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91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温箱,其目的在于,无遗漏地涂敷密封剂。内箱6包括相对的面上具有开口2、20的筒状部21和封闭该筒状部21的后面开口20的盖部22,所述筒状部21上形成有将后面开口20端的全周向内侧折弯的折弯部23,所述盖部22形成有与折弯部嵌合的法兰26,在将密封剂27涂敷于法兰26上后,将法兰26与折弯部23嵌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毛巾器等保温箱。作为现有的这种保温箱,实开昭60—122149号(A61L2/04)公开了如下的蒸毛巾器,其特征在于,在隔热箱体的上部和下部设有毛巾收纳室,在其各自的前面设有上段门、下段门,在这些门的密封垫的下部分别设有出露孔,同时,在下段门的密封垫的上部设有与上段门的密封垫的出露孔相对的接露孔,并且,上段门的下侧设有用于将结露水向下段门的密封垫侧引导的导向板。而且,形成该毛巾收纳室的内箱通常如图8所示是如下构成的,将侧板101的法兰102与背板103的缘部104的面相互用螺钉105或点焊等固定,自内侧涂敷密封剂106。上述的现有技术在涂敷密封剂106时,要无遗漏地涂敷,存在如果不是熟练的操作者将难于无遗漏地涂敷密封剂106的问题。假如产生了未涂密封剂106之处或涂敷的密封剂106出现间隙,则蒸气就会自其间逸出,水分就会进入隔热材料中,就有可能引起加热内箱的电加热器等的漏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提供一种保温箱,其目的在于,无遗漏地涂敷密封剂。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保温箱,该保温箱包括导热性良好的内箱;与该内箱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的外箱;设在这内外两箱间的隔热材料;加热所述内箱内部的加热部件,所述内箱包括相对的面开口的筒状部和封闭该筒状部的一侧开口的盖部,所述筒状部形成有将开口端的全周向内侧折弯的折弯部,所述盖部形成有与折弯部嵌合的法兰,在将密封剂涂敷于法兰上后,将法兰与折弯部嵌合。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保温箱,该保温箱包括导热性良好的内箱;与该内箱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的外箱;设在这内外两箱间的隔热材料;加热所述内箱内部的加热部件,所述内箱包括相对的面开口的筒状部和封闭该筒状部的一侧开口的盖部,所述筒状部形成有将开口端的全周向内侧折弯的折弯部,所述盖部形成有与折弯部嵌合的法兰,在将密封剂涂敷于折弯部上后,将法兰与折弯部嵌合。这样,由于先在法兰或折弯部涂敷密封剂后再嵌合法兰和折弯部,故通过最初涂敷好足够量的密封剂可进行无遗漏地涂敷。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图1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保温箱的正面图;图2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保温箱的纵侧剖面图;图3为内箱的组装说明图;图4为将密封剂涂敷在法兰上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组装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为图4的组装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为将密封剂涂敷在折弯部上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组装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为图6的组装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是现有技术的内箱组装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图。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保温箱的正面图;图2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保温箱的纵侧剖面图;图3为内箱的组装说明图;图4为将密封剂涂敷在法兰上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组装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为图4的组装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为将密封剂涂敷在折弯部上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组装时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为图6的组装后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中,标号1为以蒸毛巾器等为代表的保温箱主体,该保温箱1包括前面具有开口2的隔热箱体3和开闭自如地封闭该隔热箱体3的前面开口2的隔热门4。在该隔热门4的左侧形成有用于开闭门的把手4A。所述隔热箱体3由内部形成收纳室5的导热性好的(例如不锈钢、铝)材料形成的内箱6、与该内箱6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并由钢板形成的外箱7和设在该外箱7及内箱6之间的玻璃棉纤维等的隔热材料8构成。在所述内箱6的外周面上卷绕有电加热器9,作为加热收纳室5的加热部件。另外,标号10为收纳载置毛巾把等的收纳架,标号11是为了支承保温箱1而安装在隔热箱体3底面四角的台脚,标号12是电源开关,标号16是橡胶密封垫。另外,在所述保温箱1的前部的下面横跨所述隔热箱体3和隔热门4的位置设有接露盘14,该接露盘14接收隔热箱体3的开口2边缘或隔热门4的背面侧产生的结露水。就以上结构,参照图3至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所述内箱6包括筒状部21和盖部22,其中筒状部21在相对的面上形成开口、即形成所述前面开口2及后面开口20,构成收纳室5的底面、顶面和左右侧面,所述盖部22封闭该筒状部21的后面开口20,构成收纳室5的后面。所述筒状部21上形成有将后面开口20端的全周向内侧折弯的折弯部23,进而使其端部向内折弯形成与所述盖部22的周缘部24接触的限制部25。所述盖部22的周缘部24的端部形成有与折弯部23嵌合的法兰26。该法兰26相对于盖部22的面大致折弯成直角。上述结构中,在将所述筒状部21和盖部22组装时,如图4所示,预先将硅腻子等密封剂在27无遗漏地涂敷于所述盖部22的周缘部24和法兰部26的折弯部分的内侧。然后,如图4中的白箭头所示,将盖部22的法兰26插入筒状部21的折弯部23嵌合。之后,如图5所示,用螺钉28或螺栓、或点焊等固定方式将所述筒状部21的折弯部23和盖部22的法兰26固定。这样,由于预先将密封剂27无遗漏地涂敷于盖部22侧,将盖部22的法兰26嵌合在筒状部21的折弯部23,故利用嵌合时的推压力可使密封剂27扩散,可形成可靠的密封。另外,在图5中,密封剂27是全部进入折弯部23内,但有时也会自限制部25和盖部22的周缘部24之间漏出少量密封剂27。但只要密封剂27进入折弯部23内足够量就没有问题。下面参照图3及图6、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在该图6及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是先将密封剂27涂敷于所述筒状部21的折弯部23内,然后将盖部22的法兰26嵌合在筒状部21的折弯部23。这种情况下,也可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如上所详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是在预先将密封剂涂敷于法兰或折弯部上后,嵌合法兰和折弯部,故通过最初涂敷好足够量的密封剂,即可无遗漏地涂敷。因此,可防止因残留密封剂未涂敷部分而导致的水分向隔热部件中的浸入,可提高作为保温箱的设备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箱,包括:导热性良好的内箱;与该内箱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的外箱;设在这内外两箱间的隔热材料;加热所述内箱内部的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包括相对的面开口的筒状部和封闭该筒状部的一侧开口的盖部,所述筒状部形成有将开口端的全周向内侧 折弯的折弯部,所述盖部形成有与折弯部嵌合的法兰,在将密封剂涂敷于法兰上后,将法兰与折弯部嵌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9-6-8 161173/991.一种保温箱,包括导热性良好的内箱;与该内箱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的外箱;设在这内外两箱间的隔热材料;加热所述内箱内部的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包括相对的面开口的筒状部和封闭该筒状部的一侧开口的盖部,所述筒状部形成有将开口端的全周向内侧折弯的折弯部,所述盖部形成有与折弯部嵌合的法兰,在将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彰男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