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值扩大的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77540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值扩大技术进行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的方法,属于地理信息安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数据伪装处理步骤:先设置密钥文件,再逐个读取要素的数据;基于密钥选择点对进行数据的伪装;将每个要素都处理完毕后保存伪装的数据。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伪装处理后,由于坐标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导致数据本身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对于数据精度质量要求较高的GIS矢量数据来说,这一处理显著降低了数据质量和数据使用价值,限制了非法拷贝或拦截数据的正常使用,达到一定的数据保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的伪装与还原处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GIS矢量数据的隐藏通信与安全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理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差值扩大技术进行线面类型 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理信息的安全防护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问题。作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主要数据内容的GIS矢量数据,其信息安全研究更是至关重要。目前,信息伪装已成为信息安全研究中除密码学之外的另一重要分支。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专利检索结果分析表明,目前,在信息伪装的研究方面,所研究的载体数据类型主要包括图像、视频、遥感影像、DEM等。但是,矢量数据由于其具有无固定存储顺序的数据组织、多样的数据格式、强大的可视化表达手段、复杂的投影变换、繁多的空间分析应用, 以及精度高、冗余少等诸多方面的特性,使得针对矢量数据的信息伪装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基于差值扩大技术,提出一种针对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的伪装与还原方法,从而有效提高GIS矢量数据在数据传输、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伪装过程步骤一读取二进制格式的长度为η的随机序列信息M= {MJ,其中i = 1,2,···, η ;步骤二 打开一个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文件,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空间数据,计算该要素中坐标点的个数m并判断该要素是否需进行伪装处理,(a)若m > = 2η,则按照丄=\_ml{2*n)\,分为L组,转入步骤三进行伪装处理;(b)若m < 2η,则本要素不进行数据伪装处理;步骤三对要素F中的每一分组Fj,将其中的数据&依次两两配对,形成点对集合 G,其表达形式为Kfpf2), (f3,f4),…,K2ftri,f2J},并根据密钥循环从分组Fj中筛选需进行伪装处理的数据对Gi,其中j = 1,2,…,L;i = l,2,…,η;筛选规则为i)如果Mi = 1,基于步骤四进行数据对&的伪装处理;ii)如果Mi = 0,数据对Gi不进行处理;步骤四数据对Gi的伪装处理,(a)将数据对中原本是小数的坐标&变成整数Xi,公式如下Xi = fiXK(i = 1,2)(1)其中,K是根据数据的小数位数计算设定的坐标扩大倍数;(b)然后依据下式( 、(3)分别计算两个配对点坐标值的差值d和整数平均值m ;d = X1-X2(2)in= ^^(3)L 2 _(c)依据下式(4)将差值d扩大一倍d' = 2Xd(4)再按照式⑵、(3)的逆变换公式(5)、(6)计算差值扩大处理后的点对横坐标数据 X1' >χ2',公式如下权利要求1.基于差值扩大的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伪装过程步骤一读取二进制格式的长度为η的随机序列信息M= {MJ,其中i = 1,2,…,η; 步骤二 打开一个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文件,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空间数据,计算该要素中坐标点的个数m并判断该要素是否需进行伪装处理,(a)若m>= 2η,则按照丄= Lm/(2* )」,分为L组,转入步骤三进行伪装处理;(b)若!11< 2η,则本要素不进行数据伪装处理;步骤三对要素F中的每一分组Fp将其中的数据&依次两两配对,形成点对集合G,其表达形式为{(f1 f2),(f3,f4),…,(W1, f2J },并根据密钥循环从分组Fj中筛选需进行伪装处理的数据对Gi,其中j = 1,2,…,L;i = l,2,…,n,筛选规则为 i)如果Mi = 1,基于步骤四进行数据对&的伪装处理; )如果Mi = O,数据对Gi不进行处理; 步骤四数据对Gi的伪装处理,(a)将数据对中原本是小数的坐标&变成整数Xi,公式如下 Xi = fiXK(i = 1,2) (1)其中,K是根据数据的小数位数计算设定的坐标扩大倍数;(b)然后依据下式O)、C3)分别计算两个配对点坐标值的差值d和整数平均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差值扩大的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伪装过程和还原过程同样适用于对数据纵坐标的处理,或者同时对数据的横坐标、纵坐标进行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值扩大技术进行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的方法,属于地理信息安全领域。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伪装处理步骤先设置密钥文件,再逐个读取要素的数据;基于密钥选择点对进行数据的伪装;将每个要素都处理完毕后保存伪装的数据。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伪装处理后,由于坐标点位置发生了变化,导致数据本身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对于数据精度质量要求较高的GIS矢量数据来说,这一处理显著降低了数据质量和数据使用价值,限制了非法拷贝或拦截数据的正常使用,达到一定的数据保护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的伪装与还原处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GIS矢量数据的隐藏通信与安全传输需求。文档编号G06F17/30GK102254007SQ20111020014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安波, 李莎莎, 闾国年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差值扩大的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伪装与还原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伪装过程:步骤一:读取二进制格式的长度为n的随机序列信息M={Mi},其中i=1,2,…,n;步骤二:打开一个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文件,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空间数据,计算该要素中坐标点的个数m并判断该要素是否需进行伪装处理,(a)若m>=2n,则按照分为L组,转入步骤三进行伪装处理;(b)若m<2n,则本要素不进行数据伪装处理;步骤三:对要素F中的每一分组Fj,将其中的数据fi依次两两配对,形成点对集合G,其表达形式为{(f1,f2),(f3,f4),…,(f2*n-1,f2*n)},并根据密钥循环从分组Fj中筛选需进行伪装处理的数据对Gi,其中j=1,2,…,L;i=1,2,…,n,筛选规则为:i)如果Mi=1,基于步骤四进行数据对Gi的伪装处理;ii)如果Mi=0,数据对Gi不进行处理;步骤四:数据对Gi的伪装处理,(a)将数据对中原本是小数的坐标fi变成整数xi,公式如下:xi=fi×K(i=1,2)    (1)其中,K是根据数据的小数位数计算设定的坐标扩大倍数;(b)然后依据下式(2)、(3)分别计算两个配对点坐标值的差值d和整数平均值m;d=x1-x2              (2)(c)依据下式(4)将差值d扩大一倍:d′=2×d             (4)再按照式(2)、(3)的逆变换公式(5)、(6)计算差值扩大处理后的点对横坐标数据x1′、x2′,公式如下:(d)依据下式(7)将数据还原为fi′:fi′=xi′/K  (i=1,2)        (7)步骤五:循环步骤二至四,直至每一要素处理完毕后,保存伪装后的数据文件;(2)还原过程:步骤一:读取二进制格式的长度为n的随机序列信息M={Mi},其中i=1,2,…,n;步骤二:打开一个线面类型GIS矢量数据文件,依次读取每一要素的空间数据,计算该要素中坐标点的个数m并判断该要素是否需进行还原处理,(a)若m>=2n,则按照分为L组,转入步骤三进行还原处理;(b)若m<2n,则本要素不进行数据还原处理;步骤三:对要素F中的每一分组Fj,将其中的数据fi依次两两配对,形成点对集合G,其表达形式为{(f1,f2),(f3,f4),…,(f2*n-1,f2*n)},并根据密钥循环从分组Fj中筛选需进行伪装处理的数据对Gi,其中j=1,2,…,L;i=1,2,…,n;筛选规则为:i)如果Mi=1,基于步骤四进行数据对Gi的还原处理;ii)如果Mi=0,数据对Gi不进行处理;步骤四:数据对Gi的还原处理,(a)将数据对中原本是小数的坐标fi′变成整数xi′,公式如下:xi′=fi′×K    (i=1,2)    (8)其中,K是根据数据的小数位数计算设定的坐标扩大倍数;(b)然后依据下式(9)、(10)分别计算每两个配对点坐标值的差值d′和整数平均值m′;d′=x1′-x2′                (9)(c)依据下式(11)将差值d′缩小一倍:再按照下式(12)、(14)计算处理后点对x1、x2的横坐标数据,公式如下:(d)依据下式(14)将数据还原为fi:fi=xi/K(i=1,2)        (14)步骤五:循环步骤二至四,直至每一要素处理完毕后,保存还原后的数据文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波闾国年李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