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林岭专利>正文

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328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是由腔体、滤芯、负压吸纳器、旋转轴、机械密封装置、腔盖、变速电机、弹性联轴器、磁力电动阀、污物集收器、智能控制箱、压差检测器组成。其特征是:智能控制箱和腔体是一体化集成结构,旋转轴为空芯,上面装有负压吸纳器,腔盖与旋转轴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装置。变速电机和旋转轴之间采用弹性连轴器连接,排污口上安装有磁力电动阀和污物集收器。腔体分为三个部分:清洗腔、予压腔和排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电集成化程度高,缩小了设备体积,实现智能一体化人机界面控制,在自清洗时将清洗后的污物集中收集,不损失管道上的任何资源,广泛应用在市政自来水、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管道液体的过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过滤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应用在市政自来水、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在管道上进行液体过滤的一种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管道过滤器是用在市政自来水、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管道上的必须的一个部件,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液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设备。现有技术的管道过滤器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过滤器壳体和控制箱为分体结构, 操作不方便,占地面积大,智能集成一体化程度低。过滤器内部滤网在清洗液体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时,清洗不彻底,管道的压力损失大。在排放液体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时不能集中收集,直接将管道中的液体、颗粒物、悬浮物一同排放,造成管道内液体部分资源浪费。滤器内部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机械化程度低不可靠,经常造成漏液的现象,也造成部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集成一体化程度高,清洗滤网时没有任何的压力损失,能集中收集清洗后的颗粒物及悬浮物,不浪费管道中的液体资源,滤器内部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机械化程度高,永久性不出现漏液的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本技术所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是由腔体、滤芯、负压吸纳器、旋转轴、机械密封装置、腔盖、变速电机、弹性联轴器、磁力电动阀、污物集收器、智能控制箱、压差检测器、连接螺栓、连接线路、管路组成。智能控制箱和腔体集成在一起,集成化程度高,缩小了占地面积。滤芯安装在腔体内,将滤器内分为3个腔清洗腔、予压腔和排污腔,旋转轴为空芯,安装在清洗腔内部, 旋转轴上安装有负压吸纳器和清洗刷,旋转轴经弹性联轴器与变速电机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安装有压差检测器,清洗时采用负压的原理将予压腔内的液体向清洗腔内反冲, 清洗刷旋转清理滤芯内部的悬浮物和颗粒物,经负压吸纳器将悬浮物和颗粒物送到排污腔内,没有任何的压力损失。排污口上安装有磁力电动阀和污物集收器,污物集收器出口端与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排污腔内悬浮物、颗粒物经磁力电动阀的开启全部排泄到污物集收器内,把悬浮物、颗粒物收集后,将输送悬浮物、颗粒物的液体经连接管道重新输送到滤器内,从而不浪费管道中的液体资源。腔盖与旋转轴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装置,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永久不会出现漏液的现象。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成化程度高,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省管道上的能源,没有压力损失,能集中收集管网中的颗粒和悬浮物,不浪费管网中任何液体资源,内部部件密封更可靠,永久不出现漏液。附图说明附图是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腔体2、进水口 3、底盘4、清洗刷5、负压吸纳器6、予压腔7、滤芯8、 智能控制箱9、出水孔10、紧固螺栓1 11、机械密封压盖12、紧固螺栓2 13、腔盖14、排污腔15、紧固螺栓3 16、排污管17、弹性联轴器18、紧固螺栓4 19、变速电机20、旋转轴 21、机械密封装置22、清洗腔23、出水口 24、压差检测器25、连接管路26、磁力电动阀 27、紧固螺栓5 28、污物集收器29、紧固螺栓6 30、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是底盘(3)与腔体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滤芯(7)经紧固螺栓1(10) 安装固定在腔体(1)上,滤芯(7)底部密闭的接触到底盘(3)上。旋转轴00)经过滤芯 (7)安装在底盘(3)的中心上,旋转轴00)上安装有负压吸纳器(5)和清洗刷G),上端有出水孔(9)。机械密封压盖(11)经过紧固螺栓2(12)固定在滤芯(7)上。腔盖(13)经旋转轴(20)、密封垫(30)由紧固螺栓3(1 安装在腔体(1)上。变速电机(19)经连接螺栓 4(18)紧固在腔盖(1 上,变速电机(19)通过弹性连轴器(17)与旋转轴00)连接。腔盖与旋转轴00)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装置01)。腔盖(1 上设有排污管(16),磁力电动阀06)通过紧固螺栓5 07)连接在排污管(16)上,污物集收器08)通过紧固螺栓 (29)安装在磁力电动阀06)上。污物集收器08)通过管网上的管道与进水口( 连接。 智能控制箱(8)焊接在腔体(1)上,进水口( 在腔体(1)的底部,出水口在予压腔(6)上。压差检测器04)通过连接管路05)连接在出水口03)与进水口(2)之间。运行控制方式如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管道中的液体自进水口(2)流入到清洗腔02)内,经滤芯(7)过滤,悬浮物及颗粒截留在清洗腔0 内,液体流经予压腔(6)自出水口流出。 压差检测器04)检测到进出水口的压力差大到设定点时,将信号传递到智能控制箱(8), 智能控制箱(8)将接受的信号经智能控制系统开启变速电机(19),扭动旋转轴OO)上的清洗刷(4)清洗滤芯(7)上的悬浮物。控制系统根据压差的大小来控制变速电机(19)的转速。同时开启磁力电动阀(26),予压腔(6)内形成负压将水流向清洗腔02)内反冲,来清洗滤芯⑵内夹杂的颗粒,开磁力电动阀06)的同时,旋转轴上的负压吸纳器(5)联动, 将颗粒及悬浮物自旋转轴(20)、出水孔(9)、排污腔(14)、排污管(16)、磁力电动阀06)送到污物集收器08)内,输送悬浮物及颗粒的液体经污物集收器08)的出口和连接到进水口(2)的管道重新回到清洗腔02)内,悬浮物及颗粒留到污物集收器08)内。压差小到设定点时,智能控制箱立即将变速电机(19)、磁力电动阀06)关闭,进入正常的管道液体输送和管网保护。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是由腔体、滤芯、负压吸纳器、旋转轴、机械密封装置、 腔盖、变速电机、弹性联轴器、磁力电动阀、污物集收器、智能控制箱、压差检测器、连接螺栓、连接线路、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腔体、滤芯、旋转轴组装后分成三个腔清洗腔、予压腔和排污腔,智能控制箱和腔体是一体化集成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是旋转轴为空芯结构,上面安装有负压吸纳器和清洗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是腔盖与旋转轴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是变速电机和旋转轴之间安装有弹性连轴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是排污口上安装有磁力电动阀和污物集收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是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安装有压差检测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是由腔体、滤芯、负压吸纳器、旋转轴、机械密封装置、腔盖、变速电机、弹性联轴器、磁力电动阀、污物集收器、智能控制箱、压差检测器组成。其特征是智能控制箱和腔体是一体化集成结构,旋转轴为空芯,上面装有负压吸纳器,腔盖与旋转轴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装置。变速电机和旋转轴之间采用弹性连轴器连接,排污口上安装有磁力电动阀和污物集收器。腔体分为三个部分清洗腔、予压腔和排污腔。本技术机电集成化程度高,缩小了设备体积,实现智能一体化人机界面控制,在自清洗时将清洗后的污物集中收集,不损失管道上的任何资源,广泛应用在市政自来水、钢铁、电力、冶金等行业管道液体的过滤。文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一体化自清洗过滤器是由腔体、滤芯、负压吸纳器、旋转轴、机械密封装置、腔盖、变速电机、弹性联轴器、磁力电动阀、污物集收器、智能控制箱、压差检测器、连接螺栓、连接线路、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腔体、滤芯、旋转轴组装后分成三个腔:清洗腔、予压腔和排污腔,智能控制箱和腔体是一体化集成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岭
申请(专利权)人:刘林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