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6698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它是涉及数字微波通信领域中的一种传输装置,包括I/Q调制器、发功率控制电路、发跳频综合器、晶振、收跳频综合器、抑镜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中频滤波器组、检波电路、电源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电路集成在一块印制板上,它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工作频段宽、可用波道多、功能全面、器件选型容易、调试难度低,使用简单,通用性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UHF频段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领域中的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特 别适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作为高频通信设备所用。
技术介绍
目前,短波通信电离层的影响存在通信死区,VHF电台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30km, 而卫星通信由于其成本昂贵无法大量使用。国内外通信领域以WPPL为主的低成本、轻便 型、灵活多样使用功能的通信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因此,开发小型化,轻型化、低成 本轻便型设备来解决中短距离无线信息传输,是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通信难题。现有收发信机中,各个单元之间的电路等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用电缆连接,这样 使得收发信机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可靠性低。随着对通信系统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对 高质量、高集成的、模块化的、小型化的收发信机设备需求已十分迫切,这就需要将组成各 中电路集成在一起,满足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同时使用简单。研制UHF无线通信设备,关键在于实现收发信机的集成化、轻型化、多功能、抗干 扰等关键技术,解决中短内的视距、阻挡和超视距通信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 种采用宽频带、跳频等技术,研制适用于UHF频段的,具有定频大容量视距传输能力和低速 跳频视距传输能力为一体,具备适用于多种速率传输的小型化收发信机。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工作在UHF频段,相比传统的微波和散 射频段,电波绕射能力较强,能够以较小的设备成本,满足远距离超视距通信的设备能力。 此外,UHF频段用于跨山越障通信时,容易获得较强的山峰电波绕射能力。设备采用特殊的 抗衰落、抗多径措施,能够确保在超视距传输变参信道下信息的可靠传输。相比HF/VHF频 段,UHF频段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具有优越的电波传输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包括I/Q调制器、发功率控制电路、发 跳频综合器、晶振、第一功分器、收跳频综合器、抑镜混频器、中频放大器、第二功分器、第一 开关、第二开关、第一中频滤波器、第二中频滤波器、第三中频滤波器、第三开关、第四开关、 检波电路、电源和监控,其特征在于I/Q调制器的输入端口 1外接基带输入信号,I/Q调制 器的输出端口 3与发功率控制电路的端口 1连接,发功率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口 2输出射频 信号;晶振的输出端口 1与第一功分器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一功分器的输出端口 1与收跳 频综合器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一功分器的输出端口 3与发跳频综合器的输入端口 1相连; 发跳频综合器的输出端口 2与I/Q调制器的输入端口 2相连;抑镜混频器的输入端口 1外 接射频信号,抑镜混频器的输入端口 2与收跳频综合器的输出端口 1相连,抑镜混频器的输 出端口 3与中频放大器的输入端口 2相连;中频放大器的输出端口 1与第二功分器的端口2相连;第二功分器的输出端口 1与检波电路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二功分器的端口 3与第 一开关的端口 2相连;第一开关的输出端口 1与第一中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一开 关的输出端口 3与第二开关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口 1与第二中频滤波器 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口 3与第三中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一中频 滤波器的输出端口 1与第四开关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二中频滤波器的输出端口 1与第三 开关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三中频滤波器的输出端口 1与第三开关的输入端口 3相连;第 三开关的输出端口 1与第四开关的输入端口 3相连;第四开关的输出端口 1输出中频信号; 检波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口 1与监控相连;电源输出电压V端分别与各部件相应的输入电压 端相连,监控输出控制信号C端分别与各部件相应的输入信号C端相连;I/Q调制器将输入的基带信号直接调制到传输所需的射频频率,送入发功率控制 电路,由发功率控制电路将射频信号的幅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输出;抑镜混频器将来自 低噪放的射频信号进行变频,输出中频信号,然后进行中频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功分 器,一路送入检波器,另一路经过中频滤波后输出。收跳频综合器与发跳频综合器共用一个晶振产生的时钟。所述抑镜混频器既可以是无源的,也可以是有源的。所述I/Q调制器、发功率控制电路、发跳频综合器、晶振、第一功分器、收跳频综合 器、抑镜混频器、中频放大器、第二功分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中频滤波器、第二中频滤 波器、第三中频滤波器、第三开关、第四开关、检波电路、电源和监控集成在一块印制板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本技术将所有电路组成的收发信机集成在一块印制板上,实现了收发信机 的集成化、模块化、小型化。2、本技术工作频率宽,波道步进小,从而提供了更多的可用波道。3、本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所有电路组成的收发信机集成在一块印制板上。4、本技术采用跳频设计,所述收发信机支持在641ApS速率工作时具备跳频 功能。5、本技术采用遇干扰改频设计,所述收发信机在通信过程中自动避开存在干 扰的频点,并以适当的发射功率,达到在无干扰信道上保持优质通信的目的。6、本技术各电路部件之间通过微带线连接传输,取消了连接电缆的应用,降 低了传输损耗和成本。7、本技术功能比较全。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快速跳频、发功率可 调、可检测接受功率大小等功能。8、本技术收中频的频率是可以调节的,印制板不需要更换,只需更换部分器 件,以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通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原理框图。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包括 I/Q调制器1、发功率控制电路2、发跳频综合器3、晶振4、第一功分器5、收跳频综合器6、抑 镜混频器7、中频放大器8、第二功分器9、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11、第一中频滤波器12、第 二中频滤波器13、第三中频滤波器14、第三开关15、第四开关16、检波电路17、电源18和监 控19,各部件按图1进行连接。晶振4为发跳频综合器3、收跳频综合器6提供参考;发跳频综合器3为I/Q调制 器1提供上变频需要的点频本振及跳频本振;I/Q调制器1对基带信号进行正交调制,直接 将基带信号搬移到射频频率;发功率控制电路2用来控制输出电平;收频率综合器6为抑 镜混频器7提供下变频需要的点频本振及跳频本振;抑镜混频器7对来自低噪放的射频信 号进行抑镜下变频,输出中频信号;中频放大器8对抑镜混频器7输出的中频信号进行放 大;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1根据需要为中频信号切换不同的中频滤波器;第一至第三 中频滤波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以适应系统变速率和跳频工作;检波17用来检测接收信 号强度并上报监控19。工作原理I/Q调制器将输入的基带信号直接调制到传输所需的射频频率,送入 发功率控制电路,由发功率控制电路将射频信号的幅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输出;抑镜混 频器将来自低噪放的射频信号进行变频,输出中频信号,然后进行中频放大,放大后的信 号,经过功分器,一路送入检波器,另一路经过中频滤波后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包括:I/Q调制器(1)、发功率控制电路(2)、发跳频综合器(3)、晶振(4)、第一功分器(5)、收跳频综合器(6)、抑镜混频器(7)、中频放大器(8)、第二功分器(9)、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11)、第一中频滤波器(12)、第二中频滤波器(13)、第三中频滤波器(14)、第三开关(15)、第四开关(16)、检波电路(17)、电源(18)和监控(19),其特征在于:I/Q调制器(1)的输入端口1外接基带输入信号,I/Q调制器(1)的输出端口3与发功率控制电路(2)的端口1连接,发功率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口2输出射频信号;晶振(4)的输出端口1与第一功分器(5)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一功分器(5)的输出端口1与收跳频综合器(6)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一功分器(5)的输出端口3与发跳频综合器(3)的输入端口1相连;发跳频综合器(3)的输出端口2与I/Q调制器(1)的输入端口2相连;抑镜混频器(7)的输入端口1外接射频信号,抑镜混频器(7)的输入端口2与收跳频综合器(6)的输出端口1相连,抑镜混频器(7)的输出端口3与中频放大器(8)的输入端口2相连;中频放大器(8)的输出端口1与第二功分器(9)的端口2相连;第二功分器(9)的输出端口1与检波电路(17)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二功分器(9)的端口3与第一开关(10)的端口2相连;第一开关(10)的输出端口1与第一中频滤波器(12)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一开关(10)的输出端口3与第二开关(11)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二开关(11)的输出端口1与第二中频滤波器(13)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二开关(11)的输出端口3与第三中频滤波器(14)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一中频滤波器(12)的输出端口1与第四开关(16)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二中频滤波器(13)的输出端口1与第三开关(15)的输入端口2相连;第三中频滤波器(14)的输出端口1与第三开关(15)的输入端口3相连;第三开关(15)的输出端口1与第四开关(16)的输入端口3相连;第四开关(16)的输出端口1输出中频信号;检波电路(17)的输入输出端口1与监控(19)相连;电源(18)输出电压V端分别与各部件相应的输入电压端相连,监控(19)输出控制信号C端分别与各部件相应的输入信号C端相连;I/Q调制器将输入的基带信号直接调制到传输所需的射频频率,送入发功率控制电路,由发功率控制电路将射频信号的幅度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输出;抑镜混频器将来自低噪放的射频信号进行变频,输出中频信号,然后进行中频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功分器,一路送入检波器,另一路经过中频滤波后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UHF频段小型化宽带多功能跳频收发信机,包括I/Q调制器(1)、发功率控制电路 (2)、发跳频综合器(3)、晶振(4)、第一功分器(5)、收跳频综合器(6)、抑镜混频器(7)、中 频放大器(8)、第二功分器(9)、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11)、第一中频滤波器(12)、第二 中频滤波器(13)、第三中频滤波器(14)、第三开关(15)、第四开关(16)、检波电路(17)、电 源(18)和监控(19),其特征在于I/Q调制器(1)的输入端口 1外接基带输入信号,I/Q调 制器(1)的输出端口 3与发功率控制电路(2)的端口 1连接,发功率控制电路O)的输出 端口 2输出射频信号;晶振的输出端口 1与第一功分器(5)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一 功分器(5)的输出端口 1与收跳频综合器(6)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一功分器(5)的输出 端口 3与发跳频综合器(3)的输入端口 1相连;发跳频综合器(3)的输出端口 2与I/Q调 制器(1)的输入端口 2相连;抑镜混频器(7)的输入端口 1外接射频信号,抑镜混频器(7) 的输入端口 2与收跳频综合器(6)的输出端口 1相连,抑镜混频器(7)的输出端口 3与中 频放大器(8)的输入端口 2相连;中频放大器(8)的输出端口 1与第二功分器(9)的端口 2相连;第二功分器(9)的输出端口 1与检波电路(17)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二功分器(9) 的端口 3与第一开关(10)的端口 2相连;第一开关(10)的输出端口 1与第一中频滤波器 (12)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一开关(10)的输出端口 3与第二开关(11)的输入端口 2相连; 第二开关(11)的输出端口 1与第二中频滤波器(13)的输入端口 2相连,第二开关(11)的 输出端口 3与第三中频滤波器(14)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栋陈荩杨作成田丽君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