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影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066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影音装置,是在一个本体内部容置一个发声单元、一个投射单元与一个成像单元;该本体是一个盒体,该盒体具有一个内部空间;该发声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适当处;该投射单元是一种光源,设置于内部空间适当处;该成像单元配置于内部空间,覆盖于发声单元及投射单元上方,且成像单元与投射单元相隔有适当距离。光线透射或反射过后可使人产生立体影像视觉,以在播放音乐声响时能展示彩色的立体影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乐盒,是一种影像与音乐播放器材,特别指凭借光线透射过或反射多彩全像展示片,能进而产生立体影像的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音乐盒是在公元1796年由瑞士钟表匠——安托法布尔所专利技术,最初的音乐盒是设置在一个图章内,凭借转紧图章上部的环发条蓄积动力,进而转动图章内的圆筒来拨动金属梳齿发出美妙的音乐。十八世纪末正值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对于机械工艺感到新鲜而好奇,安托法布尔的音乐图章也因而广受欢迎,此后更发展成“通过发条动力可发出音乐”的华丽装饰品。音乐盒要发出优美的旋律,必须仰赖精湛的制作技艺,在仍然仰赖手工技艺的十八、十九世纪,音乐盒是相当昂贵的奢侈品,仅在贵族间流传。时至今日,机械大量取代人力,加上电脑辅助能大量制造出高品质的精密器具。一般民众可以用平实的价格买到精致的音乐盒,音乐盒不再是贵族的奢侈品了。坊间常见的音乐盒,不外乎以温馨可爱的造型物作为装饰,通过简单的主题设计搭配优雅纯净的乐声, 在小小空间中充分表达出温暖而充满幸福感的各种情境。新一代的音乐盒,在外观上具有更复杂的机械结构可表达多样动作;其最重要的发音核心组件也演化出电子响盒,凭借集成电路(IC)及发声器能演绎出多变化、多层次的音乐曲目。虽然现代的音乐盒越来越丰富而精彩,但其市场却仍相当有限,并未普及至蔚为风潮的境界,究其主因乃在于外观上的变化受到局限。由于一个音乐盒上的装饰品是固定为一个主题,即使利用电子响盒能任意变更演奏的曲目,其外观却还是一成不变。除非是对音乐盒有兴趣的收藏家,方有可能一个接着一个收购。一般人家中可能会有一、两个音乐盒为家中增添情趣;但是偶尔想要转换一下家中风格时,因旧的音乐盒摆着占位置、丢掉可惜、卖掉嫌麻烦等各种因素,再买新音乐盒的机会就不大了。技术设计人有鉴于一般音乐盒外观风格固着,遂特以研创成本技术,期能凭借本技术的提出,使该音乐盒能臻致理想与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立体影音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展示立体影像的音乐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影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个本体内部容置一个发声单元、一个投射单元与一个成像单元;该本体是一个盒体,该盒体具有一个内部空间;该发声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适当处;该投射单元是一种光源,设置于内部空间适当处;该成像单元配置于内部空间,覆盖于发声单元及投射单元上方,且成像单元与投射单元相隔有适当距离。其中该本体上侧是一个能够开合的上盖;该内部空间适当高度处具有一个环绕于四侧的凸缘;该成像单元跨置于凸缘上。3其中该投射单元由不限数量的发光元件构成,设置于内部空间底部中央处;该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其中该成像单元是一种多彩全像展示片,有一个环形可透光的成像元件区;该成像单元更结合有转动结构,令成像元件区能水平回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影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一发声单元、一反射层、一成像单元及一投射单元,其中该本体,是一盒体,上侧为一分离的上盖,具有一内部空间并设置有连结至上盖的伸缩元件;该发声单元,是一种播放声响的组件,设置于内部空间适当处;该反射层,是表面能反射光线的板体,跨设于内部空间适当处;该成像单元,是一种多彩全像展示片,铺置于反射层上;该投射单元,由不限数量发光元件构成,设置于上盖的底面,其产生的光线是向下投射。其中该本体上侧是一个能够开合的上盖;该内部空间适当高度处具有一个环绕于四侧的凸缘;该成像单元跨置于凸缘上。其中该投射单元由不限数量的发光元件构成,设置于内部空间底部中央处;该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其中该成像单元是一种多彩全像展示片,有一个环形可透光的成像元件区;该成像单元更结合有转动结构,令成像元件区能水平回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投射单元发出光线并透射过或反射成像单元产生影像,使位于本体旁观察的人员产生立体影像视觉,而发声单元则播放预先设定的音乐,凭借立体影像及优美音乐来营造气氛。再者,可通过更换不同的成像单元,而显示各种不同的影像内容,如同幻灯片一样,以轻易变换展示主题以及营造不同的气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操作时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操作时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操作时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操作时的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上盖;12-内部空间;13-凸缘;2_发声单元;3_投射单元;31-发光元件;4-成像单元;41-成像元件区;5-本体;51-上盖;52-内部空间; 53-凸缘;54-伸缩元件;6-发声单元;7-反射层;8-成像单元;81-成像元件区;9-投射单元;91-发光元件。具体实施方式兹谨就本技术一种立体影音装置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图式, 举一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首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立体影音装置,包括有一本体1、一发声单元 2、一投射单元3以及一成像单元4,其中一本体1,是一种盒体,上侧为一可开合的上盖11,本体1内有一内部空间12,且内部空间12适当高度处具有一个环绕于四侧的凸缘13 ;一发声单元2,一种播放声响的组件,设置于内部空间12适当处;其可为集成电路、喇叭与电池组成的电子式响盒,或是以凸点圆筒、金属齿梳及发条组成的机械式响盒; 发声单元2更凭借程式软体或凸点位置编组音乐曲调,在启动时能放送出乐曲;一投射单元3,由不限数量发光元件31构成的主要光源,设置于内部空间12底部中央处,其产生的光线是向上投射;该发光元件31是发光二极管或各种发光光源;—成像单元4,一种多彩全像展示片,具有一环形可透光的成像元件区41,安装于内部空间12并跨置于凸缘13上,以与投射单元保持一适当距离;成像单元4是通过环绕摄影技术将物体各个角度的影像依序记录于其成像元件区41 ;上述发声单元2及投射单元3更与上盖11有联动关系,凭借开合上盖11作为两者的开关。接着请参阅图2及图3,是本技术实施操作示意图。首先开启上盖11启动发声单元2及投射单元3,由发声单元2播放预先设定的音乐;投射单元3则发出光线向上照射,光线通过成像元件区41将影像往成像单元4中央上方处投射。人员在本体1旁观察, 影像会延伸投射到眼中,且双眼接收的影像是来自不同拍摄角度,以产生立体影像视觉。本技术凭借上述结构产生立体影像及优美的音乐,能为室内摆设增添光彩与生活情趣。再者,成像元件区41记录的影像内容更可包罗万象,从物品、动物、人像到风景都能转录进成像元件区41 ;只要更换成像单元4即可马上展现不同的立体影像。如此一来, 就能时时变换其呈现的主题风格,让生活更多采多姿而丰富。再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包含有本体5、发声单元 6、反射层7、成像单元8及投射单元9,其中一本体5,是一盒体,上侧为一分离的上盖51,本体5内有一内部空间52,且内部空间52适当高度处具有一凸缘53环绕于四侧;在内部空间52的四角落更设置了伸缩元件 M连结至上盖51 ;一发声单元6,一种播放声响的组件,设置于内部空间52适当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影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个本体内部容置一个发声单元、一个投射单元与一个成像单元;该本体是一个盒体,该盒体具有一个内部空间;该发声单元设置于该内部空间;该投射单元是一种光源,设置于内部空间;该成像单元配置于内部空间,覆盖于发声单元及投射单元上方,且成像单元与投射单元相隔有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聪
申请(专利权)人:瑞海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