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坤专利>正文

一种智力游戏魔术方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330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娱乐性的魔术方块。它是由多块形状、大小相同的等边多边形块组成,其特征是:每一等边多边形块与相邻的两等边多边形块分别由一联杆连接;每一联杆一端与一等边多边形块轴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等边多边形块转、滑动连接。保证相邻的两个块件可相对作弧形转动,对顶角两个边能分别并合。使每一等边多边形块能按设定的方式手工操作排列,形成预设的形状及显示组合的图案。具有娱乐性及锻炼灵巧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娱乐性的智力游戏魔术方块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魔术方块是一种有一定数量的可相互配合的块件,经组合形成不同的形状和构图,使其有特色和吸引力。操作过程中既能提高人的灵巧性和协调性,又具娱乐性。魔术方块是用手操作的,操作时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才能完成所设想的图案或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娱乐用途提供一种新奇的智力游戏方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每一等边多边形块与相邻的两等边多边形块分别由一联杆连接;联杆可以一端是球体,另一端是T型柱体,也可以两端都是球体;前一种联杆一端与一等边多边形块轴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等边多边形块转、滑动连接;后一种联杆则两端都可以分别沿多边形作转、滑动。每一等边多边形块的其中两个角分别开有一缺口,一个角的缺口内轴固定联杆的一端,另一角的缺口连通等边多边形块的内部,另一联杆的另一端通过缺口插入等边多边形块的内部,每一角缺口的大小足以使联杆摆动幅度保证相邻两等边多边形块对顶角的两个边能分别拼合。在每一等边多边形块一个联杆可入的内部空隙,最好是有一凸档块,凸档块与内部的两边形成限定联杆末端向两个方向滑动的槽,分别可将联杆卡在联杆可进入的最深处。联杆与另一等边多边形块转或滑动连接的一端,最好是为直径略大于等边多边形块角缺口的球体。等边多边形块最好是由塑胶材料组成。每一等边多边形块最好是有最少一面有装饰的主面或正面。每一等边多边形块的装饰面,在一定数量或全部块件按某一规则排列在一起时,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或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操作灵巧性及娱乐性的魔术方块。附图说明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等边三角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术方块的两块构件在开放构型状态的示图;图2是等边三角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术方块的两块构件在合并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等边三角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术方块的多块构件在准确位置上组成一整体或一个拼合正三角形的示意图;图4是等边四边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术方块的其中四块构件在组合过程的示意图;图5是等边四边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术方块的多块构件在准确位置上组成一整体形象的示意图;图6是等边六边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术方块的其中四块构件在组合过程的示意图;图7是等边六边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方的多块构件在准确位置上组成一整体形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2、3示出的是等边三角形块构件组成的魔术方块。从图3中可看到它是由多块形状、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块组成,每一等边三角形块与相邻的两等边三角形块分别由一联杆连接,每一联杆12一端19与一等三角形块轴固定,另一端18与另一等边三角形块转、滑动连接;每一等边三角形状的其中两个角分别开有缺口20,一个角的缺口20内轴固定联杆12的一端19,另一角的缺口20连通等边三角形块的内腔,另一联杆2的另一端18通过缺口20插入等边三角形块的内腔,每一角缺口20的大小足以使联杆12摆动120°,即二等边三角形块间能相对转动240°。其动作过程见图1和图2,相邻的两块等边三角形块10与11,它们由联杆12连接着,联杆12是从各个块件的顶端(角)把相邻的二块件连接起来。联杆12一端19轴固定在块件10的一顶角的缺口20内,另一端18通过块件11的一顶角的缺口插入块件11内,形成转、滑动连接。这就能使相邻的二个块件10、11在两个闭合构形间相对转动240°。两个块件10与11各一个边16与15紧靠在一起(如图2示),就称第一闭合位置;第二种闭合位置切块件10与11的另一对边13与14紧靠在一起(无图示);而在图1中块件10与11则是处于开放位置,它是在第一与第二闭合位置变换期间所处的位置。块件10,11和联杆12一般都由合适的塑料材料制成。各连杆12的第一端18大致是球形的,并且其第二端大致是T形的(未示)。或者,如图所示,各联杆12具有都是球形的相对端18,19。联杆12插入等边三角形块内部的一端18,设计为直径略大于等边三角形角缺口20的实芯球。藉由塑料的弹性变形,联杆12被压迫进入三角形块件内部使这些块件装配时能较容易连接在一起,操作玩弄时不易分散,也能拆散储存。在每一等边三角形块一个联杆可插入的角的内部中间,有一V型凸档块17,凸档块17的凸出边与三角形块件内的两个边13、15形成限定联杆12末端18向两个方向滑动的槽,且分别可将联杆末端18,只在联杆12可进入的最深处,即上述两块件处于第一、第二闭合位置。图3显示该魔术方块由16个等边三角形块件组成。它由一串块件排列起来,每一个块作都与相邻的块件顶对顶(角对角)地顺连成一圈,其结果,得出图3的构型(图案)。所显示的是这个魔术方块的操作答案,即把一串块件组成有规则的三角形。要注意联杆12的末端18是被卡住的,也就是说是弹性的被固定在凸出档17的一边,这就使得这个拼合的三角形,在装配的各个阶段或完全拼合时,即在将各个块件依次转到准确的位置时,操作能比较容易。附图未能显示块件的表面情况,在正常使用中联杆12在外表是看不见的,这使得操作这些块件转动到选好的位置时不易判断,因为看不到联杆的那一端是固定转轴,那一端是转、滑动部分。因此,手操作技能程度较高,或至少需要通过练习才能学会把这些块件组成各种形状。通常各块件有一面是装饰着各种色彩或部分图案的正面,当拼合成完整的三角形时,它们就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联杆12允许相邻的块件围绕轴旋转,这种块件的正反面都能并排排列在一起,这就要双面都要装饰起来,并增加能拼合的图形的数量。在拼合时,要选择使用那一块件来组成拼合三角形或别的形状,同时选择拼合形状的那一面为表面。这样可增加操作难度与趣味性。联杆12,按需要能转动到一定的范围,使块件能自由转动(滑动)。如果需要也可安排每一个或部分联杆的两端,都按转、滑动连接在块件上,使块件的活动范围更大。图4是等边四形块组成魔术方块的合拼过程示意图,其结构及动作过程与等边三角形块组成的魔术方块相同。组合完成的一种形状如图5。图6是等边六边形块组成魔术方块的合拼过程示意图,其结构及动作过程与等边三角形块组成的魔方相同。组合完成的一种形状如图7。权利要求1.一种智力游戏魔术方块,其特征在于由多件形状、大小一样的等边多边形块组成,其中,每一等边多边形块与相邻的两等边多边形块分别由一联杆连接;每一联杆的一端)为实芯球体,另一端为一T型柱体或实芯球体;每一联杆的一端与一等边多边形块轴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等边多边形块转、滑动连接;每一等边多边形块的其中两个角分别开有一缺口,一个角的缺口内轴固定联杆的一端,另一角的缺口连通等边多边形块的内部,另一联杆的另一端通过缺口插入等边多边形块的内部,每一角缺口的大小足以使联杆摆动幅度保证相邻两等边多边形块对顶角的两个边能分别并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魔术方块,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等边多边形块让联杆插入的角的内部中间,还有一凸档块,凸档块设计成与内部两边形成限定联杆向两方向滑动的槽,且分别可将联杆卡在联杆可进入的最深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魔术方块,其特征在于,可以转动和滑动地连接到相邻等边多边形块内部的端部是略大于等边多边形块角缺口的实芯球体。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魔术方块,其特征在于,等边多边形块由塑料材料制成。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魔术方块,其特征在于,联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力游戏魔术方块,其特征在于:由多件形状、大小一样的等边多边形块组成,其中,每一等边多边形块与相邻的两等边多边形块分别由一联杆连接;每一联杆的一端)为实芯球体,另一端为一T型柱体或实芯球体;每一联杆的一端与一等边多边形块轴固定,另一端与另一等边多边形块转、滑动连接;每一等边多边形块的其中两个角分别开有一缺口,一个角的缺口内轴固定联杆的一端,另一角的缺口连通等边多边形块的内部,另一联杆的另一端通过缺口插入等边多边形块的内部,每一角缺口的大小足以使联杆摆动幅度保证相邻两等边多边形块对顶角的两个边能分别并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坤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