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伟骏专利>正文

电动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739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陀螺,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运动性强的电动陀螺。该电动陀螺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所述电源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外壳上并与所述马达(2)电连接,所述飞轮(3)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通过所述电源装置(1)供电后,即可由所述马达(2)带动所述飞轮(3)转动,不需要再反复提供外力,陀螺能长时间自行转动,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运动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陀螺领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陀螺
技术介绍
传统陀螺为一个圆锥体,通过线或绳子来抽动其转动,陀螺按材质分有木陀螺、铁 陀螺、橡胶、塑料等材质,形状也不再局限于纯粹圆锥体,通常在圆锥体上面加上各种时尚 花样变得更加美观,品种也更齐全,有音乐的、闪光的、悬浮的,应有尽有,音乐陀螺可以发 出美妙的乐音来,闪光陀螺可以发出五彩的光亮,在夜间旋转最赏心悦目,深受小孩子喜 爱,磁浮陀螺不需要接触到地面即可旋转,经过现代科技改良的陀螺已经开发出各种千奇 百怪的式样,但这类的陀螺均需要外力给其施加力的作用后,让其在断时间内自由转动,当 失去外力的作用后,陀螺回自行停止,需要反复的给它施加外力让其转动,使用不方便而且 运动性能差,尤其是在陀螺比赛时,这就给参赛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 本低、使用方便且运动性强的电动陀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电源装置、马达、飞轮,所述电 源装置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外壳上并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转动轴 上。所述电动陀螺还包括稳定所述马达的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为定风翼,所述定风翼设置在所述马达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电源装 置设置在所述马达外壳的顶部。所述稳定装置为风扇,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马达外壳的顶部,所述风扇设置 在所述马达电源装置上。所述稳定装置为风扇,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马达外壳的侧壁上,所述风扇设 置在所述马达的外壳上位于所述电源装置相对的位置,所述风扇的风向与所述马达转动的 方向相反。所述电动陀螺还包括方向控制装置,所述方向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外壳 上。所述方向控制装置为摆动杆或偏心体。所述电动陀螺还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所述马达线 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套有旋转脚,所述旋转脚的底部呈锥形或圆形。所述电动陀螺还包括自扶正装置,所述自扶正装置为一个从上到下依次缩小的呈 圆弧球面的壳体,所述旋转脚的底部穿过所述壳体且与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电源装置、马达、飞轮,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外壳上并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转动轴 上,通过所述电源装置供电后,即可由所述马达带动所述飞轮转动,不需要再反复提供外 力,陀螺能长时间自行转动,所以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运动性强。由于本技术还包括稳定装置,通过所述稳定装置来稳定所述马达,从而提高 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效果,所以本技术转动速度快。由于本技术还包括方向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方向控制装置能控制所述电动陀 螺的运动方向,保证其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在与其他物体碰撞后绕该物体转动,所以本实 用新型方向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所述电源装置1为电池或者 外接电源或者是太阳能,所述电源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外壳上并与所述马达2电连 接,所述飞轮3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所述转动轴4的端部呈圆形或锥形,以方 便旋转,通过所述电源装置1供电后,即可由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带动所述飞轮3旋转。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稳定装置、旋转脚9、开关装 置10,所述电源装置1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或者是太阳能,所述开关装置10为手动开关或者 是信号感应开关或射频感应开关,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顶部,所述开关装置 10设置在所述电源装置1的顶部,所述开关装置10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1和所述马达2电 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稳定装置为定风翼5,所述定风翼5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侧壁上,所述 定风翼5为至少一块横向面积比较大的板体,所述飞轮3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 所述转动轴4穿过所述飞轮3的中心部位,所述旋转脚9套在所述转动轴4上,所述旋转脚 9的底部呈圆形或锥形,以方便所述转动轴4带动所述旋转脚9的转动,所述飞轮3设有凹 槽,所述飞轮3位于凹槽处呈镂空的扇叶型,当所述飞轮3转动时,所述飞轮3上呈镂空的 扇叶型处会产生上升的气流,能使所述定风翼5稳定所述马达2,从而提高所述转动轴4的 转动效果。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设有自 扶正装置,所述自扶正装置为一个从上到下依次缩小的呈圆弧球面的壳体11,所述旋转脚9的底部穿过所述壳体11并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若陀螺在倾斜时,所述壳体11触碰到 设置陀螺的底部平面后会慢慢的自动扶正,保证所述陀螺平稳运转。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旋转脚9、稳定装置、开关装 置10,所述电源装置1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或者是太阳能,所述开关装置10为手动开关或者 是信号感应开关或射频感应开关,所述开关装置10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外壳的顶部, 所述飞轮3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所述转动轴4穿过所述飞轮3的中心部位,所 述旋转脚9套在所述转动轴4上,所述旋转脚9的底部呈圆形或锥形,以方便所述转动轴4 带动所述旋转脚9的转动,所述飞轮3设有凹槽,所述飞轮3位于凹槽处呈镂空的扇叶型, 所述稳定装置为风扇6,所述风扇6固定设置在所述马达2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电源装置1 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外壳上且位于所述风扇6的对面,所述开关装置10分别与所述风扇6、 所述电源装置1和所述马达2电连接形成回路,所述风扇6的风向与所述转动轴4转动的 方向相反。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旋转脚9、稳定装置、开关装 置10,所述电源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顶部,所述开关装置10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侧 壁上,所述电源装置1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或者是太阳能,所述开关装置10为手动开关或者 是信号感应开关或射频感应开关,所述稳定装置为风扇6,所述风扇6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源 装置1上,所述飞轮3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所述转动轴4穿过所述飞轮3的 中心部位,所述飞轮3设有凹槽,所述飞轮3位于凹槽处呈镂空的扇叶型,所述旋转脚9套 在所述转动轴4上,所述旋转脚9的底部呈圆形或锥形,以方便所述转动轴4带动所述旋转 脚9的转动,所述风扇6的风向与所述转动轴4转动的方向相反。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旋转脚9、开关装置10、方向 控制装置,所述电源装置1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或者是太阳能,所述开关装置10为手动开关 或者是信号感应开关或射频感应开关,所述电源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侧壁上,所述开 关装置10设置在所述电源装置1的顶部,所述飞轮3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所 述转动轴4穿过所述飞轮3的中心部位,所述飞轮3设有凹槽,所述飞轮3位于凹槽处呈镂 空的扇叶型,所述旋转脚9套在所述转动轴4上,所述旋转脚9的底部呈圆形或锥形,以方 便所述转动轴4带动所述旋转脚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陀螺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所述电源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外壳上并与所述马达(2)电连接,所述飞轮(3)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陀螺包括电源装置(1)、马达(2)、飞轮(3),所 述电源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的外壳上并与所述马达(2)电连接,所述飞轮(3)设置 在所述马达(2)的转动轴(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陀螺还包括稳定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为定风翼(5),所述定 风翼(5)设置在所述马达(2)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电源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外壳的 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为风扇(6),所述电源 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 )外壳的顶部,所述风扇(6 )设置在所述电源装置(1)上,所述 风扇(6)的风向与所述马达(2)转动的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为风扇(6),所述电源 装置(1)设置在所述马达(2)外壳的侧壁上,所述风扇(6)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骏
申请(专利权)人:潘伟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