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编码及解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8431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编码及解码方法,编码方法包括小波变换、格雷码编码及LDPC编码步骤,其技术特点是:还包括在小波变换前对WZ帧进行分类编码步骤,解码方法包括LDPC解码、格雷码译码、小波反变换和重构步骤,其技术特点是:在重构后还包括边信息精化处理步骤,即采用运动补偿加权内插方法得到初始边信息,使用部分解码WZ帧的运动补偿精化更新边信息;将精化后的边信息送入解码器进行解码得到运补偿精化的重建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在编码端对WZ帧进行分类编码,在解码端采用运动补偿加权内插和部分解码的WZ帧来提高边信息的质量,进而提高重建帧的性能,在保持较低编码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率失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领域,尤其是。
技术介绍
分布式视频编码(Distributed Video Coding, DVC)是一种全新的视频编码模式,它基于Skpian-Wolf^n Wyner-Ziv多信源信息编码理论,采用帧内编码加帧间解码,将计算复杂度从编码端转移到解码端,具有编码器复杂度低、编码端耗电量低、容错性好等特点。使其特别适合于一些计算能力、内存容量、耗电量都受限的无线视频终端(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传感器网络等),并随着这些新视频应用的成长在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组织已经开始对DVC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DVC 应用系统。典型的DVC模型包括斯坦福模型和伯克利模型。其中视频序列通常被分成关键帧和WZ帧。在此基础上,现广泛研究的两种方法分别为基于像素域编码和基于变换域编码,其区别在于对WZ帧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上,基于变换域编码相对于基于像素域编码需要对视频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或离散小波变换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ffT)及其反变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包括小波变换、格雷码编码及LDPC编码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小波变换前对WZ帧进行分类编码步骤,其具体处理方法为:(1)计算当前宏块的绝对误差和SAD值和所有周围块的绝对误差和SADn值;(2)根据周围块的绝对误差和SADn对信源进行分类:如果SADn值小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当前块与边信息中相应位置的块相关性强,定义此块为skip模式,如果SADn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当前块与边信息中相应位置的块相关性弱,则当前块定义为帧间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包括小波变换、格雷码编码及LDPC编码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小波变换前对WZ帧进行分类编码步骤,其具体处理方法为(1)计算当前宏块的绝对误差和SAD值和所有周围块的绝对误差和SADn值;(2)根据周围块的绝对误差和SAD1^f信源进行分类如果SADn值小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当前块与边信息中相应位置的块相关性强,定义此块为skip模式,如果SADn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当前块与边信息中相应位置的块相关性弱,则当前块定义为帧间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当前宏块的绝对误差和SAD值采用如下公式计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帧间模式块被更进一步分类,如果B和Bm之间高频系数的SADn低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解码端的估计值足够精确而舍弃高频系数,否则将它们编码后送到解码端。4.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解码,包括LDPC解码、格雷码译码、小波反变换和重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重构后还包括边信息精化处理步骤,其具体处理方法为(1)采用运动补偿加权内插方法得到初始边信息;(2)使用部分解码WZ帧的运动补偿精化更新边信息;(3)将精化后的边信息送入解码器进行解码得到运动补偿精化的重建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边信息精化的分布式视频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邸金红门爱东杨波叶锋张鑫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