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5140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是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具有倾斜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固定架,电池板固定架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池平台的固定纵梁,固定纵梁通过由横梁、前支撑、后支撑及斜支撑组成的至少两组支撑结构加以支撑固定,所述横梁与固定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和后支撑,斜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的端部及后支撑的中部与横梁一起形成三角形构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好、安装方便、阳光辐射能利用效率高,系统性价比高,具有很好光伏产业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太阳能应用
,尤其是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技术背景太阳能是一种近乎无限的能源,具有绿色、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尤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开发和利用发展最快。我国的光伏产业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发展,但光电池的价格和利用率成为了太阳能利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阻碍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因而各国科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光电池本身固有的发电效率。当前国际国内无论是小型发电设备或是规模的电站基本上都是普遍采用固定式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但现有的大部分固定式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存在设计上的不足,设计不可靠、结构复杂、人力物力耗费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对环境适应性差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本技术解决其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具有倾斜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固定架,电池板固定架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池平台的固定纵梁,固定纵梁通过由横梁、前支撑、后支撑及斜支撑组成的至少两组支撑结构加以支撑固定,所述横梁与固定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和后支撑,斜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的端部及后支撑的中部与横梁一起形成三角形构架。这种构架形成有效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板固定架的安装平面与水平面成30°的安装角度。为了与电池板固定架具有稳固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纵梁由上固定纵梁和下固定纵染组成。为了保证支撑结构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再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由左横梁、右横梁组成,左横梁和右横梁夹装于前支撑和后支撑的上端,使左横梁和右横梁平衡受力,且安装也较为方便快捷。为了可实现电池板固定架安装角度的调节,再进一步地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与前支撑和后支撑的上端连接处采用U形固定螺栓固定。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左横梁和右横梁在前支撑和后支撑上的安装高度实现电池板固定架安装角度的调节。为了方便斜支撑与后支撑的结构,同时保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再进一步地所述斜支撑与后支撑的连接处通过支撑固定板固定连接。为了增强支撑架的抗风性能,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和后支撑的下端分别纵横交替贯穿有固定圆钢。由于上述结构的创新,使其具有如下突出的性能指标和优点(1)机械结构简单新颖、强度高,可承受很大的载荷,可在屋顶、斜坡等地方安装, 并能适应其他复杂苛刻的户外使用环境。其基本结构参数为组件安装平面与水平面成 30°,此安装平面可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能,而组件面积可根据实际的安装环境而定,可选择任意多组单元进行安装,其中最小单元安装面积为69m2,其发电量可达9. 45kw。(2)该系统的光伏组件安装平面可以安装目前光伏厂家生产的大多数组件,系统可在斜坡以及狭长地带安装;系统结构简单钢结构采用的是可直接在市场上买到的常用标准规格型材,经过简单折弯加工制成,无需使用焊接以及其他复杂的加工工艺,从而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引起的强度、韧性等性能的降低和材料的变形。安装维修方便只需用少许紧固件就可将整套系统安装起来,使其达到很高的稳固性;钢结构外形美观且搬运轻便,不需要大型的安装搬运设备。综上所述,该系统需要的人力物力耗费少,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使得整套系统的性价比高。因此,此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好、安方便、阳光辐射能利用效率高,系统性价比高,具有很好光伏产业应用前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效果图图中1.电池板固定架 2.固定纵梁 2-1.上固定纵梁 2-2.下固定纵梁 3.横梁3-1.左横梁3-2.右横梁4.前支撑5.后支撑6.斜支撑7. U形固定螺栓 8.支撑固定板9.固定圆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具有倾斜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固定架1,电池板固定架1的安装平面与水平面成30°的安装角度。电池板固定架1 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池板固定架1的固定纵梁2,固定纵梁2通过由横梁3、前支撑4、后支撑 5及斜支撑6组成的至少两组支撑结构加以支撑固定。支撑结构的数量根据承载重量及电池板固定架1的横跨长度决定。所述横梁3与固定纵梁2固定连接,横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4和后支撑5,斜支撑6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4的端部及后支撑5的中部与横梁 3 一起形成三角形构架。所述固定纵梁2由上固定纵梁2-1和下固定纵梁2-2组成。所述横梁3由左横梁3-1和右横梁3-2组成,左横梁3-1和右横梁3-2夹装于前支撑4和后支撑5的上端。左横梁3-1和右横梁3-2与前支撑4和后支撑5的上端连接处采用U形固定螺栓7固定。所述斜支撑6与后支撑5的连接处通过支撑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 4和后支撑5的下端分别纵横交替贯穿有固定圆钢9。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具有倾斜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固定架(1),电池板固定架(1)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池板固定架(1)的固定纵梁(2),固定纵梁(2)通过由横梁(3)、前支撑(4)、后支撑(5)及斜支撑(6)组成的至少两组支撑结构加以支撑固定,所述横梁(3)与固定纵梁(2)固定连接,横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4) 和后支撑(5),斜支撑(6)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4)的端部及后支撑(5)的中部与横梁 (3) 一起形成三角形构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电池板固定架 (1)的安装平面与水平面成30°的安装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纵梁(2) 由上固定纵梁(2-1)和下固定纵梁(2-2)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3)由左横梁(3-1)和右横梁(3-2)组成,左横梁(3-1)和右横梁(3-2)夹装于前支撑(4)和后支撑(5)的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左横梁(3-1) 和右横梁(3-2)与前支撑(4)和后支撑(5)的上端连接处采用U形固定螺栓(7)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斜支撑(6)与后支撑(5)的连接处通过支撑固定板(8)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撑(4)和后支撑(5)的下端分别纵横交替贯穿有固定圆钢(9)。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尤其是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具有倾斜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固定架,电池板固定架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池平台的固定纵梁,固定纵梁通过由横梁、前支撑、后支撑及斜支撑组成的至少两组支撑结构加以支撑固定,所述横梁与固定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和后支撑,斜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的端部及后支撑的中部与横梁一起形成三角形构架。本技术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好、安装方便、阳光辐射能利用效率高,系统性价比高,具有很好光伏产业应用前景。文档编号H01L31/042GK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撑架,其特征是:具有倾斜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板固定架(1),电池板固定架(1)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池板固定架(1)的固定纵梁(2),固定纵梁(2)通过由横梁(3)、前支撑(4)、后支撑(5)及斜支撑(6)组成的至少两组支撑结构加以支撑固定,所述横梁(3)与固定纵梁(2)固定连接,横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4)和后支撑(5),斜支撑(6)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支撑(4)的端部及后支撑(5)的中部与横梁(3)一起形成三角形构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