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华夫专利>正文

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029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根据食用吊瓜具有很强的根出芽特点,在初春设立搭棚,将精选的优质高产抗性种根消毒后隔离种植,温度保持10-40℃,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在畦面上铺地膜并打株距孔,根芽苗7-10cm时将根芽苗种植孔中,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25-35天后生根。本发明专利技术芽苗由雌性种根的营养体组成,可确保产品的优质、高产、抗性等优良性状不变异,具有操作简单,繁殖率高、成本低、抗菌性能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繁殖技术,特别是一种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
技术介绍
吊瓜又名栝楼,属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具有药用和食用之 分。药用吊瓜有健胃、润肺、化痰、润滑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肺痰咳血、 胸闷、便秘等。食用吊瓜的瓜籽有消炎、抗癌的功效,对肺癌、胃癌、胰岛素 乳腺癌疗效显著,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微量元素及生物碱、黄酮类等 元素,长期食用有益健康。食用吊瓜一直沿用种子繁殖,由于吊瓜遗传性的缘故,有性生殖的实生苗 后代会出现复杂的分离现象,变异类型多,品质差异大,抗菌性差,产量不稳。用种子繁殖的后代中只有40%左右的雌性,60%是雄性,导致雌性比例失调, 繁殖率下降。也有的用2-3年生块根切段繁殖,由于受到块根数量的限制,繁 殖效率低,且费工时。专利号为20061016147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吊瓜 组培育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春夏之交取吊瓜块根上萌发的芽或 藤状茎为外植体,;2、剪取芽或藤状茎,去除藤状茎上的叶子及巻须,切成一 叶茎段,待接种;3、将步骤2得芽或茎段接种在装有培养基I的培养瓶I内, 每瓶接种一个芽或一个茎段;4、将步骤3得带叶茎蔓又剪成一叶茎段,接种 在装有培养基n的培养瓶II内,每瓶插单茎段4-6个,5、将步骤4得带叶茎蔓剪成一叶茎段,接种在装有培养基iii的培养瓶m内,每瓶插io个茎段,培养20-30天,即可生根。此专利技术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数高,但是操作繁琐,培养液调制较难掌握,技术推广受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简单,繁殖率高、成本低、抗菌性能好的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 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整地搭棚初春季节,整地作畦,畦面宽1-1. 2m,沟宽0. 3-0. 5m, 在畦面挖13-16cm深土坑,基上铺10-13cm的木屑粪糖,其上铺 有干草灰,再铺一层4-6cm厚的细土,踏实,畦面消毒后及时搭2) 苗床土配制选择无病虫源的土 30-40%,细沙30-35%,腐熟农家 肥30-40%,混匀后用0. 8-1. 2%高锰酸钾和85-90%敌源虫晶体液喷 洒床土, 土址湿度75-83%,用塑料膜密封8-12天后揭膜待用;3) 选择种根、归埔催芽选择无病毒携带无病菌侵染的杂交一代新 品种的种根并进行消毒后,将其按14-16cm的间距依次排列在苗 床内,将已经配制好的苗床土倒入种根间,并高出种根生长点 3-5cm,用手稍压,再在畦上搭建小拱棚保暖保湿,温度保持10-40 °C,相对湿度早期85%以上,中期7-10%,按时透光,进行催芽, 芽长7-10cm时将芽从种根脱离,并消毒待用;4) 苗床管理根芽苗种植前先在畦面上铺上地膜,并在地膜上6-8cm 的株距进行打孔,将蘸过生根粉的根芽苗种在孔内,然后用沙土 将地膜孔盖上,并及时搭建小拱棚保暖保湿,用遮阳网遮阳,温度保持20-30。C,相对湿度90%以上,使膜内呈雾状,25-35天生 根,后每隔一星期喷洒杀菌剂和叶面肥1-2次,并追施生根粉。 作为优选,所述畦面和根芽使用500-700倍高锰酸钾消毒。 作为优选,所述苗床管理中种在地膜孔中的根芽的深度以苗根露在地膜 以上为佳。本专利技术根据食用吊瓜具有很强的根出芽特点,在初春设立搭棚,将精选的 优质高产抗性种根消毒后隔离种植,温度保持10-4(TC,相对湿度85%以上, 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在畦面上铺地膜并打株距孔,根芽苗7-10cm时将根芽苗 种植孔中,温度20-3CTC,相对湿度90%以上,25-35天后生根。本专利技术芽苗 由雌性种根的营养体组成,可确保产品的优质、高产、抗性等优良性状不变异, 具有操作简单,繁殖率高、成本低、抗菌性能好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歩骤1) 整地搭棚根据食用吊瓜具有很强的根出芽特点,初春季节,选择 避风向阳,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不易过高,土质肥沃松疏且没有种 过吊瓜的地块,整地作畦,畦面宽1. lm,沟宽0. 4m,在畦面挖15cm 深土坑,基上铺12cm的木屑粪糖,其上铺有干草灰,再铺一层5cm 厚的细土,踏实,畦面用600倍高锰酸钾消毒后及时搭棚;2) 苗床土配制选择无病虫源的土、细沙、腐熟农家肥各三分之一, 混匀后用1%高锰酸钾和90%敌源虫晶体液喷洒床土, 土址湿度80%,用塑料膜密封10天后揭膜待用;3) 选择种根、归埔催芽选择无病毒携带无病菌侵染的杂交一代新品种的种根并进行消毒后,将其按15cm的间距依次排列在浇足底水的苗床内,苗床四周竖立挡板,将已经配制好的苗床土倒入种根间,并高出种根生长点4cm,用手稍压,再在畦上搭建小拱棚保暖保湿, 初期温度保持3(TC,相对湿度早期85%以上,中期为生长期相对湿 度8%,按时透光,进行催芽,芽长7-10cm时将芽从种根脱离,并用 550倍高锰酸钾消毒待用;4) 苗床管理根芽苗种植前先在畦面上铺上地膜,并在地膜上7cm的 株距进行打孔,将蘸过生根粉的根芽苗种在孔内,深度以苗根露在地膜以上为佳,种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注意避光,然后用沙土将地膜孔盖上,并 及时搭建小拱棚保暖保湿,用遮阳网遮阳,种后根芽苗要保持新鲜状态,温度 保持25C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使膜内呈雾状,30天生根,后每隔一星 期喷洒杀菌剂和叶面肥1-2次,并追施生根粉,并及时在地膜上铺2cm厚的细 土, 一直杂草的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整地搭棚:初春季节,整地作畦,畦面宽1-1.2m,沟宽0.3-0.5m,在畦面挖13-16cm深土坑,基上铺10-13cm的木屑粪糖,其上铺有干草灰,再铺一层4-6cm厚的细土,踏实,畦面消毒后及时搭棚;    2)苗床土配制:选择无病虫源的土30-40%,细沙30-35%,腐熟农家肥30-40%,混匀后用0.8-1.2%高锰酸钾和85-90%敌源虫晶体液喷洒床土,土址湿度75-83%,用塑料膜密封8-12天后揭膜待用;    3)选择种根、归埔催芽:选择无病毒携带无病菌侵染的杂交一代新品种的种根并进行消毒后,将其按14-16cm的间距依次排列在苗床内,将已经配制好的苗床土倒入种根间,并高出种根生长点3-5cm,用手稍压,再在畦上搭建小拱棚保暖保湿,温度保持10-40℃,相对湿度早期85%以上,中期7-10%,按时透光,进行催芽,芽长7-10cm时将芽从种根脱离,并消毒待用;    4)苗床管理:根芽苗种植前先在畦面上铺上地膜,并在地膜上6-8cm的株距进行打孔,将蘸过生根粉的根芽苗种在孔内,然后用沙土将地膜孔盖上,并及时搭建小拱棚保暖保湿,用遮阳网遮阳,温度保持20-30℃,相对湿度90%以上,使膜内呈雾状,25-35天生根,后每隔一星期喷洒杀菌剂和叶面肥1-2次,并追施生根粉。...

【技术特征摘要】
1. 食用吊瓜根芽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整地搭棚初春季节,整地作畦,畦面宽1-1.2m,沟宽0.3-0.5m,在畦面挖13-16cm深土坑,基上铺10-13cm的木屑粪糖,其上铺有干草灰,再铺一层4-6cm厚的细土,踏实,畦面消毒后及时搭棚;2)苗床土配制选择无病虫源的土30-40%,细沙30-35%,腐熟农家肥30-40%,混匀后用0.8-1.2%高锰酸钾和85-90%敌源虫晶体液喷洒床土,土址湿度75-83%,用塑料膜密封8-12天后揭膜待用;3)选择种根、归埔催芽选择无病毒携带无病菌侵染的杂交一代新品种的种根并进行消毒后,将其按14-16cm的间距依次排列在苗床内,将已经配制好的苗床土倒入种根间,并高出种根生长点3-5cm,用手稍压,再在畦上搭建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夫
申请(专利权)人:陈华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