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944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是由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射频模块组成,电源模块给主控模块、射频模块提供电源,主控模块连接射频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具有天线数量多、接口类型多方便用户针对特定的应用在读写器上进行二次开发。内部含有锂电池单元,方便用户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存储数据。射频部分选择了集成射频收发芯片,代替了现有的分立元件搭配的电路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射频功率的衰减和噪声,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读写器的工作状态,提高读写器的稳定性。读写器带有四个全双工的天线接口,有效的增加了读写器的读写控制范围,节约在项目开发中读写器的数量,降低项目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形象涉及到一种超高频读写器。特别是一种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即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RFID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FID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多项技术的综合发展,如物流、仓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食品监管等,根据行业和具体应用的不同,对读写器的功能全面性、天线的数量、接口类型也有不同的要求。现在市面上很多读写器功能单一、不带操作系统、不方便用于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很多读写器天线数量少,覆盖区域有限;接口单一、一般只有串口或串口,使得读写器的应用场合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读写器不利于用户进行二次开发,覆盖范围有限,天线数量少,技术是一种天线数量多,设计简单、借口丰富,能满足更多应用场合的超高频读写器。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是按照如下方式来实现的本技术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是由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射频模块组成, 电源模块给主控模块、射频模块提供电源,主控模块连接射频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完成对射频集成收发芯片、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芯片供电,其选用AS1340、AS1364对射频集成收发芯片进行供电;选用LM2596-3. 3对功放进行供电;选用 LM2596-AD对射频开关芯片进行供电。所述射频模块,完成基带信号的调制,以及对回拨信号的解调处理,选用射频集成收发芯片AS3991为核心芯片,通过内部锁相环以20Mhz的参考频率。生产UHF调制差分跳频信号,经过巴伦ADTL2-18平衡通过外部功放进行放大,输送给环形器,再通过低同滤波器,最后通过射频开关和天线相连。其中,外部功放选用MASSP0095集成功率放大器,供电电压3. 3V,增益为35DB,环形器选用HYH504AZ,着重考虑端口的匹配与器件与地的良好连接;微波开关芯片选择RF1450,朝如损耗为0. 4db,隔离度为^db ;AS3391射频收发芯片内部集成接收电路、发送电路、协议转换单元、连接MCU的8 bit并行接口或SPI串行接口。所述主控模块,完成读写命令流程控制、数据的采集、差错控制,其MCU选用TI LM3S6911的高性能32位精简指令ARM,控制四个天线采用分时的工作方式,增加了读写器的读写控制范围;通过并行方式与射频模块箱连接,通过USB、串口和以太网口与电脑连接。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具有天线数量多、接口类型多方便用户针对特定的应用在读写器上进行二次开发。内部含有锂电池单元,方便用户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存储数据。射频部分选择了集成射频收发芯片,代替了现有的分立元件搭配的电路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射频功率的衰减和噪声,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读写器的工作状态,提高读写器的稳定性。读写器带有四个全双工的天线接口,有效的增加了读写器的读写控制范围,节约在项目开发中读写器的数量,降低项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ARM的超高频读写器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技术基于ARM的超高频读写器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电源模块、2射频模块、3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基于ARM的超高频读写器,由电源模块射频模块控制模块组成,电源模块给主控模块、射频模块提供电源,主控模块连接射频模块。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其选用AS1340、AS1364对射频集成收发芯片进行供电;选用LM2596-3. 3对功放进行供电;选用LM2596-AD对射频开关芯片进行供电。所述的射频模块,通过内部锁相环以20Mhz的参考频率。生产UHF调制差分跳频信号,经过巴伦ADTL2-18平衡通过外部功放进行放大,输送给环形器,再通过低同滤波器, 最后通过射频开关和天线相连。其中,外部功放选用MASSP0095集成功率放大器,供电电压 3. 3V,增益为35DB,环形器选用HYH504AZ,着重考虑端口的匹配与器件与地的良好连接;微波开关芯片选择RF1450,朝如损耗为0. 4db,隔离度为四曲;AS3391射频收发芯片内部集成接收电路、发送电路、协议转换单元、连接MCU的8 bit并行接口或SPI串行接口。所述主控模块,其MCU选用TI LM3S6911的高性能32位精简指令ARM7模块,控制四个天线采用分时的工作方式,增加了读写器的读写控制范围;通过并行方式与射频模块箱连接,通过USB、串口和以太网口与电脑连接。权利要求1.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源模块射频模块控制模块组成,电源模块给主控模块、射频模块提供电源,主控模块连接射频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模块, 通过内部锁相环以20Mhz的参考频率;生产UHF调制差分跳频信号,经过巴伦ADTL2-18平衡通过外部功放进行放大,输送给环形器,再通过低同滤波器,最后通过射频开关和天线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是由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射频模块组成,电源模块给主控模块、射频模块提供电源,主控模块连接射频模块。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具有天线数量多、接口类型多方便用户针对特定的应用在读写器上进行二次开发。内部含有锂电池单元,方便用户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存储数据。射频部分选择了集成射频收发芯片,代替了现有的分立元件搭配的电路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射频功率的衰减和噪声,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读写器的工作状态,提高读写器的稳定性。读写器带有四个全双工的天线接口,有效的增加了读写器的读写控制范围,节约在项目开发中读写器的数量,降低项目成本。文档编号G06K17/00GK202025337SQ201120018558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孙晓玮, 崔恒荣, 徐中胜, 徐 明 申请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ARM7的超高频读写器,其特征在于:由电源模块射频模块控制模块组成,电源模块给主控模块、射频模块提供电源,主控模块连接射频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胜崔恒荣徐明孙晓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