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6202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属于新能源物联网技术领域。古筝演奏者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当古筝奏出的乐曲从出音孔传播出去的时候,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输入控制器进行调整、接着通过导电线向安装在出音孔旁边的音箱的侧面板上的音乐传感器供电,音乐传感器检测、感受到从古筝的出音孔传播出来的筝曲声波,并按一定规律将非电量的筝曲声波的物理量信息变换成电信号,由安装在音乐传感器上的无线发射天线发射电信号,将电信号传播到更远的距离,使远处的人们在接受到电信号以后、通过电声换能器能够及时听到古筝乐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属于新能源物联网

技术介绍
古筝是汉族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筝乃(真)秦之声也”。古筝1的雁柱4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自秦、汉以来,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现一般分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陕西筝、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杭州筝、福建筝等,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2011年,由中国古筝艺术家联合会主办,中国古筝网协办的第四期‘让古筝走进千家万户’全民普及教育工程在无锡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已在开展如何让年青人对民族乐器感到兴趣的研究,由于古筝系用手指拨弦发音,手指拨弦发出的音量不大,现代的年青人喜欢电子声乐,原有的古筝结构不能满足现代乐曲的演奏需要和筝曲的快速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安装太阳能电池9,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9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10输入控制器11进行调整后、从控制器11输出的电流通过导电线10输入音乐传感器7,向音乐传感器7以及安装在音乐传感器7上的无线发射天线8提供工作用电。当演奏者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时,由于琴弦3的长短不同,以及拨弦的指力和技法的差异,使琴弦3发出不同的声音,声音在音箱的上部面板2、下部面板、音箱的侧面板5和其他侧面板所围合的音箱内产生共鸣, 共鸣的音乐从出音孔6传播出来时,安装在出音孔6旁边的音箱的侧面板5上的音乐传感器7中的声敏元件检测并感受到从出音孔6播出的筝曲声波的物理量信息、并由音乐传感器7中的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由安装在音乐传感器7上的无线发射天线8将电信号发射到空中,进行比较远距离的传播。人们用无线接受天线接受电信号以后,将电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电声换能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播放,在异地同样可以欣赏到古筝的演奏。由于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太阳能电池9可以随古筝 1的搬动而移动,只要有足够光照强度的适合的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9,无论在室外或者室内,太阳能电池9产生的电流都可以通过导电线10及时向音乐传感器7提供足够的电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古筝1、音箱的上部面板2、琴弦3、雁柱4、音箱的侧面板5、出音孔6、音乐传感器7、无线发射天线8、太阳能电池9、导电线10、控制器11共同组成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太阳能电池9通过导电线10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 通过导电线10与音乐传感器7连接,无线发射天线8安放在音乐传感器7上,音乐传感器7安放在出音孔6旁边的音箱的侧面板5上,太阳能电池9、导电线10、控制器11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同一侧,雁柱4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在每个雁柱4的顶部安放有一根琴弦3,出音孔6开挖在音箱的侧面板5上。琴弦3的数量是13根或16根或18根或21根或25根。太阳能电池9是光电转换效率为16%至19%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或光电转换效率为13% -17%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古筝演奏者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用左手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当古筝奏出的乐曲从出音孔传播出去的时候,太阳光照射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输入控制器进行调整、接着通过导电线向安放在出音孔旁边的音箱的侧面板上的音乐传感器供电,音乐传感器检测、感受到从古筝的出音孔传播出来的筝曲声波,并按一定规律将非电量的筝曲声波的物理量信息变换成电信号,由安放在音乐传感器上的无线发射天线发射电信号,将电信号传播到更远的距离,使远处的人们在接受到电信号以后、通过电声换能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进行播放,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及时听到古筝乐曲。由古筝1、音箱的上部面板2、琴弦3、雁柱4、音箱的侧面板5、出音孔6、音乐传感器7、无线发射天线8、太阳能电池9、导电线10、控制器11共同组成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太阳能电池9通过导电线10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 通过导电线10与音乐传感器7连接,无线发射天线8安放在音乐传感器7上,音乐传感器 7安装在出音孔6旁边的音箱的侧面板5上,太阳能电池9、导电线10、控制器11安装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同一侧,雁柱4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在每个雁柱4的顶部安放有一根琴弦3,出音孔6开挖在音箱的侧面板5上。琴弦3的数量是13根或16根或18根或21根或25根。太阳能电池9是光电转换效率为16%至19%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或光电转换效率为13% -17%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光照射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太阳能电池9产生电压为3伏特、电流量为100毫安的电流,由于采用无线网络微功耗技术,音乐传感器7在工作的过程中用电量小,太阳能电池9产生的电流能满足音乐传感器7和无线发射天线8的用电需求。 古筝演奏者用手指拨动安放在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琴弦3,调整各个雁柱4支撑的琴弦3 安放在各自的雁柱4的顶部的位置上,使琴弦3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声音在由音箱的上部面板2、下部面板、音箱的侧面板5和其他侧面板所围成的音箱中产生共鸣,产生共鸣音量放大后的筝曲、经过出音孔6播出,安放在出音孔6旁边的音箱的侧面板5上的音乐传感器 7感受到筝曲声波变化的物理量信息,在太阳能光伏电力提供的电力的驱动下,将非电量的物理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由无线发射天线8将电信号发射到空中。现举出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太阳光照射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8%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9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10输入控制器11进行调整,接着通过导电线 10向音乐传感器7和无线发射天线8供电。古筝演奏者用手指拨动安放有18根琴弦3和 18个雁柱4的古筝1的琴弦3奏出筝曲、筝曲在音箱内产生共鸣后,经过出音孔6传播出来时,由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工作电力的音乐传感器7中的声敏元件检测并感受到筝曲声波的物理量信息,并将非电量的筝曲声波物理量信息由音乐传感器7中的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安装在音乐传感器7上的无线发射天线8将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实施例二太阳光照射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9产生电流,电流通过导电线10输入控制器11进行调整、接着通过导电线 10向音乐传感器7和无线发射天线8供电。古筝演奏者用手指拨动安放有25根琴弦3和 25个雁柱4的古筝1的琴弦3奏出筝曲,筝曲在音箱内产生共鸣后,经过出音孔6传播出来时,由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工作电力的音乐传感器7中声敏元件检测并感受到筝曲声波的物理量信息,并将非电量的筝曲声波的物理量信息由音乐传感器7中的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安装在音乐传感器7上的无线发射天线8将电信号发射到空中。权利要求1.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其特征在于,由古筝(1)、音箱的上部面板(2)、琴弦(3)、雁柱(4)、音箱的侧面板(5)、出音孔(6)、音乐传感器(7)、无线发射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其特征在于,由古筝(1)、音箱的上部面板(2)、琴弦(3)、雁柱(4)、音箱的侧面板(5)、出音孔(6)、音乐传感器(7)、无线发射天线(8)、太阳能电池(9)、导电线(10)、控制器(11)共同组成一种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乐传感器供电的古筝;太阳能电池(9)通过导电线(10)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通过导电线(10)与音乐传感器(7)连接,无线发射天线(8)安装在音乐传感器(7)上,音乐传感器(7)安装在出音孔(6)旁边的音箱的侧面板(5)上,太阳能电池(9)、导电线(10)、控制器(11)安装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的同一侧,雁柱(4)安放在古筝(1)的音箱的上部面板(2)上,在每个雁柱(4)的顶部安放有一根琴弦(3),出音孔(6)开挖在音箱的侧面板(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睿思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