提高墙板原料的固化效率,从而提高墙板的生产效率;恒温室设置有鼓风装置使其前、后端口处用于形成封闭端口的风膜,风膜可将恒温室与外界隔离,从而在保证不影响墙板模具正常行走的前提下,保持恒温室室内温度的稳定;墙板模具设置上端开口的容置腔,可方便于与开槽装置配合实现对墙板侧面的开槽;墙板模具设置可拆卸的挡块可在卸料时拆下挡块,使墙板本体从挡块拆下后的侧面开口卸下,并在卸料后重新组装成墙板模具进入装料工序;环形轨道设置有与装料装置配合的装料段,并在装料段下方设置有震动装置,该震动装置可在墙板模具装料时,使物料能够快速均勻地填充到模具中,提高装料效率,同时提高物料在模具中的密实度,提高成型后墙板本体的质量;第一、第二定位孔配合芯棒可使成型后的墙板本体具有贯通上、下侧面的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拼装型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拼装型墙板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墙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拼装型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中形成有若干垂直贯通上、下侧面的孔15,墙板本体1左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14,右侧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卡槽14相适配的第一凸条11 ;墙板本体 1上侧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条配合的第二卡槽13,下侧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条12,其中,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 13均为梯形槽。参照图4和图5所示,一种拼装型墙板生产装置,包括环形轨.3、可在环形轨道3上行走地配置于环形轨道3上的墙板模具6、沿环形轨道3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装料装置 5、恒温室2和开槽装置7,环形轨道的一段处于恒温室2中,墙板模具6中形成有与墙板本体1相适配且相互平行的若干上端开口的容置腔,开槽装置7布置于轨道上方用于沿容置腔的开口对墙板本体1的侧面进行开槽,恒温室2设置有鼓风装置,鼓风装置的出风口设置于恒温室2的前、后端口处用于形成封闭端口的风膜,其中,墙板模具6与环形轨道3之间的行走机构可通过公知的多种方式实现,如设置于墙板模具6上的行走轮及其驱动电机, 或者沿轨道长度方向分布于轨道上与墙板模具配合的传动轮、传动齿轮、传动链条及其驱动电机等,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开槽装置7其结构也为公知的现有技术。环形轨道3由四段直线轨道31、32、33、34组成的矩形状环形轨道,两相邻直线轨道之间通过旋转换向装置35、36、37、38连接,旋转换向装置35、36、37、38上设置有直线过渡轨道,其中,旋转换向装置38的过渡轨道与装料装置5配合用于实现墙板磨具6的装料, 该过渡轨道下方设置有震动装置,直线轨道33 —侧设置有用于卸料的卸料斜板8。墙板模具6由底板64、一第一侧板63、两平行相对的第二侧板61、62、一侧连接第一侧板63且与第二侧板61、62平行的若干隔板65、可拆卸地设置于相邻两隔板65另一侧之间以及第二侧板61、62与相邻隔板另一侧之间的挡块66,挡块66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定位孔661、对应的第一侧板63形成有与第一定位孔661相对的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定位孔661、第二定位孔中穿设有芯棒(图中未示出)。具体工作方式为组装好的墙板模具6放置于旋转换向装置38的过渡轨道上,装料装置对墙板模具6进行装料,同时过渡轨道下方的震动装置震动辅助装料,装料完成后墙板模具6沿直线轨道31行走进入恒温室2,经过恒温室2恒温固化后行走进入旋转换向装置35的过渡轨道上,旋转换向装置35旋转九十度使其过渡轨道与直线轨道32对接,然后墙板模具6沿直线轨道32行走,行走过程中开槽装置7对墙板本体1进行开槽,而后进入旋转换向装置36,旋转换向装置36旋转九十度过渡轨道与直线轨道33对接,墙板模具6 沿直线轨道33行走,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型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左、右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凸条;所述墙板本体上、下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条配合的第二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型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左、右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凸条;所述墙板本体上、下侧侧面中的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条配合的第二卡槽,另一侧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与墙板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凸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或第二卡槽为梯形槽或者圆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本体中形成有若干垂直贯通上、下侧面的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型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形成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上侧面,所述第二凸条形成于所述墙板本体的下侧面。5.一种拼装型墙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轨道、可在环形轨道上行走地配置于环形轨道上的墙板模具、沿环形轨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装料装置、恒温室和开槽装置,所述环形轨道的一段处于恒温室中,所述墙板模具中形成有与墙板本体相适配且相互平行的若干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开槽装置布置于轨道上方用于沿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对墙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丽玲杨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赖丽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