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南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浓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066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浓度计,是以浓度壶测量浓度的方法为依据,在选矿过程中能准确的进行加药及浮选工作,能够准确测量矿浆浓度,有效解决了人工测量的滞后性与核辐射测量的核辐射危害性的问题;抗腐、防锈性能强,适用于现场恶劣环境。它是由:进料口,缓冲壶溢流口,缓冲壶,缓冲壶减压方孔,缓冲壶出口阀门,缓冲壶支架,溢流槽,出料口,导流管,负荷传感器,称重壶溢流口,称重壶,称重壶出口,负荷传感器支架,不锈钢箱体构成;广泛应用于矿浆浓度、污泥浓度、水煤浆浓度、药液浓度、纸浆浓度、石灰乳浓度等的在线测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浓度计,尤其是一种智能浓度计。 技术背景目前,选矿厂测量矿石浓度是依人工测量的,人工测量的滞后性不能准确的反应 矿石质量及浓度配比,在选矿过程中不能准确的进行加药及浮选,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鉴于这个原因,测量矿石浓度的仪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浓度计, 是以浓度壶测量浓度的方法为依据,在选矿过程中能准确的进行加药及浮选工作,能够准 确测量矿浆浓度,有效解决了人工测量的滞后性与核辐射测量的核辐射危害性的问题;抗 腐、防锈性能强,适用于现场恶劣环境。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浓度计,是由进料 口,缓冲壶溢流口,缓冲壶,缓冲壶减压方孔,缓冲壶出口阀门,缓冲壶支架,溢流槽,出料 口,导流管,负荷传感器,称重壶溢流口,称重壶,称重壶出口,负荷传感器支架,不锈钢箱体 构成;不锈钢箱体壁内一侧的上部设置进料口,不锈钢箱体壁内一侧的中部设置缓冲壶支 架,缓冲壶支架后端的不锈钢箱体内壁上设置溢流槽,缓冲壶支架上设置缓冲壶,缓冲壶上 端设置缓冲壶溢流口,缓冲壶溢流口与进料口对应,缓冲壶溢流口 一侧与溢流槽对应,缓冲 壶底部设置缓冲壶出口阀门,缓冲壶一侧预留缓冲壶减压方孔,缓冲壶减压方孔一侧斜向 设置导流管;不锈钢箱体壁内另一侧的中部设置负荷传感器支架,负荷传感器支架前端设 置负荷传感器,负荷传感器下端设置称重壶,称重壶上端设置称重壶溢流口,称重壶溢流口 与导流管下端对应,称重壶底部设置称重壶出口 ;不锈钢箱体底部设置出料口。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有矿浆流入时,由进料口管道流入至缓冲壶内部, 矿浆在缓冲壶缓冲后,由缓冲减压方孔经导流管进入称重壶,多余的矿浆由缓冲壶溢流口 经溢流槽流出,有缓冲壶出口阀门调节称重壶进浆量的大小。当矿浆进入称重壶后经称重 壶出口流出,使矿浆始终保持在溢流口液面,从而测量矿浆重量,并由负荷传感器将重量信 息传至计算机进行计算,并换算成浓度数据实时显示在计算机上并可查询各时段的矿浆浓 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设计中矿浆由缓冲壶缓冲后进入称重壶后,液面稳定, 矿浆均勻,能够准确测量矿浆浓度,采用称重法测量,系统测量精度高、测量数据真实无辐 射对人体无伤害,对环境无污染,有效解决了人工测量的滞后性与核辐射测量的危害性;仪 器采用智能芯片、全不锈钢结构、高稳定性,耐磨及防腐,耐用程度高,实用效果好;传感器 及计算控制系统为全隔离设计、具有高可靠性,可以现场、远程观察与检测矿浆的浓度变 化,有效的提高选矿的质量。广泛应用于矿浆浓度、污泥浓度、水煤浆浓度、药液浓度、纸浆 浓度、石灰乳浓度等的在线测量。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中进料口 1,缓冲壶溢流口 2,缓冲壶3,缓冲壶减压方孔4,缓冲壶出口阀门 5,缓冲壶支架6,溢流槽7,出料口 8,导流管9,负荷传感器10,称重壶溢流口 11,称重壶12, 称重壶出口 13,负荷传感器支架14,不锈钢箱体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不锈钢箱体15壁内一侧的上部设置进料口 1,不锈钢箱体15壁内一侧 的中部设置缓冲壶支架6,缓冲壶支架6后端的不锈钢箱体15内壁上设置溢流槽7,缓冲壶 支架6上设置缓冲壶3,缓冲壶3上端设置缓冲壶溢流口 2,缓冲壶溢流口 2与进料口 1对 应,缓冲壶溢流口 2 —侧与溢流槽7对应,缓冲壶3底部设置缓冲壶出口阀门5,缓冲壶3 — 侧预留缓冲壶减压方孔4,缓冲壶减压方孔4 一侧斜向设置导流管9 ;不锈钢箱体15壁内另 一侧的中部设置负荷传感器支架14,负荷传感器支架14前端设置负荷传感器10,负荷传感 器10下端设置称重壶12,称重壶12上端设置称重壶溢流口 11,称重壶溢流口 11与导流管 9下端对应,称重壶12底部设置称重壶出口 13 ;不锈钢箱体15底部设置出料口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浓度计,是由:进料口(1),缓冲壶溢流口(2),缓冲壶(3),缓冲壶减压方孔(4),缓冲壶出口阀门(5),缓冲壶支架(6),溢流槽(7),出料口(8),导流管(9),负荷传感器(10),称重壶溢流口(11),称重壶(12),称重壶出口(13),负荷传感器支架(14),不锈钢箱体(15)构成;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箱体(15)壁内一侧的上部设置进料口(1),  不锈钢箱体(15)壁内一侧的中部设置缓冲壶支架(6),缓冲壶支架(6)后端的不锈钢箱体(15)内壁上设置溢流槽(7),缓冲壶支架(6)上设置缓冲壶(3),缓冲壶(3)上端设置缓冲壶溢流口(2),缓冲壶溢流口(2)与进料口(1)对应,缓冲壶溢流口(2)一侧与溢流槽(7)对应,缓冲壶(3)底部设置缓冲壶出口阀门(5),缓冲壶(3)一侧预留缓冲壶减压方孔(4),缓冲壶减压方孔(4)一侧斜向设置导流管(9);不锈钢箱体(15)壁内另一侧的中部设置负荷传感器支架(14),负荷传感器支架(14)前端设置负荷传感器(10),负荷传感器(10)下端设置称重壶(12),称重壶(12)上端设置称重壶溢流口(11),称重壶溢流口(11)与导流管(9)下端对应,称重壶(12)底部设置称重壶出口(13);不锈钢箱体(15)底部设置出料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浓度计,是由进料口(1),缓冲壶溢流口(2),缓冲壶(3),缓冲壶减压方孔 (4),缓冲壶出口阀门(5),缓冲壶支架(6),溢流槽(7),出料口⑶,导流管(9),负荷传感器 (10),称重壶溢流口(11),称重壶(12),称重壶出口(13),负荷传感器支架(14),不锈钢箱 体(15)构成;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箱体(15)壁内一侧的上部设置进料口(1),不锈钢箱 体(15)壁内一侧的中部设置缓冲壶支架(6),缓冲壶支架(6)后端的不锈钢箱体(15)内壁 上设置溢流槽(7),缓冲壶支架(6)上设置缓冲壶(3),缓冲壶(3)上端设置缓冲壶溢流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南
申请(专利权)人:吴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