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电业局专利>正文

一种验电手车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6577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验电手车工具,包括液压动力装置,固定架和推动装置,液压动力装置固定到固定架上,固定架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水平方向延伸的并且高度不同的长孔,推动装置设于固定架中,推动装置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推销,推动装置前端每侧的两个推销分别从固定架的内侧穿过固定架前端同一侧的两个长孔,所述液压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动装置的后端固定连接,以使动力输出端驱动推动装置的推销在固定架中的长孔中前后移动;液压动力装置在所述排油油路和回油油路中均设置节流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开启开关柜的验电手车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量也不断增加。新建变电所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而高压开关柜是在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的关键设备。为了能够开启高压开关柜,各种品牌的高压开关柜都配有验电手车工具。这些验电手车工具都是纯钢打造的,体积相当庞大而且十分沉重,重量通常在200 公斤至500公斤之间。现有的验电手车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架设导轨、推验电手车工具、入导轨、推入位和摇把手层操作,在验电手车打开验电门的过程中,纵向是以验电手车工具的自身重量为重力,横向靠人力把验电手车工具王柜体内推进,由验电手车工具的工作销挤压开关柜的开门连杆机构,以此打开开关柜的门。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至少两个人一起配合并共同吃力才能打开柜门。由于验电手车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因此采用这种纯人工施力的方式会造成工作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大型多间隔验电操作时问题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验电手车工具,其重量轻,使用方便省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验电手车工具,包括液压动力装置,固定架和推动装置,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固定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水平方向延伸的并且高度不同的长孔,所述推动装置设于固定架中,推动装置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推销,推动装置前端每侧的两个推销分别从固定架的内侧穿过固定架前端同一侧的两个长孔,所述液压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动装置的后端固定连接,以使动力输出端驱动推动装置的推销在固定架中的长孔中前后移动;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包括油箱、泵缸和液压缸,在泵缸和油箱之间设置吸油油路, 在该吸油油路中设有吸油单向阀,在泵缸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排油油路,在该排油油路中设有排油单向阀,在液压缸和油箱之间设置回油油路,在该回油回路中设有截止阀;在所述排油油路和回油油路中均设置节流阀。优选地,在排油油路与回油油路之间设置溢流油路,在所述溢流油路中设置一溢流阀,用于在排油油路中的油压克服溢流阀中的弹簧压力时,使得排油油路中的油从溢流通道流回油箱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后部为固定液压动力装置的固定台,中部为两个稳定圆管, 前部为角钢型金属板,所述两个金属圆管和角钢型金属板组成三角稳定结构;所述长孔设于角钢型金属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推动装置具有一成后三角形的三根联杆,在所述三根联杆组成的后三角形的底角两端分别固定一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有与固定板垂直方向延伸的上推销和下推销。优选地,所述固定液压动力装置的固定台下方以及角钢型金属板的下发设置有车轮。优选地,所述固定液压动力装置的固定台的后端与至少一个定位金属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金属板的自由端与底面上的固定物相抵。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和推动装置均由铝合金制成。本技术中的验电手车工具以液压动力装置为动力,采用了液压千斤顶的技术,可以达到最大的推力,通过脚踩或手推液压动力装置中的泵油踏杆(即手柄)就可以实现原先需要几个人尽力推、尽力摇才能达到的动力效果,开启验电门的过程非常省力。而且在液压动力装置中的排油油路以及回油油路中各设置一节流阀,限制液压油的流量值,从而达到控制油路液压油的流速和流量的目的,防止在开启验电门的过程中后推力对液压缸造成冲击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拔系统的轴测图;图2是图1中的验电手车工具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验电手车工具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验电手车工具中的一种改进型液压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验电手车工具的另一种改进型液压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的验电手车工具中的固定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固定台部分的示意图;图8是已经安装上液压动力装置的固定台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的推动装置和液压动力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提供一种验电手车工具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验电手车工具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验电手车工具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验电手车工具包括液压动力装置1、固定架2和推动装置3。其中,液压动力装置1固定在固定架2 上,固定架2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高度不同的长孔231和232。推动装置3设于固定架2中,推动装置3前端两侧各设有高度不同的推销33和34(以下可以将上方的推销33称为上推销,将下方的推销34称为下推销)。推动装置3前端每侧的上推销33和下推销34分别从固定架2的内侧穿过固定架2前端同一侧的两个长孔231和232。 液压动力装置1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动装置3的后端固定连接,这样液压动力装置1可以通过其动力输出端驱动推动装置3前后移动,进而使得推动装置3上的上推销231和下推销 323在固定架2中的长孔231和232中前后移动。本技术中的验电手车工具以液压动力装置为动力,采用了液压千斤顶的技术,可以达到最大的推力,通过脚踩或手推液压动力装置1中的泵油踏杆就可以实现原先需要几个人尽力推、尽力摇才能达到的动力效果,在工作过程中,液压动力装置1给推动装置3提供动力,由推动装置3上的推销完成开门的动作,从而打开高压开关柜上的验电门。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中的验电手车工具中的各重要组成部分的详细结构。本技术为了使得传统的液压千斤顶技术能够更适用于验电手车工具的应用场合,还提出了两种改进型的液压动力装置,以下详细说明。图4是本技术的验电手车工具中的一种改进型液压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液压千斤顶技术是利用液压系统来产生助推力或提升重物的。它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原理的就是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压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压的压力比较大,这样才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因此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从而实现压力变换的目的。以下详细介绍图4中的液压动力装置的具体结构,该液压动力装置包括一油箱 85、泵缸82和液压缸811。在泵缸82的活塞上方设有手柄81。在油箱85和泵缸82之间设置了吸油油路86,在吸油油路86中设置了吸油单向阀84,该吸油单向阀84保证在吸油油路中液压油只能从油箱85向泵缸81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在泵缸82和液压缸811之间设置了排油油路89,在排油油路89中设有排油单向阀83,该排油单向阀83保证在排油油路中液压油只能从泵缸82向液压缸811流动,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验电手车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动力装置,固定架和推动装置,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固定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水平方向延伸的并且高度不同的长孔,所述推动装置设于固定架中,推动装置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推销,推动装置前端每侧的两个推销分别从固定架的内侧穿过固定架前端同一侧的两个长孔,所述液压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动装置的后端固定连接,以使动力输出端驱动推动装置的推销在固定架中的长孔中前后移动;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包括:油箱、泵缸和液压缸,在泵缸和油箱之间设置吸油油路,在该吸油油路中设有吸油单向阀,在泵缸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排油油路,在该排油油路中设有排油单向阀,在液压缸和油箱之间设置回油油路,在该回油回路中设有截止阀;在所述排油油路和回油油路中均设置节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验电手车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动力装置,固定架和推动装置,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固定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水平方向延伸的并且高度不同的长孔,所述推动装置设于固定架中,推动装置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推销,推动装置前端每侧的两个推销分别从固定架的内侧穿过固定架前端同一侧的两个长孔,所述液压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动装置的后端固定连接,以使动力输出端驱动推动装置的推销在固定架中的长孔中前后移动;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包括油箱、泵缸和液压缸,在泵缸和油箱之间设置吸油油路,在该吸油油路中设有吸油单向阀,在泵缸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排油油路,在该排油油路中设有排油单向阀,在液压缸和油箱之间设置回油油路,在该回油回路中设有截止阀;在所述排油油路和回油油路中均设置节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电手车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排油油路与回油油路之间设置溢流油路,在所述溢流油路中设置一溢流阀,用于在排油油路中的油压克服溢流阀中的弹簧压力时,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忠王鸣方云辉乌天明林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