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665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有供立管穿过的连接间隙,该新型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间隙附近并用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锁固在立管上的锁固机构,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两端还分别形成供与两侧横支撑管枢接的枢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生产时则只需配置一套模具,而在人们使用或者厂家配套时亦会分别具有使用方便和配套方便的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布衣柜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连接件,其能起到减少组 件类型以及适应性更强的功效。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简易组合衣柜,一般包括橱架以及能拆装套合在橱架外部的柜布,该橱架 又进一步包括多组形状不同的杆件,该不同杆件之间通过锁装器具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而 连接在一起。人们在购买这种衣柜后,一般按照说明书上提供的安装图以及安装方法而进 行组配,该组合衣柜一经装配完成则被定型;当人们需搬动或外出携带时,则需先将其拆 卸,然后在需要使用的位置重新组配。由此,传统的简易组合衣柜一般具有可移动性差、操 作麻烦和浪费时间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人们研究开发出来可折合式组合衣柜,如图1所示,该可折合式组 合衣柜亦包括橱架以及能拆装套合在橱架外部的柜布,该橱架具有平行设置的至少两组立 管300和位于两组立管300之间的横支撑管200,该横支撑管200又具有可相互转动的至少 两段;通过该横支撑管200各段之间的转动以及横支撑管200相对于立管300的转动而实 现衣柜在水平面方向上的折合。但是,当整个简易组合衣柜体积较大或应用户需要而设置为多层时,该横支撑管 200通常需被上下分隔设置为三层或者三层以上,由此则会造成最上层和最下层横支撑管 200与立管300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另外,位于最上层和最下层的横支撑管200与立管 300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均有别于位于中间层的横支撑管200与立管300之间的连接结构,从 而使得在生产制造时必须开设多套模具,同时消费者在使用时,亦需要额外区分不同组件 而造成组装上繁琐,另外,商家在配置备用件时,亦会因为通用性不强的原因而造成不好配 置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布衣柜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用于连接不同段的横支撑管以及 横支撑管与立管,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连接结构不同而造成的组装繁琐以及备用件不好 配置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连接件,其中,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和第二 基板之间形成有供立管穿过的连接间隙,该新型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间隙附近并用于 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锁固在立管上的锁固机构,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两端还分别形 成供与两侧横支撑管枢接的枢接部。进一步,该枢接部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枢接孔和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第 二枢接孔,该第一枢接孔和第二枢接孔呈相对设置。3进一步,该锁固机构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锁固孔、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 第二锁固孔以及可依次穿过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的锁固螺钉,该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 固孔相对设置。进一步,该新型布衣柜连接件还包括插接件,该插接件一端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 板的枢接部枢接,另一端则形成有供与横支撑管插配的插接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新型布衣柜连接件,其通过第一基板和 第二基板两端形成的枢接部而实现与横支撑管之间的转动相连;同时由于连接间隙的形 成,该立管可以直接穿入连接间隙并经由锁固机构锁紧而实现与立管之间的固定相连。本 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形成连接间隙并结合锁固机构的方式实现与立管的固定相 连,由此,本技术涉及的新型连接件可以适用于横支撑管的所有层,从而具有普遍适用 性,由此在生产时则只需配置一套模具,而在人们使用或者厂家配套时亦会分别具有使用 方便和配套方便的功效;二、由于本技术通过锁固机构将立管锁固,由此不论立管截面为圆形、方形、 椭圆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其均能实现与立管之间的稳固相连,只要确保连接通道能让 立管穿过即可,由此具有适用性广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组合衣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连接件具有插接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连接件具有插接件时与横支撑管和立管相连接 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连接件应用在整个橱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新型连接件 100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 2连接间隙3锁固机构 4第一锁固孔41第二锁固孔 42枢接部5第一枢接孔 51第二枢接孔52插接件 6插接部61横支撑管 200立管3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与
技术介绍
中同样的技术特征采用同样的 标号。如图2所示,其示出的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新型连接件100,其包括相对设置 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该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形成有连接间隙3,该连接间隙3用于供立管300穿过,该新型连接件100还包括锁固机构4,该锁固机构4设置在连接 间隙3附近,并用于将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锁固在立管300上,该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 板2的两端还分别形成枢接部5,通过该枢接部5能使得整个连接件与两侧横支撑管200之 间实现枢接。这样,本技术通过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两端形成的枢接部5而实现与横 支撑管200之间的转动相连;同时由于连接间隙3的形成,该立管300可以直接穿入连接间 隙3并经由锁固机构4锁紧而实现与立管300之间的固定相连。由此,本技术通过形成 连接间隙3并结合锁固机构4的方式实现与立管300的固定相连,由此,本技术涉及的 新型连接件100可以适用于横支撑管200的所有层,从而具有普遍适用性,由此在生产时则 只需配置一套模具,而在人们使用或者厂家配套时亦会分别具有使用方便和配套方便的功 效;同时由于本技术通过锁固机构4将立管300锁固,由此不论立管300截面为圆形、 方形、椭圆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其均能实现与立管300之间的稳固相连,只要确保连接 通道能让立管300穿过即可,由此具有适用性广的功效。作为本技术中枢接部5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枢接部5包括第一枢接孔51 和第二枢接孔52,该第一枢接孔51形成在第一基板1上,该第二枢接孔52形成在第二基 板2上,该第一枢接孔51和第二枢接孔52呈相对设置。由此该横支撑管200只需通过第 一枢接孔51和第二枢接孔52即可实现与本技术连接件100可转动相连。作为该本技术中锁固机构4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锁固机构4包括第一锁 固孔41、第二锁固孔42和锁固件(图中未示出),该第一锁固孔41形成在第一基板1上, 该第二锁固孔42形成在第二基板2上,该第一锁固孔41和第二锁固孔42相对设置,该锁 固件可依次穿过第一锁固孔41和第二锁固孔42,该锁固件优选为锁固螺钉,通过锁固件与 第一锁固孔41和第二锁固孔42的配合,即能实现将本技术涉及的新型连接件100与 立管300之间的连接。优选的,请参照图3至图5所示,该新型连接件100还包括插接件6,该插接件6 — 端与第一基板1或第二基板2的枢接部5枢接,另一端则形成有供与横支撑管200插配的 插接部61。由此,通过该插接部61与横支撑管200之间的插接,能大大方便本技术涉 及新型布衣柜连接件与横支撑管200之间的连接。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 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有供立管穿过的连接间隙,该新型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间隙附近并用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锁固在立管上的锁固机构,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两端还分别形成供与两侧横支撑管枢接的枢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和 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有供立管穿过的连接间隙,该新型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间隙附近并 用于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锁固在立管上的锁固机构,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两端还分 别形成供与两侧横支撑管枢接的枢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 上的第一枢接孔和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枢接孔,该第一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市红苹果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