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控排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975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控排缆机构,包括卷筒、一端固定于卷筒的电缆、光杆、丝杆,电缆上连有排缆导头,且排缆导头可沿光杆和丝杆反复运动,其中排缆导头包括架于电缆的探杆,探杆连有摇臂I,摇臂I通过连杆连有摇臂II,摇臂II连有控制阀,控制阀连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有齿轮I,齿轮I连有齿轮II,齿轮II连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直径的缆绳,将缆绳整齐的排布到卷筒上或从卷筒上有序的放出,而不需传感器、电控参与,排缆时不需人工干预,调试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卷绕存储的设备,尤其是一种阀控排缆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多层排缆常用的方式有手动式、机械式、电动/液压式等。手动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性差;机械式通常是通过传动链从卷筒获取动力,通过双向往复丝杆实现排缆机构的往复跟随运动,如技术专利《自动排绳卷扬机》(CN03235M1. 7),这种排缆方式对缆绳直径公差要求很高,很容易产生累计误差导致排缆不整齐,很难适应两种以上直径缆绳排缆;电动/液压式可以实现多种直径缆绳排缆要求,但须依赖许多传感器、 控制器和复杂的控制算法,如专利技术专利《绞车柔性自动排绳装置》(CN20061012M90. 3)和专利技术专利《利用电动液压推杆的自动控制重型锚绞车排绳器》(CN200910052908. 6);技术专利《卷扬机全自动排绳器》(CN02268361. 5)使用液压马达驱动排绳装置,用伺服阀检测钢绳与卷筒的不垂直度,通过伺服阀驱动液压马达消除不垂直度来排列钢绳,该方式对伺服阀要求高,参数调节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又能够自动适应多种不同直径电缆的多层排缆的阀控排缆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阀控排缆机构,包括卷筒、一端固定于卷筒的电缆、光杆、丝杆,电缆上连有排缆导头,且排缆导头可沿光杆和丝杆反复运动,其中排缆导头包括架于电缆的探杆,探杆连有摇臂I,摇臂I通过连杆连有摇臂II,摇臂 II连有控制阀,控制阀连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有齿轮I,齿轮I连有齿轮II,齿轮II连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作为优选,电缆与探杆上的导轮配合,并且由排缆导头支架上的导柱限位。作为优选,所述摇臂I上设有若干不同位置与连杆连接的安装孔,摇臂II通过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调整摇臂I和摇臂II的长度来调节阀控的灵敏度。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包含由连接杆连接的两端,通过调节连杆的长度可以实现阀控的对中。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直径的缆绳,将缆绳整齐的排布到卷筒上或从卷筒上有序的放出,而不需传感器、电控参与,排缆时不需人工干预, 调试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卷筒1,排缆导头2,探杆201,摇臂1202,连杆203,控制阀204,摇臂11205,液压马达206,齿轮1207,齿轮11208,螺母209,导轮210,导柱211,安装孔212, 连接杆213,光杆3,丝杆4,电缆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4,这种阀控排缆机构,包括卷筒1、电缆5、光杆3、丝杆4,电缆5上连有排缆导头2,且排缆导头2可沿光杆3和丝杆4反复运动,排缆导头2包括探杆201,电缆5 —端固定在卷筒1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探杆201头部导轮210、排缆导头2支架上的导柱211,探杆201连有摇臂1202,摇臂1202通过连杆203连有摇臂11205,摇臂II205连有控制阀204,控制阀204连有液压马达206,液压马达206连有齿轮1207,齿轮1207连有齿轮11208,齿轮II208连有螺母209,螺母209与丝杆4配合。摇臂I 202可随探杆201—起绕固定点转动,摇臂II205与控制阀204连接,可绕阀上固定点转动,转动时会带动控制阀204的阀芯移动,将阀口打开或关闭。摇臂I 202的长度可以通过臂上不同安装孔212进行选择,摇臂II205的长度可以通过螺纹拧入深度来调节。摇臂1202和摇臂II205通过连杆203连接在一起,连接点处可绕连接点相对转动,连杆203内部两端是正反螺纹的,可通过转动中间的连接杆213来调节连杆203的长度。控制阀204打开时可驱动液压马达206转动,马达206通过齿轮I 207、齿轮II208带动螺母 209绕丝杆4转动,螺母209绕丝杆4转动可带动整个排缆导头2左右移动。使用时,探杆201头部架在缆绳5上,缆绳5的移动会带动探杆201转动。当探杆 201被缆绳带动向左(右)转一个角度时,探杆201的转动通过摇臂I 202、连杆203和摇臂II205使控制阀204的阀芯移动,从而控制阀口的开合,进而控制液压马达206的转动, 使排缆导头2也向左(右)移动,排缆导头2的移动使缆绳5与卷筒1垂线的夹角减小,同时使探杆201的转角减小。如此反复,可使排缆导头2始终跟踪在合适的排缆位置上,使缆绳5处于良好的排缆状态。当缆绳5排到卷筒1 一端时,由于排缆探杆有一很小的滞后角, 电缆换层后能很顺畅的换向调试时,通过调整摇臂1202和摇臂II205的长度来调节阀控的灵敏度。即调节探杆201的转角与控制阀204的阀口开度的关系。摇臂I 202的长度调节用于粗调,摇臂 II205的长度调节用于细调。通过调节连杆203的长度可以实现阀控的对中。调节的目的是使探杆转角为零时,阀芯处于中位。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阀控排缆机构,包括卷筒(1)、一端固定于卷筒(1)的电缆(5)、光杆(3)、丝杆 G),其特征是电缆( 上连有排缆导头O),且排缆导头( 可沿光杆C3)和丝杆(4)反复运动,其中排缆导头(2)包括架于电缆(5)的探杆001),探杆(201)连有摇臂I 002),摇臂I (202)通过连杆(203)连有摇臂II (205),摇臂II (205)连有控制阀(204),控制阀(204) 连有液压马达(206),液压马达(206)连有齿轮I (207),齿轮I (207)连有齿轮II (208),齿轮II (208)连有螺母009),螺母Q09)与丝杆(4)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排缆机构,其特征是电缆(5)与探杆O01)上的导轮 (210)配合,并且由排缆导头(2)支架上的导柱011)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排缆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摇臂I(20 上设有若干不同位置与连杆(203)连接的安装孔012),摇臂11 (205)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排缆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杆(20 包含由连接杆 (213)连接的两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阀控排缆机构,包括卷筒、一端固定于卷筒的电缆、光杆、丝杆,电缆上连有排缆导头,且排缆导头可沿光杆和丝杆反复运动,其中排缆导头包括架于电缆的探杆,探杆连有摇臂I,摇臂I通过连杆连有摇臂II,摇臂II连有控制阀,控制阀连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连有齿轮I,齿轮I连有齿轮II,齿轮II连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直径的缆绳,将缆绳整齐的排布到卷筒上或从卷筒上有序的放出,而不需传感器、电控参与,排缆时不需人工干预,调试维护方便。文档编号B65H54/28GK202030376SQ20112012045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雅莲, 徐泳 , 林婕, 沈少杰, 章远香, 龚方友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控排缆机构,包括卷筒(1)、一端固定于卷筒(1)的电缆(5)、光杆(3)、丝杆(4),其特征是:电缆(5)上连有排缆导头(2),且排缆导头(2)可沿光杆(3)和丝杆(4)反复运动,其中排缆导头(2)包括架于电缆(5)的探杆(201),探杆(201)连有摇臂I(202),摇臂I(202)通过连杆(203)连有摇臂II(205),摇臂II(205)连有控制阀(204),控制阀(204)连有液压马达(206),液压马达(206)连有齿轮I(207),齿轮I(207)连有齿轮II(208),齿轮II(208)连有螺母(209),螺母(209)与丝杆(4)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方友沈少杰林婕章远香徐泳刘雅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