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673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打印头,其适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用于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传送路径被设置在:记录介质相对于打印头的供给侧及排出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在传送路径上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适于读取由打印头形成的图像;校正图表,其与图像读取装置相对地设置,并且传送路径置于校正图表与图像读取装置之间,校正图表适于对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进行校正;以及距离调整装置,其适于使校正图表与图像读取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于对要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密度及色彩平衡进行校正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已经公知各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使用各种方法来基于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但是,即使当其驱动条件(例如,驱动电压及驱动时间)被设定为预定值时,上述利用各种不同方法的常规图像形成设备也不总是能够提供相同的打印结果。具体而言,取决于所使用的带盒或卷纸盒,染料升华热敏型打印机的打印特性会略微变化,这将不利地影响打印效果。此外,打印特性也会因存储带盒等时或当执行打印时的温度或湿度而发生变化。为了抑制上述打印特性的变化或波动并实现具有稳定图像品质的打印,就需要根据打印条件来对打印时的驱动条件进行校正。为此,揭示了一种技术,其以在灰色背景上将多个色度彼此略微不同的块进行组合的方式来打印测试图案,对测试图案进行视觉判断, 并选择其颜色最接近背景灰色的块。然后,基于所选择的块的色彩分量(color component) 来执行校正,由此稳定图像品质(参见JP 2000-022954A)。还揭示了一种技术,其打印具有半色调灰色值的测试图案,并利用布置在记录介质传送路径下游的光电传感器来测量从打印图像反射的光量,由此判定打印密度。然后,基于对打印密度的判定结果与打印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异来执行校正,由此稳定图像品质。此外,利用该技术,当测量反射光量时,能够利用没有打印测试图案的部分作为基准白色(参见 JP2000-3^537A)。如上所述,尽管存在利用光电传感器等通过读取测试图案来执行校正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也需要对光电传感器进行校准。在扫描器领域,公知一种技术,其设置扫描器校准模式,利用扫描器读取预先准备好的校准板,并基于校准板上的图像数据的值与读取结果之间的差异来执行校正。利用该技术,通过读取设置在衬垫玻璃(Platen glass)端部上的白色基准带,能够对因光源的亮度不均所导致的阴影进行校正(参见JP 2007-259123A)。此外,还公知一种技术,其在对彩色图像扫描器的校准中在文件读取范围之外的区域中设置了基准板,该基准板具有白色区域及彩色块区域。上述技术通过读取基准板来执行校准(参见JP 2002-204371A)。
技术实现思路
尽管JP 2000-022954A中揭示的技术能够校正色彩平衡,但其具有下述设置,即从多个打印块中选择貌似视觉效果最佳的块。因此,上述校正仅是相对校正。此外,因对块进行选择的人员的不同会产生差异,故不能够总是实现精确的校正。JP 2000-326537A中揭示的技术通过利用设置在传送路径下游的光电传感器来测量测试图案的打印密度来执行校正。因此,与JP 2000-022954A不同,可以自动地执行校正处理。此外,因为可以使用记录介质上没有打印的白色部分作为测试图案,由此允许对光电传感器进行校准,故能够进行精确的校正。但是,因为记录介质的白色因个体差异而存在不同,并且上述白色部分不总是呈理想的白色,故不总是能够实现精确的校正。根据JP 2007-259123A的技术,不使用记录介质的白色部分也能够对图像扫描器进行校准。但是,因为需要预先准备其上形成有校准图案的校准板,这种技术需要对校准板等进行繁琐的管理。此外,当将上述校准板用于打印机时,需要一种机构,其将校准板从打印机外部取入,将板传输至扫描器读取位置,使扫描器读取板,并传送板以送出。这将增加成本、尺寸及复杂性。与JP 2007-259123A的技术相反,JP 2002-204371A的技术无需在扫描器的文件读取范围之外的区域内设置校准板作为要被用作校准基准(基准板)的图案。但是,即使在试图将JP 2002-204371A的技术应用于打印机时,形成的打印机也不能够具有与JP 2002-204371A的图像扫描器相同的构造。具体而言,因为打印机被构造成在传输记录介质的同时执行打印,因而用于在打印时校正驱动条件的扫描器被固定地布置在传送路径上。因此,上述构造与通过移动扫描器来读取布置在文件读取范围之外的基准板的构造相反。着眼于此,希望提供一种诸如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通过精确校正形成图像时的驱动条件来提供稳定的图像品质,同时避免设备的成本、尺寸及复杂性的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打印头,其适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用于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传送路径被设置在记录介质相对于打印头的供给侧及排出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在传送路径上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适于读取由打印头形成的图像;校正图表,其与图像读取装置相对地设置,并且传送路径置于校正图表与图像读取装置之间,校正图表适于对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进行校正;以及距离调整装置,其适于使校正图表与图像读取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工作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置在传送路径上的图像读取装置;校正图表,其与图像读取装置相对地设置,并且传送路径置于校正图表与与图像读取装置在其间;以及距离调整装置,其适于使校正图表与图像读取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 因此,通过利用距离调整装置使校正图表移动接近图像读取装置,能够基于校正图表来对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校正。此外,如果利用距离调整装置使校正图表移动远离图像读取装置, 对记录介质(图像形成)的传送也不会受到干扰。根据本专利技术,图像读取装置及校正图表被设置在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上。因此,无需专用机构来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取入校正图表。附图说明图1是侧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图2是侧视图,示出图1所示的热敏打印机中的扫描部分;图3是正视图,示出图2所示的校正条及距离调整装置;图4是后视图,示出图2所示的校正条及距离调整装置;图5是侧视图,示出对图1所示热敏打印机中的扫描器进行校正的第一阶段;图6是侧视图,示出对图1所示热敏打印机中的扫描器进行校正的第二阶段;图7是侧视图,示出对图1所示热敏打印机中的扫描器进行校正的第三阶段;并且图8是侧视图,示出对图1所示热敏打印机中的扫描器进行校正的第四阶段。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具有大致相同功能及结构的结构元件,并将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是染料升华热敏打印机1。图1是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热敏打印机1 的内部结构。热敏打印机1利用在打印头6(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打印头)中的发热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能来使涂布至墨带11的升华染料升华。然后,染料转移至卷纸2(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记录介质)上由此将图像形成在其上。这里,卷纸2被缠绕在辊状的辊纸盒上,并被设置在热敏打印机1中的卷纸装载部分中。然后,根据需要将卷纸2从卷纸装载部分中取出,并进行输送。具体而言,在设置于卷纸2的相对于打印头6的供给一侧的传送路径3a上,通过供纸辊4将卷纸2抽出。然后, 卷纸2通过折返部分5被送至打印头6。该折返部分5是大致U形路径,并被设置以改变已经进入的卷纸2的方向以将其排出。通过设置上述折返部分5,能够有效地利用热敏打印机1内的有限空间。此外,因为可以将卷纸2的装载入口及排出出口配置成面对相同的方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打印头,其适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用于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所述传送路径被设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打印头的供给侧及排出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上的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适于读取由所述打印头形成的图像;校正图表,其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相对地设置,并且所述传送路径置于所述校正图表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之间,所述校正图表适于对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进行校正;以及距离调整装置,其适于使所述校正图表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秀树小野胜久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