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旋座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4394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洗刷孔,洗刷孔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座便器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该洗刷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若干个洗刷孔配合冲洗孔形成多级超强冲水,可以实现全面冲水、消除冲洗盲区和滴水痕迹,不但冲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从中节约水资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旋冲洗刷孔的超旋座便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座便器,请参见图1、图2所示,其主体的顶部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和许多个洗刷孔Γ (大约有20-30个之多),各个洗刷孔1'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其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2'。现有技术的这种座便器, 主要是利用其洗刷孔1'和冲洗孔2'的相互配合,对其主体实现冲刷效果的。然而,由于其洗刷孔1'的数量较多,且各个洗刷孔1'的孔面均向下倾斜,因而,座便器冲水时,水流从洗刷孔1'流出后,是直接沿座便器主体的内壁面向下冲刷的(如图1的箭头所示),这就导致座便器顶部内沿周圈不能被冲洗到,存在冲洗盲区。此外,现有技术的这种座便器, 冲水过后,其水流通道内残余的水量会不断从洗刷孔1'流出,致使座便器主体内壁洗净后留下水流痕迹,影响外观(如图2的曲线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超旋座便器,对洗刷孔进行改进,不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座便器存在冲洗盲区和水流痕迹的问题,还具有节水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洗刷孔,洗刷孔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座便器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该洗刷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所述洗刷孔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洗刷孔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前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后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一侧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另一侧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后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前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包括若干个洗刷孔,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 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使得冲水时,水流从洗刷孔中喷射出去之后,是先水平行走,再绕座便器主体的内壁面螺旋向下行走的,因而不但能够实现全面冲水,消除冲洗盲区,而且能够消除滴水痕迹,保证座便器主体外观持久美观。此外,由于本技术采用螺旋式冲水,配合排污孔的冲洗孔,实现多级超旋冲水,不但冲洗更干净,而且可以减少冲洗座便器主体的水的用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超旋座便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座便器的剖视图(一);图2是现有技术的座便器的剖视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右剖视图(一);图4是本技术的左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剖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1, 该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三个洗刷孔3、4、5,该三个洗刷孔3、4、5相互隔开以呈三角形分布在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上,并分别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三个洗刷孔3、4、5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1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座便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2。其中,上述三个洗刷孔中,两个洗刷孔3、4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1左侧的顶部内壁上,另一个洗刷孔5居中分布在座便器主体1右侧的顶部内壁上;或者,也可以将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前端或后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则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后端或前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或者,将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两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右侧的顶部内壁上,另一个洗刷孔分布在座便器主体左侧的顶部内壁上;上述洗刷孔的数量除了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四个、五个或六个等。本技术的一种超旋座便器,请参见图5所示,冲水时,水流从洗刷孔3、4、5流出后,不是直接向下喷射,而是沿水平方向行走一段距离后,再沿座便器本体1的内壁面旋转向下,这样不但可以对座便器主体1顶部的内沿周圈进行冲洗,消除冲洗盲区,而且可以消除滴水痕迹,保证座便器主体1的内壁面持久美观;三个洗刷孔3、4、5在冲水过程中形成三级超旋冲水,再配合排污孔的冲洗孔2,实现四级超强冲水,这样不但可以将座便器主体的内壁面冲洗得更干净,而且可以节约一定量的水资源。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超旋座便器,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洗刷孔,洗刷孔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座便器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其特征在于该洗刷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刷孔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洗刷孔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前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后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一侧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另一侧的顶部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旋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洗刷孔的其中之一分布在所述座便器后端的顶部内壁上,另外两个洗刷孔分布在所述座便器主体前端两侧的顶部内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洗刷孔,洗刷孔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座便器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该洗刷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本技术的若干个洗刷孔配合冲洗孔形成多级超强冲水,可以实现全面冲水、消除冲洗盲区和滴水痕迹,不但冲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从中节约水资源。文档编号E03D1/38GK202055329SQ201120115339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旋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主体,该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设有一环形的水流通道,并开有洗刷孔,洗刷孔与水流通道相连通;座便器主体的底部设有一排污孔,该排污孔的孔壁上开有一冲洗孔;其特征在于:该洗刷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该若干个洗刷孔相互隔开地分布在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上;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呈竖向设置,且各个洗刷孔的孔口端面分别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转过一个角度,该若干个洗刷孔的孔口相对座便器主体的顶部内壁面具有相同的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