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05184 阅读:7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配置伪线PW上第一边缘设备的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同时配置伪线PW上第二边缘设备的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将本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给对端;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对接收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以获取校验结果。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证PW冗余协商模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IP数据网的发展,IP网络本身的可拓展、可升级以及兼容互通能力非常强。但是传统的通信网络(如FR网络、ATM网络)的升级、扩展、互通的灵活性则相对比较差;受限于传输的方式和业务的类型,因此,新建的网络共用性也比较差,不宜于互通管理。端到端的伪线仿真(PWE3,Pseudo-WireEmulationEdge-to-Edge)技术,通过在运营商的边缘设备(PE,ProviderEdge)之间,部署伪线(PW,Pseudo-Wire),提供了在分组交换网络上传送用户的以太、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等二层报文的服务。由于PWE3技术能够让运营商的不同服务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传输,因此,可以将原有的接入方式与现有的IP骨干网融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了网络的重复建设,节约运营成本。同时,使得IP骨干网可以连接多样化的接入网络,实现对原有数据网络的改造及增强。因此,PWE3技术的上述优势使其在运营商的各种需求和组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图1是根据相关现有技术的端到端伪线仿真的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的一个典型的端到端伪线仿真的网络参考模型可知,某个用户的局域网络1的用户边缘设备(CE1)通过接入链路(AC1)接入到运营商的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骨干网络的边缘设备(PE1);该用户的局域网络2的用户边缘设备(CE2)通过接入链路(AC2)接入到运营商的MPLS骨干网络的边缘设备(PE2);运营商在PE1和PE2之间为该业务部署一条伪线。伪线是一对方向相反的单向的标签转发路径(LabelSwitchPath,LSP)的集合。从接入链路AC1上发送的该用户的局域网1内的报文被封装成伪线的协议数据单元(PDU),通过该伪线透传给对端的PE2设备。当报文到达PE2设备时,PE2经过本地处理后重新恢复为本地形式,并通过AC2转发到该用户的局域网2的网络中去。CE2到CE1的报文转发与上述过程类似。随着用户对网络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往往需要给PW业务部署保护措施,以保证当某条PW链路失效时,能够迅速的找到一条备用PW链路来接替之前的PW链路继续工作。传统的PW业务保护是基于PSN隧道层面的,即对PW外层隧道部署冗余保护技术(如使用LDPFRR技术或者RSVP-TEFRR技术)。但是这对于基于PW的端到端的业务的保护还是不够的。比如:对于伪线业务接入侧的失效、对于PE节点的失效等情况,PSN层的冗余保护措施将无能为力。因此,业界又提出了基于伪线业务层面的冗余保护机制。《draft-ietf-pwe3-redundancy-bit-04》草案中归纳了部署PW冗余保护业务的场景,并定义了两种PW冗余状态,Active状态和Standby状态。PE设备选择当前状态为Active状态的PW进行用户数据的转发;Standby状态的PW用于对Active状态的PW进行备份保护,不进行用户数据的转发。当ActivePW由于某种原因(如接入侧失效、PSN侧失效)不能进行用户数据转发时,Standby状态的PW将取代该失效的ActivePW进行用户报文的转发,同时该Standby状态的PW的冗余状态切换为Active状态。PW的冗余状态可以由本地配置决定,可以由接入侧的状态决定,也可以由其它策略决定。由于PW两端PE设备的PW冗余状态的本地决策结果可能不一致,因此,PW的两端PE设备需要对PW冗余状态的进行协商,协商的结果作为该PW的最终冗余状态。该草案中定义了一个指示当前PW冗余状态的状态位,即优先转发状态位(preferentialforwarding)来进行PW冗余状态(包括Active和Standby状态)的通告和协商。同时草案中还定义了两种PW冗余状态位的协商模式,即独立模式(IndependentMode)和主从模式(Master/SlaveMode)。其中独立模式是指伪线的两个PE设备分别根据本地的PW冗余状态和远端通告来的PW冗余状态进行伪线的PW冗余状态的协商,其协商的原则相当于两端冗余状态的一个“与”操作,即只有两端的PW冗余状态都为Active状态时,最终的协商结果才为Active,其它情况协商结果都为Standby状态;其中主从模式中伪线的两个终端的角色不是对等的,即一端是主动端,一端是从动端,该伪线的最终冗余状态是由主动端根据本地的策略单端决定的。从动端设备需要接收和遵从主动端的决策结果。不同的协商模式适用于不同的PW冗余场景,具体可以参考草案附录A中归纳的PW冗余场景。在该草案中,PW冗余协商的模式是在建立该伪线的两个PE设备上独立进行配置的,而不是协商完成的。因此,部署的时候在配置上需要人为的保证两个PE设备上PW冗余协商模式配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在实际的业务部署中,由于伪线的两个PE设备一般都分处不同的地域,同时由于后续对网络部署的调整等因素,因此,PW冗余协商模式配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很难去保证。例如:对于某个PW的冗余协商模式,该PW的两端都配置成了主从模式的主动端。这样,就会导致,该PW的两个PE都会以本地的策略来单方面决定该PW的最终冗余状态,从而会导致该PW的冗余状态在两个PE上的协商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再例如:对于某个PW的冗余协商模式,该PW的一端PE设备配置成主从模式(主动端或者从动端),另一端PE设备配置成独立模式,这样该PW的一端以本地冗余状态或者以远端冗余状态作为该PW的最终冗余状态,而另一端却以两端PE的冗余状态的协商结果作为该PW的最终冗余状态。同样会导致该PW的冗余状态在两个PE上的协商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这种协商的不一致也会影响到后续一端PE设备上冗余状态变化时,该PW冗余状态的重新协商和确定。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由于伪线的两个PE设备一般都分处不同的地域,同时由于后续对网络部署的调整等因素,导致PW冗余协商模式配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很难去保证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由于伪线的两个PE设备一般都分处不同的地域,同时由于后续对网络部署的调整等因素,导致PW冗余协商模式配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很难去保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包括:配置伪线PW上第一边缘设备的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同时配置伪线PW上第二边缘设备的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将本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给对端;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对接收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以获取校验结果。进一步地,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将本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给对端包括:第一边缘设备通过端到端的伪线仿真信令报文将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同时第二边缘设备通过端到端的伪线仿真信令报文将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进一步地,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对接收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以获取校验结果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伪线PW上第一边缘设备的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同时配置伪线PW上第二边缘设备的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将本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给对端;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对接收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以获取校验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伪线PW上第一边缘设备的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同时配置伪线PW上第二边缘设备的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将本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给对端;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对接收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以获取校验结果;其中,对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是指,对两端伪线PW冗余配置模式进行合法性校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将本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给对端包括:所述第一边缘设备通过端到端的伪线仿真信令报文将所述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至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同时所述第二边缘设备通过端到端的伪线仿真信令报文将所述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发送至所述第一边缘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对接收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以获取校验结果包括:所述第一边缘设备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以获取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信息;将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中的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信息与解析的到的所述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信息进行匹配校验,以获取有效的校验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分别对接收到的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进行校验,以获取校验结果包括:所述第二边缘设备解析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以获取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信息;将所述第二边缘设备中的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信息与解析的到的所述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信息进行匹配校验,以获取有效的校验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包括:独立模式以及主从模式,其中,所述有效的校验结果包括:第一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和第二伪线PW冗余协商模式都是所述独立模式;或者所述第一边缘设备为所述主从模式的主动端,且所述第二边缘设备为所述主从模式的从动端;或者所述第二边缘设备为所述主从模式的主动端,且所述第一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胡侃杨美琴鄂龙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