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5325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出风框,出风框中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该外导风板的宽度≥导风口的宽度。所述外导风板为上宽下窄的T形结构。所述外导风板的上端的宽度=室内机上的面板的宽度。所述出风框设置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的输出轴与外导风板的轴孔相接。所述外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的下部。所述导风板还包括内导风板,该内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的上部。所述出风框设置有小型电机,该小型电机的输出轴与内导风板的轴孔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送风角度广、导风效果更加理想、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上下导风方式主要是通过出风口处的导风板进行上下导风,目前最常用的是双导风板的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通过两个并排于同一个面上的导风板上下转动实现不同角度的导风功能。这种导风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受出风口空间限制,导风板的尺寸不能做得太大,导风板只有很少一部分会伸出到出风口的外部,不能最大程度的起到延伸出风口的作用,导致送风距离不够远,远处的舒适度不够高的缺陷;幻这种双导风板并排于同一个面上的结构,在两导风板中间相配合的地方必须保留一个较大的间隙,以防止导风板在转动的时候会发生相互干涉,这就导致了空调器的外观的连续性不好、不美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送风角度广、导风效果更加理想、适用范围广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以克服以往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出风框, 出风框中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 该外导风板的宽度彡导风口的宽度。所述外导风板为上宽下窄的T形结构。所述外导风板的上端的宽度=室内机上的面板的宽度。所述出风框上设置有电机组件,电机组件的输出轴与外导风板的轴孔相接。所述外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的下部。所述导风板还包括内导风板,该内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的上部。所述出风框上设置有小型电机,该小型电机的输出轴与内导风板的轴孔相接。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导风板的宽度> 出风口的宽度,能起到最大程度延伸出风口的作用,外导风板为上宽下窄的T形结构,其延伸出风口的效果更好,使得外导风板的左右导风的效果更加理想,可远距离宽角度送风;外导风板的上端的左右的宽度=室内机上的面板的宽度,在关闭状态下,外导风板与室内机的壳体的外形轮更完美的吻合,使得室内机的外观边缘平齐,进一步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美观性,提升了产品的档次。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导风板和内导风板分别由不同的电机驱动,可以根据空调器的不同状态调整外导风板和内导风板之间的角度,实现宽角度送风,使得导风效果更加理想。由于,外导风板安装在出风框的下部,内导风板安装在出风框的上部,外导风板与内导风板的内外组合安装,该外导风板的宽度可以做的更大,可以做到与出风口宽度相同甚至更大,上下导风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及齿轮传动组件,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组件内相互啮合的一组齿轮驱动外导风板转动,结构简单;齿轮传动组件由一组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直接连到电机和外导风板上,如此构成的传动系统很简单,传动效率会很高,能效利用率非常高。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送风角度广、导风效果更加理想、适用范围广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同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关闭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关闭状态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打开状态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齿轮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齿轮传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为外导风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外导风板、大齿轮、小齿轮和电机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大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小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小型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内导风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与以往的双导风板的空调器室内机在上下方向的导风效果对比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与以往的双导风板的空调器室内机在左右方向的导风效果对比图。图中1为外导风板,2为内导风板,3为电机组件,4为小型电机,5为出风框,6为面板,7为齿轮传动组件,8为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9为大齿轮,10为小齿轮,11为齿轮传动组件的盖子,12为电机,13为方形孔,14为从动齿,15为方形轴,16为主动齿,17为扁平孔, 18为第一螺钉孔组,19为第二螺钉孔组,20为扁平轴,21为内导风板上的扁平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6,本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出风框5,出风框5中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1,该外导风板1的宽度彡导风口的宽度。外导风板1为上宽下窄的T形结构。外导风板1的上端的宽度=室内机上的面板6的宽度。出风框5设置有电机组件3,电机组件3的输出轴与外导风板1的轴孔相接。外导风板1设置在出风口的下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导风的效果,所述导风板还包括内导风板2,该内导风板2设置在4出风口的上部。出风框5设置有小型电机4,该小型电机4的输出轴与内导风板2的轴孔相接。以下以外导风板1的宽度 >出风口的宽度为例进行说明。在运行状态时,外导风板1通过两组电机组件3同时提供的顺时针的扭力矩,内导风板2通过小型电机4提供的顺时针的扭力矩,同时向下转动打开出风口,进行宽角度舒适送风。外导风板1通过两组电机组件3同时提供的逆时针的扭力矩,内导风板2通过小型电机4提供的逆时针的扭力矩,同时向上转动,外导风板1将出风口关闭。所述电机组件3包括电机12及齿轮传动组件7。电机12通过轴孔配合与齿轮传动组件7组装在一起,并控制齿轮传动组件7的运动。所述齿轮传动组件7包括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8、齿轮传动组件的盖子11、大齿轮 9和小齿轮10。所述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8主要功能如下1)大齿轮9及小齿轮10通过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8组装在一起,使两齿轮能够相互啮合,以传动力矩;幻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8 上设有两组螺钉孔第一螺钉孔组18和第二螺钉孔组19,第一螺钉孔组18用来把电机12 固定在齿轮传动组件7上;第二螺钉孔组19用来把电机组件3固定在出风框5上。齿轮传动组件的盖子11盖在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8上,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防止灰尘等外物进入到齿轮传动组件的箱体8内,达到保护小齿轮10和大齿轮9,从而保证齿轮传动组件7的使用功能。小齿轮10与电机12相连接的一端为扁平孔17,电机12与小齿轮10配合的为扁平轴20,电机12通过轴孔配合控制小齿轮10运动,小齿轮10的另一端的主动齿16与大齿轮9的从动齿14相啮合,控制大齿轮9运动。大齿轮10与外导风板1相连接的一端为方形轴15,外导风板1与大齿轮10配合的为方形孔13,大齿轮9通过轴孔配合控制外导风板1运动,实现出风口打开与关闭的功能。大齿轮9另一端的从动齿14与小齿轮10的主动齿16相啮合。这里的方形轴15和方形孔13,也就是上述的电机组件3的输出轴与外导风板1的轴孔相接的一个具体应用例。内导风板2上的扁平孔21结构与小型电机4的扁平轴20相配合,如此,小型电机 4就能直接控制内导风板2的上下转动;内导风板2位于出风口的内部,与外导风板1内外错开。当空调器室内机在关闭状态时,外导风板1从外将内导风板2盖住,从外面是看不到内导风板2的。这里的扁平轴20和扁平孔21,也就是上述的小型电机4的输出轴与内导风板2的轴孔相接的一个具体应用例。在关闭状态下,外导风板1与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板6外形轮廓圆滑过渡,使得空调器室内机外形更美观。由图15-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上的出风框(5),出风框(5)中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其特征是所述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1),该外导风板(1)的宽度≥导风口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苏炳超吴金强卢广辉段敬飞叶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