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谐振杆,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第一圆柱孔、通孔、第二环形锥孔以及第二圆柱孔;所述头部呈环状凸缘状。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谐振杆的结构简单,产品制造成本低且材料损耗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振杆。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业务飞速发展,射频器成为通讯基站的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而在射频器中又大量运用到谐振杆产品。谐振杆做为射频器的核心部件,多年来因其精度要求较高而采用普通车床车削加工,后因自动车床的出现,使得其产品加工效率及产品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现有谐振杆结构复杂,导致产品制造成本高且材料损耗大;另外现有谐振杆的金属流线不够连续,导致产品疲劳强度低。综上可知,现有谐振杆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谐振杆,其结构简单,产品制造成本低且材料损耗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谐振杆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第一圆柱孔、通孔、第二环形锥孔以及第二圆柱孔;所述头部呈环状凸缘状。根据本技术的谐振杆,所述第一环形锥孔以及所述第二圆柱孔分别位于所述杆体两端。根据本技术的谐振杆,所述第一圆柱孔、第二圆柱孔、通孔以及所述杆体同轴设置。根据本技术的谐振杆,所述第二环形锥孔的锥面与所述杆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根据本技术的谐振杆,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的直径。根据本技术的谐振杆,所述第一圆柱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孔的直径。根据本技术的谐振杆,所述谐振杆的外表面设有一防锈层。本技术的谐振杆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第一圆柱孔、通孔、第二环形锥孔以及第二圆柱孔。本技术谐振杆的结构简单,产品制造成本低且材料损耗小;并且,所述谐振杆的金属流线连续,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疲劳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谐振杆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谐振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谐振杆的结构,所述谐振杆100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10和头部14,其中杆体10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12、第一圆柱孔13、通孔17、第二环形锥孔16以及第二圆柱孔15。第一环形锥孔12以及第二圆柱孔15优选分别位于杆体10的两端,而第二环形锥孔16以及第一圆柱孔13位于第一环形锥孔12与第二圆柱孔15之间。所述头部14呈环状凸缘状。更好的是,第一圆柱孔13、第二圆柱孔15、通孔17以及杆体10同轴设置。并且, 杆体10的直径小于头部14的直径,第一圆柱孔13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孔15的直径。优选的是,谐振杆100外表面还可设有一防锈层,例如镀六价铬彩锌,以起到防锈效果。谐振杆100各部位的优选参数包括谐振杆100的长度为17. 1 士0. 07cm ;杆体10 的直径为10. 0士0. 05cm ;头部14的直径为15. 0士0. 2cm ;头部14的长度为2. 0士0. 15cm ; 第一圆柱孔13的直径为5. 6士0. Icm ;第二圆柱孔15的直径为8. 0士0. Icm ;通孔17的直径为3. 2士0. 2cm。同时,第二环形锥孔16的锥面与杆体直径。根据本技术的谐振杆,所述谐振杆的外表面设有一防锈层。本技术的谐振杆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第一圆柱孔、通孔、第二环形锥孔以及第二圆柱孔。本技术谐振杆的结构简单,产品制造成本低且材料损耗小;并且,所述谐振杆的金属流线连续,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疲劳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谐振杆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谐振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谐振杆的结构,所述谐振杆100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10和头部14,其中杆体10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12、第一圆柱孔13、通孔17、第二环形锥孔16以及第二圆柱孔15。第一环形锥孔12以及第二圆柱孔15优选分别位于杆体10的两端,而第二环形锥孔16以及第一圆柱孔13位于第一环形锥孔12与第二圆柱孔15之间。所述头部14呈环状凸缘状。更好的是,第一圆柱孔13、第二圆柱孔15、通孔17以及杆体10同轴设置。并且, 杆体10的直径小于头部14的直径,第一圆柱孔13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孔15的直径。优选的是,谐振杆100外表面还可设有一防锈层,例如镀六价铬彩锌,以起到防锈效果。 谐振杆100各部位的优选参数包括谐振杆100的长度为17. 1 士0. 07cm ;杆体10 的直径为10. 0士0. 05cm ;头部14的直径为15. 0士0. 2cm ;头部14的长度为2. 0士0. 15cm ; 第一圆柱孔13的直径为5. 6士0. Icm ;第二圆柱孔15的直径为8. 0士0. Icm ;通孔17的直径为3. 2士0. 2cm。同时,第二环形锥孔16的锥面与杆体权利要求1.一种谐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第一圆柱孔、通孔、第二环形锥孔以及第二圆柱孔;所述头部呈环状凸缘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锥孔以及所述第二圆柱孔分别位于所述杆体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孔、第二圆柱孔、通孔以及所述杆体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锥孔的锥面与所述杆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孔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杆的外表面设有一防锈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谐振杆,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第一圆柱孔、通孔、第二环形锥孔以及第二圆柱孔;所述头部呈环状凸缘状。借此,本技术的谐振杆的结构简单,产品制造成本低且材料损耗小。文档编号H01P7/04GK202050045SQ20112013971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朱鹏, 陈兴万 申请人:深圳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谐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镦一体成型的杆体和头部;所述杆体的内部轴向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锥孔、第一圆柱孔、通孔、第二环形锥孔以及第二圆柱孔;所述头部呈环状凸缘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万,朱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