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运动游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60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包括有观光塔,其特征在于:观光塔的立塔连接在中间支承架上,该中间支承架固定在可作旋转运动的下支承装置上。在现有“观光塔”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摆动或旋转运动,甚至同时增加摆动和旋转运动而构成多种运动形式组合的新型游艺机。坐在“观光塔”转盘上的游客的运动轨迹为不同锥角的圆锥螺旋运动,在达到观光目的同时,游客可以得到不同大小、方向的加速度的体验,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观光塔”升降和旋转两个运动的简单组合,使游客可得到完全不同感觉的体验,增添游艺机的趣味性、刺激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艺机,尤其是指组合了两种以上运动的游艺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观光塔”游艺机是乘人座舱一边升降,一边绕立塔旋转,立塔固定在地面上,只是升降运动和旋转运动两个运动的简单组合,达到观光的目的,游客的运动轨迹为圆柱螺旋线,但游乐体验感觉比较单调,不能更好地体现游艺机游玩的趣味、刺激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比较单调的“观光塔”越来越不能满足喜欢寻求新刺激、新玩法的游玩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运动组合、更加刺激好玩的游艺机。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包括有观光塔,其特征在于观光塔的立塔连接在中间支承架上,该中间支承架固定在可作旋转运动的下支承装置上。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塔通过铰接装置连接在中间支承架上,在该中间支承架上设置有使观光塔摆动的摆动装置。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承装置为回转支承结构,其包括有底座和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的外圈通过螺栓与中间支承架连接,内圈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承装置为回转支承结构,其包括有底座和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的内圈通过螺栓与中间支承架连接,外圈通过螺栓与底座连接。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承装置为转柱式支承结构,包括有底座、转柱、轴承组件、圆环轨道和滚轮组,所述的转柱上部与中间支承架固定连接,下部安装在轴承组件上;该轴承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该滚轮组设置在转柱侧壁,并可在底座上的圆环轨道中转动。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承装置为滚轮式支承结构,其包括有底座、滚轮、反滚轮、侧滚轮、轨道环和中心轴,其中滚轮固定安装在中间支承架的下方,并可在轨道环的上端面上滑动;反滚轮和侧滚轮固定安装在中间支承架的侧壁上,并可分别在轨道环的端面和侧面上转动;中心轴穿过中间支承架并固定在轨道环的中央,该轨道环固定在底座上。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铰接装置包括有销轴和铰接座,该铰接座固定安装在中间支承架上,立塔的下部通过销轴与铰接座活动连接,观光塔在摆动装置作用下可绕销轴左右摆动。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塔下端穿过中间支承架上的孔,在该立塔的底部设置有配重装置。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支承架和立塔相铰接。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装置是油缸或气缸。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装置是电动推杆或电液推杆。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装置是由安装在中间支承架上的主动轮和固定在立塔上的从动轮组成,主动轮、从动轮之间是齿轮传动或摩擦传动。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装置为回转支承结构,包括有铰接用回转支承,所述的铰接用回转支承的内圈和中间支承架上相连接,外圈和立塔相连接。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装置为回转支承结构,包括有铰接用回转支承,所述的铰接用回转支承的外圈和中间支承架上相连接,内圈和立塔相连接。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装置为轴承结构,包括有摆动轴、轴承座和两个轴承;所述的轴承座固定在中间支承架上,轴承竖直安装在轴承座上,摆动轴穿过轴承孔并与立塔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装置为轴承结构,包括有摆动轴、轴承座和两个轴承;所述的轴承座固定在立塔上,轴承竖直安装在轴承座上,摆动轴穿过轴承孔,并与中间支承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观光塔”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摆动或旋转运动,甚至同时增加摆动和旋转运动而构成多种运动形式组合的新型游艺机。坐在“观光塔”转盘上的游客的运动轨迹为不同锥角的圆锥螺旋运动,在达到观光目的的同时,游客可以得到不同大小、方向的加速度的体验,所以本技术克服了传统“观光塔”升降和旋转两个运动的简单组合,使游客可得到完全不同感觉的体验,增添游艺机的趣味性、刺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铰接装置部份第二实施方案图;图3是本技术的铰接装置部份第三实施方案图;图4是本技术的铰接装置部份第四实施方案图;图5是本技术的铰接装置部份第五实施方案图;图6是本技术的铰接装置部份第六实施方案图;图7是本技术的摆动装置部份第二实施方案图;图8是本技术的下支承装置部份第一实施方案图;图9是本技术的下支承装置部份第二实施方案图;图10是本技术的下支承装置部份第三实施方案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下支承装置部份第四实施方案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包括有观光塔1,观光塔1的结构与目前现阶段的观光塔结构一样,包括有座舱11和立塔12,其中座舱11在绕立塔12旋转的同时可以往上或往下进行升降运动,在观光塔1的下部通过铰接装置2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承架3上,在摆动装置4的作用下观光塔1可绕铰接装置2左右摆动,同时中间支承架3通过其下部的下支承装置5与地面上的底座50连接,在电机等驱动力8的驱动下,使中间支承架3带动固定在其上面的观光塔1一起转动,于是坐在座舱11中的游客就有不同锥角的圆锥螺旋运动轨迹,这样使人感觉更加刺激,得到前所未有的游乐体验。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铰接装置2安装在立塔12底部,包括有销轴21和铰接座22,铰接座22通过螺钉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中间支承架3上,观光塔1的立塔12的尾端通过销轴21与铰接座22活动连接,观光塔1在摆动装置4作用下可绕销轴21左右摆动。图1所示的摆动装置4可以是油缸、气缸、电动推杆或电液推杆等,摆动装置4的两端通过铰接方式分别与中间支承架3和立塔12相连接,在摆动装置4工作时,可以推动或拉动立塔12左右摆动,从而使观光塔1左右摆动。如图7所示,摆动装置4也可以是由安装在中间支承架3上的主动轮41和固定在立塔12上的从动轮42组成,在固定安装在中间承架3上的动力作用下使主动轮41往复转动,从动轮42也跟着往复转动,从而控制立塔12的摆动。主动轮41、从动轮42可以是齿轮传动或磨擦传动。如图2所示的铰接装置2第二实施例中,铰接装置2安装在立塔12底部稍上一些位置,然后立塔12下端穿过中间支承架3上的孔31后在其底部设置有配重装置9,以平衡观光塔1的部分重量。在本实施例中,摆动装置4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结构一样。中间支承架3的孔31大小足以让立塔12在摆动时不会与中间支承架3发生碰撞。如图3或4所示,铰接装置2可以采用回转支承结构,包括有铰接用回转支承23、过渡板24和垫板25。其中,图3所示为铰接用回转支承23的内圈231通过螺栓和固接在中间支承架3上的过渡板24相连接,外圈232通过螺栓和固接在立塔12上的垫板25相连接,在摆动装置4的作用下,也可以带动立塔12前后摆动。图4所示为铰接用回转支承23的外圈232通过螺栓和固接在中间支承架3上的过渡板24相连接,内圈231通过螺栓和垫板25相连接,这样也可实现立塔12的摆动。在采用这种结构时,若摆动装置4采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包括有观光塔(1),其特征在于:观光塔(1)的立塔(12)连接在中间支承架(3)上,该中间支承架(3)固定在可作旋转运动的下支承装置(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旺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金马游艺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