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显春专利>正文

一种聚光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006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光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聚光透镜、散热装置、聚散热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外壳等组成,光线经聚光透镜等射入发电装置腔室内,经各种方式折射使光线停留时间延长使发电量提高,降低每瓦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实用易普及,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产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过光辐射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尤其涉及聚光式太阳能发电直O
技术介绍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及能源的紧缺,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 重视,目前光伏产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制约了太阳能发电产业 的更快发展。中国专利ZL2009201255924 “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目的都在于解决现 有技术问题,各有其特点,但各自还存在某些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线在太阳能发电装置 内停留时间延长,使散热范围扩大,以及克服单晶硅及其他光伏电池材料的不可弯曲性,而 制成的发电装置使发电量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光线在太阳能发电装置内停留时间延长,使散热范围扩大,克服单晶硅 等材料不可弯曲的特性,进一步提高发电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组件,包括聚光透镜或高透材料制成平板状、太阳能 电池板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半球形或球面形,聚光透镜或高透材料制成平板状 扣在壳体上,形成太阳能电池板位于聚光透镜的聚焦侧的密闭腔体,太阳能电池位于密闭 腔体内外壳体内,密闭腔体内还有聚散热装置和置于太阳能电池板和聚光透镜或高透材料 制成的平板之间的散热装置,聚散热装置为中空薄壁形,聚散热装置位于密闭腔体正中央 且固定于外壳上,聚散热装置内有进出水管和外界相通,太阳能电池板与聚光透镜之间的 散热装置可由散热水管或装有散热片壳体。聚光透镜为圆形,可为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等。太阳能电池板为球面形或半球形或平直圆形,由于单晶硅等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不 可弯曲特性,可把太阳能电池片制成小片状,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片制成方形或长方形或梯 形(可用于球面形太阳能电池或半球形太阳能电池的边缘部分),或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片 制成和球面形或半球面形相适应的方弧形或长方弧形或梯形弧形面,及小块状电池片之间 用烧接的方式以铜片或其他导电材料把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对应连接,形成增大电流 的作用,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相互连接形成整体为球面形或半球形状,在发电装置底部正中 央应留有聚散热装置安装位置,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绝缘,受光面的导电线从绝缘缝 中穿出,与背光面的导电线均与接线盒相连通,再以太阳能电池板制作的方法层压法制成 太阳能电池板为球面形或半球形,或把球面形电池或半球形电池经层压工序制成小块状 电池,并置于外壳上,上缘与散热水管等活动固定以活动扣或螺栓相连接。外壳制成网眼状以利散热,外壳与聚光透镜或高透材料制成的圆平块以活动扣的 方式固定,或在活动扣上加以螺栓固定在外壳上,外壳和聚光镜垫以胶圈或活动扣与聚光镜之间垫以胶垫。聚散热装置,由空壳薄壁倒置的圆锥体形或空壳薄壁倒置的圆锥体形面向电池面 制成弧形面称为锥弧形,其中有进出水管相连通并固定于外壳上,聚散热装置上端与空壳 溥壁的圆锥形固定连接,聚散热装置制成具有反射能力的面对太阳能电池反射光线,空壳 薄壁的圆锥形制成全反射面面向太阳能电池反射光线;聚散热装置或由半圆管状绕成螺旋 状形成头大底小的倒置的圆锥体形装置,或倒置的圆锥体形面向电池面由半圆管状绕成弧 形面称锥弧形,直径面制成具有反光能力的面而面向太阳能电池,半圆管半球管面可制成 有散热片的装置,进出口管穿出底部中央外壳体且固定于外壳上,螺旋状聚散热装置顶端 加装具有全反射面或具有反射能力面的空壳薄壁圆锥形,且大小相适应;以上聚散热装置 的各种形状均以形成光线的多次折射,形成使光线停留时间延长的作用。散热装置位于聚光透镜与太阳能电池板与外壳之间,以螺旋状聚散热装置同样的 管道围成,反光面朝向发电腔室,散热装置或由内壳体并与太阳能电池内表面齐平,外表面 制成具有散热片的装置,并与外壳以螺栓的方式相固定与太阳能电池板以螺栓相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主要是将光线在发电装置腔内进行折射使光线停留时间延长,太阳能电池板吸收 光增多发电量提高,通过聚散热装置和散热装置带走并回收热能,可一举两得,聚光透镜或 高透材料制成的圆平板使腔内干净有利转换率提高,同时降低每瓦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的装置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产业。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剖面示意图2为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聚散热装置绕成螺旋式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片的弧形面烧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片的直块形烧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上图中,图1中1为聚光透镜为圆型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或为高透材料(钢化 玻璃等)制成平板圆形,并和外壳以活动扣或活动扣再加以螺钉等多处固定,透镜或平板 材质(钢化玻璃等)与外壳之间垫以胶垫圈;2为散热装置可由图2的管道围成反光面向 腔室且与太阳能电池内表面齐平,管道上与外壳以螺钉多处固定,散热管外与外壳与螺钉 多处固定,下与太阳能电池板以螺钉多处固定,固定上下端均垫以胶垫圈,或为内壳内面与 太阳能电池面齐平,内壳外表面做成有散热片;3为太阳能电池为球面形或半球面形或平 直圆形,由图3或图4的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相应的球面形或半球面形,经层压工序制成球面 形太阳能电池板或半球形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中央底部应留有安装聚散热装置的位置;4 为外壳制成网眼状,形状同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置于外壳之上;5、6为进出水管的 进出口,进出水管和聚散热装置固定于外壳上以螺钉的形式固定,外壳和聚散热装置之间垫以胶垫圈;7为聚散热装置,呈倒置空壳薄壁的圆锥体形,或空壳薄壁的圆锥体面向电池 面制成弧形面称锥弧形,下有进出水管相连通并固定于外壳上,上与空壳圆锥形无底8相 连通,或由图2的半圆管绕成螺旋形呈头大底小的圆锥体形,或由图2半圆管绕成锥弧形, 上与相应大小的空壳薄壁圆锥形无底8相连接,下方进出口穿出壳体并固定在壳体上之间 垫以胶垫圈,半圆管道直径面朝向太阳能电池方向,把散热装置2、聚散热装置7朝向太阳 能电池方向制成具有反光能力的面,空壳薄壁圆锥8制成全反射面,光线入射进太阳能发 电装置经以上反射面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射,使光线停留时间延长从而提高发电量。图2中1、3分别为螺旋式聚散热装置的进出口,2为半圆管道直径面制成具有反 光能力的面,4为散热片或称吸热片,为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绕制成螺旋状头大底小型的 聚散热装置7,也可为制成散热装置2。图3和图4中1为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片,可为方形或方弧形或长方形或长方弧形 或梯形(主要用太阳能电池片形成球面形或半球面形太阳能电池或平直形太阳能电池的 边缘部分),2为烧接块为铜片或其他导电材料,3为绝缘层在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片之间,也 可通过烧接块使小块状电池片的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相连通,使电流量增大,球面形太 阳能电池片或半球形太阳能电池片以层压的工序型成球面形或半球形太阳能电池,或把球 面太阳能电池或半球形太阳能电池经层压制作工序制作成小块状太阳能电池板,球面型太 阳能电池板或半球面形太阳能电池板的正中央应留有安装聚散热装置的位置,并置于网状 外壳之上。以上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组件,通过各种装置的共同作用,使发电量提高降低 每瓦生产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光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组件,分别由聚光透镜或高透材料制成平板、聚散热装置、散热装置或水冷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外壳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聚光透镜为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或高透材质不聚光平板等,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聚光透镜为圆形聚光透镜或高透材料不聚光平板盖在发电装置上,聚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外表面制成具有反射能力的面,太阳能电池片制成小块状,以层压制作工艺制成球面形电池或半球面形电池或平直圆形,或以层压制作工艺把球面型电池或半球面型电池制成小块状,太阳能电池置于外壳上,在太阳能电池中央底部留有安装聚散热装置的空间,外壳和聚光透镜或高透材质盖板之间以活动扣固定或活动扣之上加以螺钉固定在外壳上,各固定连接处之间加以胶垫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显春谢进
申请(专利权)人:谢显春谢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