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响军专利>正文

扭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7164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腰器,包括把手(1)、弹性扭力杆(6)、坐垫(9)、转动支架(10)、折叠座、刹车机构(15),坐垫(9)固定在转动支架(10)上,所述转动支架(10)可转动地设置在折叠座上,弹性扭力杆(6)一端铰接在转动支架(10)上并通过插销(4)固定,弹性扭力杆(6)的另一端通过把手固定座(2)与把手(1)固定连接,刹车机构(15)设置在转动支架(10)与折叠座之间。采用本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包装体积小、操作使用方便、健身效果好、不同群体都可健身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一种针对腰部进行锻炼的扭腰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亚健康及肥胖的人群却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健身锻炼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来,从而使健身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健身锻炼的需要,室内的健身器材应运而生,种类也越来越多,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但现有的健身器材中针对腰部进行训练的健身器材并不多,主要以站立使用的扭腰器为主,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制造成本高,需要很大的摆放空间,包装、运输、收藏不方便,不适宜家庭使用;二是不能针对不同的群体很好地调节运动力量。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和试制,但至今尚未有较为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扭腰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包装体积小、操作使用方便、健身效果好、不同群体都可健身的扭腰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把手、弹性扭力杆、坐垫、 转动支架、折叠座、刹车机构,坐垫固定在转动支架上,所述转动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折叠座上,弹性扭力杆一端铰接在转动支架上并通过插销固定,弹性扭力杆的另一端通过把手固定座与把手固定连接,刹车机构设置在转动支架与折叠座之间。所述的刹车机构包括与转动支架的底部连为一体的刹车毂、刹车片、连杆、调节旋钮,连杆铰接在折叠座的支座上,调节旋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支座上,连杆的一端与刹车毂相匹配的刹车片铰接,另一端与调节旋钮铰接。所述的折叠座包括支座、后支撑脚、前支撑脚、支撑杆,后支撑脚铰接在支座上并通过插销固定,前支撑脚铰接在支座上,支撑杆一端铰接在前支撑脚上,另一端通过插销与支座连接。所述的弹性扭力杆上设有高低可调的靠背轮。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弹性插销,转动支架上设有与弹性插销相配合的插孔。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或效果一是健身者可以座在坐垫上进行左右扭转运动,也可以用弹性插销固定住转动支架进行前后左右弯曲运动,因此,下身不正常的人也可以正常锻炼,也可以当橙子用;二是针对不同体质和体力的健身者,可以通过调节刹车机构设置不同的扭转阻力,使参与者人人都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三是把手可以通过把手固定件快速拆卸,弹性扭力杆、后支撑脚、前支撑脚和支撑杆通过插销可以进行折叠,包装体积小,运输、携带和收藏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把手,2为把手固定件,3为靠背轮,4为插销,5为调节孔,6为弹性扭力杆,7为支座,8为后支撑脚,9为坐垫,10为转动支架,11为刹车毂,12为弹性插销,13为支撑杆,14为前支撑脚,15为刹车机构,16为刹车片,17为连杆,18为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扭腰器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把手1、弹性扭力杆6、坐垫9、转动支架10、折叠座、刹车机构15,坐垫9固定在转动支架10上,所述转动支架10可转动地设置在折叠座上,弹性扭力杆6 —端铰接在转动支架10上并通过插销 4固定,弹性扭力杆6的另一端固定有把手固定座2,把手1可拆卸地固定在把手固定座2 上,所述的刹车机构15包括与转动支架10连为一体的刹车毂11、刹车片16、连杆17、调节旋钮18,连杆17铰接在折叠座的支座7上,调节旋钮18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支座7上,连杆17的一端与刹车毂11相匹配的刹车片16铰接,另一端与调节旋钮18铰接。当需要调整扭转力时,转动调节旋钮18,调节旋钮18带动连杆17使刹车片16压紧或松开,从而实现调整扭转力的目的。为了折叠方便,所述的折叠座包括支座7、后支撑脚8、前支撑脚14、支撑杆13,后支撑脚8铰接在支座7上并通过插销4固定,前支撑脚14铰接在支座7上,支撑杆13 —端铰接在前支撑脚14上,另一端通过插销4与支座7连接。为了健身舒适,所述的弹性扭力杆6上设有多个调节孔5,靠背轮3通过插销4与调节孔5的配合安装在弹性扭力杆6,健身者可根据自身的要求调整靠背轮3的高低。所述的支座7上设有弹性插销12,转动支架10上设有与弹性插销12相配合的插孔。当不需要转动支架10转动时,将支座7上弹性插销12插入转动支架10的插孔中,转动支架10即被锁定,此时,只能前后左右弯曲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扭腰器,包括把手(1)、弹性扭力杆(6)、坐垫(9)、转动支架(10)、折叠座、刹车机构(15),坐垫(9)固定在转动支架(10)上,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支架(10)可转动地设置在折叠座上,弹性扭力杆(6) —端铰接在转动支架(10)上并通过插销固定,弹性扭力杆(6)的另一端通过把手固定座(2)与把手(1)固定连接,刹车机构(15)设置在转动支架 (10)与折叠座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刹车机构(15)包括与转动支架 (10)连为一体的刹车毂(11)、刹车片(16)、连杆(17)、调节旋钮(18),连杆(17)铰接在折叠座的支座(7)上,调节旋钮(18)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支座(7)上,连杆(17)的一端与刹车毂(11)相匹配的刹车片(16)铰接,另一端与调节旋钮(18)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折叠座包括支座(7)、后支撑脚(8)、前支撑脚(14)、支撑杆(13),后支撑脚(8)铰接在支座(7)上并通过插销(4)固定, 前支撑脚(14)铰接在支座(7)上,支撑杆(1 一端铰接在前支撑脚(14)上,另一端通过插销⑷与支座(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扭力杆(6)上设有高低可调的靠背轮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座(7)上设有弹性插销(12),转动支架(10)上设有与弹性插销(1 相配合的插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扭腰器,包括把手(1)、弹性扭力杆(6)、坐垫(9)、转动支架(10)、折叠座、刹车机构(15),坐垫(9)固定在转动支架(10)上,所述转动支架(10)可转动地设置在折叠座上,弹性扭力杆(6)一端铰接在转动支架(10)上并通过插销(4)固定,弹性扭力杆(6)的另一端通过把手固定座(2)与把手(1)固定连接,刹车机构(15)设置在转动支架(10)与折叠座之间。采用本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包装体积小、操作使用方便、健身效果好、不同群体都可健身等优点。文档编号A63B22/14GK201969273SQ20102069707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朱响军 申请人:朱响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腰器,包括把手(1)、弹性扭力杆(6)、坐垫(9)、转动支架(10)、折叠座、刹车机构(15),坐垫(9)固定在转动支架(10)上,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支架(10)可转动地设置在折叠座上,弹性扭力杆(6)一端铰接在转动支架(10)上并通过插销(4)固定,弹性扭力杆(6)的另一端通过把手固定座(2)与把手(1)固定连接,刹车机构(15)设置在转动支架(10)与折叠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响军
申请(专利权)人:朱响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