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520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中的印染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统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一种蓝印花工艺用印花机,包括晾布架、工作台,工作台由支撑辊支撑无缝传送带构成,无缝传送带联接驱动辊、支撑辊和张紧辊,电机与驱动辊传动联接;电机与控制开关电联接,控制开关安装于工作台下方地面上,本印花机操作方便,工作台与棉布接触面积大,对棉布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减少了因为棉布的本身伸缩性在印花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加工面积大,加工结束后,可脚踏开关送布,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业中的印染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统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
技术介绍
蓝印花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工艺,印染过程主要靠手工操作,但是棉布柔软伸缩性大、定性差,再加上人工刮擦的原因,在印花过程中的操作条件苛刻,废品率很高, 工作效率很低,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本印花机操作方便,工作台与棉布接触面积大,对棉布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减少了因为棉布的本身伸缩性在印花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加工面积大,加工结束后,可脚踏开关送布,工作效率高。本技术的一种蓝印花工艺用印花机技术方案为,包括晾布架、工作台,工作台由支撑辊支撑无缝传送带构成,无缝传送带联接驱动辊、支撑辊和张紧辊,电机与驱动辊传动联接。本技术的特点还有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电联接,控制开关安装于工作台下方地面上,工作人员能够用脚接触的范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印花机包括晾布架、工作台,晾布架可在棉布印花接受后供棉布晾干使用,工作台与棉布接触面积大,加工面积大,一个工作人员一次可加工两米左右的长度,可根据工作人员的数量和需要来调整工作台的长度,棉布布幅和长度不受限制;传送带对棉布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有效固定棉布,张紧辊能将无缝传送带和棉布拉紧,避免起皱,便于印染操作,减少了因为棉布的本身伸缩性在印花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电机与控制开关电联接,控制开关安装于工作台下方地面上,工作人员能够用脚接触的范围,加工结束后,工作人员可脚踏控制开关送布,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印花机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小型蓝印花加工作坊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中,1.晾布架,2.支撑辊,3.无缝传送带,4.工作台,5.驱动辊,6.张紧辊,7. 控制开关,8.电机,9.待印布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的一种蓝印花工艺用印花机,包括晾布架1、工作台4,工作台4由支撑辊2支撑无缝传送带3构成,无缝传送带3联接驱动辊5、支撑辊2和张紧辊6,电机8与驱动辊5传动联接。电机8与控制开关7电联接,控制开关7安装于工作台4下方地面上,工作人员能够用脚接触的范围。如图1所示,待印布卷9上的棉布平铺在由支撑辊2支撑无缝传送带3构成的工作台4上,张紧辊6能将无缝传送带3和棉布拉紧,避免起皱,便于印染操作,工作人员对棉布进行印花操作,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脚踏控制开关7,电机8开动,控制驱动辊5转动,同时带动无缝传送带3传送,加工完成的棉布送到晾布架1上晾干。本技术的印花机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大大提高传统蓝印花工艺的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包括晾布架、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由支撑辊支撑无缝传送带构成,无缝传送带联接驱动辊、支撑辊和张紧辊,电机与驱动辊传动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电联接,控制开关安装于工作台下方地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纺织工业中的印染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统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一种蓝印花工艺用印花机,包括晾布架、工作台,工作台由支撑辊支撑无缝传送带构成,无缝传送带联接驱动辊、支撑辊和张紧辊,电机与驱动辊传动联接;电机与控制开关电联接,控制开关安装于工作台下方地面上,本印花机操作方便,工作台与棉布接触面积大,对棉布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减少了因为棉布的本身伸缩性在印花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加工面积大,加工结束后,可脚踏开关送布,工作效率高。文档编号B41F16/02GK201960815SQ20102069228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海芳, 王建成, 穆俊华 申请人:滨州技师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蓝印花工艺的印花机,包括晾布架、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由支撑辊支撑无缝传送带构成,无缝传送带联接驱动辊、支撑辊和张紧辊,电机与驱动辊传动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成穆俊华张海芳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技师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