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型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769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型电脑,包括一机壳、一键盘与一风扇。其中机壳包括一凹槽,并且凹槽的底部具有一排水口。键盘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贯穿孔连通于凹槽,且键盘覆盖于凹槽之上。溅洒于键盘上的流体可经由排水口被导引至风扇的进气口,于此风扇可用以提供一气流,使得流体经由风扇的出气口被排出笔记型电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笔记型电脑,特别是一种具有强制排水设计的笔记型电脑。
技术介绍
现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电子产品,例如电话、计算器、控制器、刷卡机,甚至电脑等电子装置,其输入单元大多包括键盘装置。使用者于下指令时,需要接触键盘装置,以达到控制电子产品的目的。因此,键盘及其两侧的机壳表面通常是被使用者最常接触到的区域。当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液体泼洒时,此区域亦是最大的承受面。是故,键盘于其材质的选用上,除了需考虑耐磨之外,其防水的功能亦为一大考虑。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具有防水结构的键盘,如一体成型无缝隙造型,或是在表面上加上胶膜等方式。唯整体而言,具有防水结构的键盘,一般皆属价格较高,且可在恶劣环境或水中应用的特殊键盘。若是为了单纯于日常生活中防水之故,而应用此一价格较高的键盘,将致使一般使用者的负担增加。因此,目前笔记型电脑的键盘设计,一般都允许使用时可被轻微的水气影响,或允许使用时受到少量的泼水。但若于使用时不小心打翻大量液体,或甚至直接淋洒液体于键盘表面,根据虹吸原理及地心引力,则液体可能经由键盘与其上壳间的组装缝隙而流入笔记型电脑的机体,甚至流至主机板上,引起内部电路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强制排水设计的笔记型电脑。当液体溅洒于其键盘表面时,笔记型电脑可利用其内部结构将液体排出机体,解决一般键盘装置不具防水功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笔记型电脑,包括一机壳、一键盘与一风扇。其中机壳包括一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具有一排水口。键盘具有至少一贯穿孔,其中贯穿孔连通于凹槽,且键盘覆盖于凹槽之上。风扇包括多个扇叶、一进气口与一出气口。当一流体流入排水口后,流体被导入进气口。于此,扇叶用以提供一气流,以使流体经由出气口而被排出笔记型电脑。风扇还包括一壳体,进气口与出气口可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一顶面与一侧面。顶面可包括一导引斜面,以致使流体被导引流入进气口。风扇的轴心为防水材质。笔记型电脑还包括一散热鳍片,气流可使流体经由出气口被吹往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与顶面之间有一阻挡层,其中阻挡层的材质可以是海绵或是聚酯薄膜。笔记型电脑还包括一热管,当流体流入排水口后,流体可滴落于热管。于此,热管可用以提供热能,以使流体自热管逸散。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笔记型电脑,包括一机壳、一键盘与一热管。其中机壳包括一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具有一排水口。键盘具有至少一贯穿孔,其中贯穿孔连通于凹槽,且键盘覆盖于凹槽之上。当流体流入排水口后,流体可滴落于热管。是以,热管可用以提供热能,以俾使流体自热管逸散。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笔记型电脑的机壳具有凹槽设计,且凹槽的底部具有排水孔的结构,以使溅洒于键盘装置的液体,可经由排水孔而被导引至风扇或热管。于此,风扇所提供的气流可将液体吹出机壳或吹至散热鳍片上进而逸散。热管可用以提供热能,以使流体自热管逸散。以上有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说明,与以下的实施方式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示作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的结构侧视图;图I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于排水时的侧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的详视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风扇相关位置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凹槽12 排水口14贯穿孔16 扇叶18 进气口20 出气口100笔记型电脑102 机壳104 键盘106 风扇200散热鳍片202 顶面204 侧面206阻挡层300 热管302发热源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100。笔记型电脑100包括一机壳 102、一键盘104与一风扇106。其中机壳102包括一凹槽10,凹槽10的形状可以是一渐缩的漏斗型,且凹槽10的一处具有一排水口 12。为了达到较佳的排水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排水口 12可设置于凹槽10的底部。键盘104具有至少一贯穿孔14,且贯穿孔14连通于凹槽10,也就是说,当有一流体溅洒于键盘104上时,流体可经由贯穿孔14流至凹槽10, 并且进而由排水口 12离开凹槽10。风扇106包括多个扇叶16、进气口 18与出气口 20。风扇106的位置相应于排水口 12,也就是说,如「图IB」所示,当流体流入排水口 12后,流体可被导引至进气口 18,于此,扇叶16可用以提供一气流,使得流体可经由出气口 20而被排出笔记型电脑100。此外,笔记型电脑100还可包括至少一散热鳍片200。如「图1B」所示,散热鳍片 200设置于风扇106所提供的气流流出出气口 20后的路径上,也就是说,流体亦可透过风扇106所提供的气流被吹至散热鳍片200上。于此,散热鳍片200上的高温不仅可使得流体蒸发,同时亦可藉由带走热能而提升笔记型电脑100的散热效率。举例而言,风扇106可以是一侧流式风扇。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进气口 18与出气口 20可分别设置于风扇壳体的一顶面202与一侧面204上。为了使得风扇106所提供的气流能够集中被吹往散热鳍片200,散热鳍片200与顶面202之间可设置一阻挡层206, 其中阻挡层206的材质可以是海绵或是聚酯薄膜(mylar)。此外,为了使得流体滴入风扇 106时,能够顺利地被导引至进气口 18,风扇106的顶面202可以是一导引斜面,以利于流体能够因受重力的吸引,而轻易地被导引至进气口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100,为了避免其风扇106若被水气影响时, 有使得风扇106的功能失效的疑虑,因此风扇106的轴心可以选自防水材质。此外,排水口 12与进气口 18的相对设置位置,亦可经由设计,而使得流体于流出排水口 12并流入进气口 18后,即可立即被风扇106的气流带出出气口 20。举例而言,进气口 18所含括的进气范围可设计得够大,以致使流体于排水口 12流入进气口 18后,可顺利地被扇叶16甩出出气口 20。除此之外,排水口 12的位置亦必须考虑到风扇106转动中可立即将气流导出的区域。 更明确地说,如「图3」所示,排水口 12较佳地可设置于一纵向垂直于扇叶16的切线风向将气流导往散热鳍片200的位置上。此外,为了具有更佳的排水功能,笔记型电脑100还可包括一热管300,热管300可接触于笔记型电脑100内的发热源302。其中发热源302可以是一南侨芯片、一中央处理单元、或其它可产生热耗的组件。如「图3」所示,当流体流入排水口 12后,流体可滴落于热管 300之上,于此,由于热管300可用以带走发热源302的热能,并且利用此热能,作为流体自热管300逸散的能量来源。是以,滴落于热管300上的流体,亦可藉此被蒸发而逸散。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100,可利用其机壳102的凹槽10的底部具有排水孔12的结构,以使溅洒于键盘104的流体,可经由排水孔12而被导引至风扇 106或热管300。于此,风扇106所提供的气流可将流体吹出笔记型电脑100,热管300可用以提供热能以使流体自热管300逸散。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记型电脑,其特征在于,于,包括:一机壳,包括一凹槽,该凹槽的底部具有一排水口;一键盘,具有至少一贯穿孔,该贯穿孔连通于该凹槽,该键盘覆盖于该凹槽之上;以及一风扇,该风扇包括多个扇叶、一进气口与一出气口,当一流体流入该排水口后,该流体被导入该进气口,该些扇叶用以提供一气流,以使该流体经由该出气口而被排出该笔记型电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