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874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包括:内齿构件(10);外齿构件(20),其组装到内齿构件(10)以在改变啮合位置的同时相对于内齿构件(10)旋转;一对楔形构件(40A、40B),其布置在构件(10)和构件(20)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其通过在靠着构件(10)和构件(20)滑动的同时在构件(10)和构件(20)的圆周方向上被推压而防止构件(10)和构件(20)相对转动;和操作轴64,其在抵抗所述推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楔形构件(40A、40B),并且使外齿齿轮(21)关于内齿齿轮(11)转动。其中聚乙烯已经被添加到粘结树脂的树脂组合物(Co)被涂覆到楔形构件(40A、40B)的滑动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座座椅的连接设备。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连接构成车辆座椅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能够彼此相对转动。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8-6沈5 (JP-A-2008-626Q描述了相关的车辆座椅的倾角调节装置(连接设备)。该连接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外齿齿轮和内齿齿轮被组装以在改变它们一起啮合的位置(下文中简称为“啮合位置”)的同时相对转动。楔形构件被设置为用于停止齿轮的相对转动的装置,该楔形构件通过响应于弹簧推压力而配合在齿轮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停止所述转动。另外,为提高楔形构件的滑动性,润滑酯被施加到楔形构件靠着其滑动的构件上,并且楔形构件被涂覆有树脂组合物,在该树脂组合物中,聚四氟乙烯(PTFE) 颗粒已经被添加到粘结树脂。但是,采用上述的技术,虽然楔形构件的涂覆材料中使用的PTFE本身在化学上是没有活性并且无毒,但已经注意到它在一定的高温及一定高温以上分解并且产生环境有害的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楔形构件,其使用环境友好型材料而滑动良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该连接设备将形成车辆座椅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对于彼此转动。该连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其被固定到第一构件;第二连接构件,其被固定到第二构件;一对楔形构件,其被布置在所述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中;弹簧构件,其推压该对楔形构件;和操作轴,其操作楔形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具有内齿齿轮。第二连接构件具有外齿齿轮,所述外齿齿轮被装配成在沿着内齿齿轮的内周齿面改变啮合位置的同时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转动。 楔形构件通过在靠着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滑动的同时在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圆周方向上被推压而阻塞在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之间,从而防止连接构件相对转动。操作轴在克服弹簧推压力的方向上使楔形构件移动,并转动外齿齿轮以改变外齿齿轮关于内齿齿轮的啮合位置。其中聚乙烯已经被添加到粘结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被涂覆到楔形构件的滑动表面上或者被涂覆到连接构件的滑动接收表面上,该楔形构件靠着连接构件的滑动接收表面滑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用已经添加了聚乙烯的树脂组合物涂覆楔形构件的滑动表面降低了楔形构件的滑动阻力并且由此提高了楔形构件的滑动性。聚乙烯是环境友好的并且不会产生即使受到高温外热如焊接热对环境也是有害的物质。另外,通过被添加到粘结树脂,聚乙烯覆盖有粘结树脂。结果,聚乙烯被设置在如下的状态中,其中它被牢固地粘结到楔形构件的滑动表面,并且不易于受外热影响和不易于硬化。而且,聚乙烯粉末具有与润滑酯良好混合的属性,所以即使聚乙烯粉末由于楔形构件的重复滑而从粘结树脂分离, 其也通过与润滑酯混合而进一步提高润滑酯的滑润能力。这样,能够使用环境友好的材料改进楔形构件的滑动性。接着,在上述的第一方面中,第一构件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到第一连接构件和/或第二构件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二连接构件。另外,不包括固态润滑剂的润滑酯可以涂覆在楔形构件的滑动表面与连接构件的滑动接收表面之间,楔形构件靠着连接构件的滑动接收表面滑动。根据这一结构,不包括固态润滑剂如聚四氟乙烯(PTFE)的润滑酯本身具有的滑动能力比包括固态润滑剂的润滑酯的润滑能力弱。但是,不包括固态润滑剂的润滑酯比包括固态润滑剂的润滑酯便宜,并且另外,即使它承受高温焊接热,也不会存在固态润滑剂, 这样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并且润滑酯不会硬化。即使使用不包括固态润滑剂的润滑酯,也能够通过由于楔形构件的重复滑动而从粘结树脂分离并且与润滑酯混合的聚乙烯来提高润滑酯的润滑能力。因此,楔形构件的润滑能力能够用环境友好材料而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性、优点和技术及工业显著性,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相同的元件,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倾角调节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所述倾角调节装置应用到的车辆座椅的整体透视图;图3是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所述倾角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的部分截面图;图5是示出其中操作构件已经沿图示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与图中左侧的楔形构件接触的状态的部分截面图;图6示出了其中操作构件进一步转动并且正在推动楔形构件从图5所示的状态向图中左侧转动的状态;和图7是施加到楔形构件的滑动表面的树脂组合物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7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的结构。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设置在车辆座椅1中并且被构造成为倾角调节装置4,该倾角调节装置4以使靠背角度可调的方式将座椅靠背2连接到座垫3。这些倾角调节装置4将座椅靠背2的左右两侧的下端部连接到座垫3的左右两侧的后端部,并通过座椅靠背2和座垫3的协同操作而使座椅靠背2关于座垫3前后倾斜(即枢转)。更具体地,倾角调节装置4通常被防止转动并且由此固定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 倾角调节装置4通过使其中插入通过倾角调节装置4的操作轴64转动的操作而改变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这里,操作轴64通过连接杆4r连接在一起。操作轴64通过未示出的连接到连接杆4r的电机的驱动而作为单个单元转动。未示出的电机由例如设置在车辆座椅1的侧部上的开关的操作而被前向驱动或反向驱动,并且通过停止该开关的操作而被断开。通常,当操作轴64未被轴向转动地操作时,倾角调节装置4固定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另外,倾角调节装置4操作以响应于操作轴64通过电机的驱动而被一体地轴向转动地操作来改变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接着,将详细说明倾角调节装置4的具体结构。这里,两个倾角调节装置4都是双向对称的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仅代表性地说明图2中左侧示出的倾角调节装置4的结构。如图1所示,倾角调节装置4由组装在一起的圆盘状的内齿构件10、外齿构件20、 一对楔形构件40A和40B、开口环状的环簧50 (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弹簧)、一体地设置有操作轴64的圆盘状操作构件60、和以薄的圆筒状形成的外周环70形成。这些构件以图中所示的次序(见图3)沿轴向方向(即,图1中的点划线的方向)被顺序地设置而全部组装在一起。内齿构件10被连接和固定到座椅靠背2 (见图2),并且外齿构件20被连接和固定到座垫3 (见图2)。内齿构件10和外齿构件20被组装成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如下面将要说明的。内齿构件10和外齿构件20之间的相对转动改变座椅靠背2关于座垫3的靠背角度。这里,座椅靠背2作用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构件并且座垫3作用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构件。接着,将详细说明上述的构件中的每一个构件的具体结构。首先,将说明内齿构件 10的结构。如图1所示,内齿构件10形成为圆盘状并且具有内齿齿轮11,其中该内齿齿轮 11以圆筒状朝在外周缘部上沿轴向方向形成的外齿构件20突出。内齿Ila沿该内齿齿轮 11的内周表面上的整个周缘形成。另外,与内齿齿轮11同心并且沿轴向方向朝向外齿构件 20延伸的圆筒部12被形成在内齿构件10的中心部(其也是内齿齿轮11的中心部)处。在圆筒部12内形成用于在轴向方向上插入上述的操作轴64的圆整的圆形轴孔 12a。内齿齿轮11和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的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将形成所述车辆座椅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彼此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0),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构件,并且具有内齿齿轮(11);第二连接构件(20),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被固定到所述第二构件,并且具有外齿齿轮(21),所述外齿齿轮(21)被组装成在沿所述内齿齿轮(11)的内周齿面改变啮合位置的同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转动;一对楔形构件(40A、40B),所述一对楔形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0)和第二连接构件(20)之间的间隙中,并且所述一对楔形构件通过在靠着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0)滑动的同时、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0)和第二连接构件(20)的圆周方向上被推压以便变得阻塞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0)和第二连接构件(20)之间,而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0)和第二连接构件(20)相对转动;弹簧构件(50),所述弹簧构件在所述圆周方向上推压所述一对楔形构件(40A、40B);以及操作轴(64),所述操作轴在克服所述弹簧构件(50)的推压力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楔形构件(40A、40B),并且使所述外齿齿轮(21)转动以便改变所述外齿齿轮(21)相对于所述内齿齿轮(11)的啮合位置,其中,树脂组合物(Co)被涂覆到所述楔形构件的滑动表面上或者被涂覆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滑动接收表面上,所述楔形构件靠着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的所述滑动接收表面滑动,在所述树脂组合物中,聚乙烯已经被添加到粘结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桥笃敬铃木贵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STT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