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河道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领域。
技术介绍
河湖滨水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的一种类型,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它对水陆生态系统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生物流发挥过滤器和屏障作用的缓冲带功能,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并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其它特殊地的保护功能,同时可以发挥稳定湖岸、控制土壤侵蚀的护岸功能。另外,可提供丰富的资源、多用途的娱乐场所和舒适的环境,即经济美学价值。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河湖滨水带 (尤其是城市的河湖滨水带)被人为地破坏严重。在本专利技术之前,现存的自然的河湖滨水带被钢筋混凝土所构建的垂直驳岸所替代,导致原河湖滨水带的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恶化,景观美学价值降低,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垂直驳岸河湖滨水湿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垂直驳岸河湖滨水湿地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驳岸边安置两排石笼,构建沿岸生态、净污和景观的多功能滨水湿地系统;在靠近驳岸的石笼上种植柳树,形成植物带;在离岸的石笼上种植挺水植物,形成挺水植物带;在离岸的石笼迎 ...
【技术保护点】
1.垂直驳岸河湖滨水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驳岸边安置两排石笼,构建沿岸生态、净污和景观的多功能滨水湿地系统;在靠近驳岸的石笼上种植柳树,形成植物带;在离岸的石笼上种植挺水植物,形成挺水植物带;在离岸的石笼迎水侧放置具有净水作用的球状填料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钱进,王沛芳,侯俊,祈凝,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