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498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属于生活用品类,其主要包括有一外框体及一与该外框体结合的灯具,该灯具设有至少一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LED基板,并该LED基板上表面贴附有复数个LED发光组件,由上述组成,达到高反射亮度、集光效果好,降低眩光问题,易将现有荧光灯做替换、并且具节能、低成本、增加光效、减低LED光源晶粒用量的进步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尤指一种具有 高反射亮度、集光效果好,降低眩光问题,易将现有荧光灯做替换、并且具节能、低成本、增 加光效、减低LED光源晶粒用量的LED灯具的反射结构。
技术介绍
许多办公室装设了大量的灯源,以最普遍来说最常安装为一般卤素日光灯,且同 时搭配具有光源反射的外框架,使其室内照明亮度大增,而上述的卤素日光灯长时间使用 后皆会出现光衰问题,且一般卤素日光灯的寿命皆不长,对于必须使用大量卤素日光灯的 办公室来说,更换成本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因此为改善上述卤素日光灯的多项缺失,开始 由发光二极管LED取代现有的商素日光灯,以发光二极管LED来说,其具有寿命长、亮度高、 省电等优势。以目前市面上的LED灯具来说,大多为平面式灯具,LED光源排列于平面的电路板 上而电路板后面的灯具亦为平面无反射材质,此结构会产生散光,亮度不集中等问题,浪费 能源。另外一种以灯盘形式来说,常无法有效集中聚光,光源常常由侧边散出,且无防眩 光的挡板,因此常产生眩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具的反射结构,解决目前市面上的 LED灯具,易产生散光、眩光,亮度不集中、浪费能源的问题。本技术主要包括有一外框体及一与该外框体结合的灯具,该灯具设定有至 少一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以直接贴附或螺纹锁固方式设置于该弧形凹槽 内的LED基板,并该LED基板上表面贴附(SMT)有复数个LED发光组件;另外于该弧形凹槽 内的预定位置处分别设有复数个光源隔板并于侧壁设有复数个供该光源隔板插置的固定 孔,并且该灯具于该弧形凹槽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一用于均勻光源及降低眩光的均光板。其中该灯具于两侧处分别进一步设有复数固持孔;其中该弧形凹槽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连续面,该连续面上设有复数个卡固孔,卡固 孔供一固定弹片所卡持固定;其中该弧形凹槽底部设有一槽道,该槽道内收容有至少一用于驱动该LED发光组 件工作的供电组件,并该弧形凹槽与该槽道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嵌固孔;其中该槽道内更进一步收容至少一具有LED发光组件的LED基板,并该LED发光 组件穿设该嵌固孔;其中该LED基板与该弧形凹槽之间更进一步设有绝缘胶;其中该LED发光组件上更进一步设有封胶。当灯具进行工作时,通过该弧形凹槽的设计,使光源具有集中的效果,并且,当该发光组件启动散发光源时,其光源通过该弧形凹槽的侧壁进行集光反射,且通过该光源隔 板降低纵向眩光,另该光源由侧壁集中反光再由均光板进行均勻光源处理,以达到高亮度、 降低眩光等进步性;由上述技术,可针对已有LED灯具所存在的易产生散光、眩光,亮度不 集中、浪费能源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高反射亮度、集光效果好,降低眩光问题,易将现有 荧光灯做替换、并且具节能、低成本、增加光效、减低LED光源晶粒用量的实用进步性。该 LED基板上的LED发光组件以交错排列方式布设于该LED基板上,并该LED发光组件与另该 LED发光组件之间具有一间距,通过交错排列的方式设置,让LED发光组件于发光时不会产 生重影的问题;当欲将该灯具与一般常用灯具外框体相结合时,只需将该固持孔与旧有传 统灯具弹片相固持,且由该固定弹片将灯具与传统灯具的外框体相卡固,进而完成灯具与 传统灯具外框体相结合,达到替换容易、组装简易的进步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该弧形凹槽,使光源更集中,不会发生散射问题,亦 同时增加光效,减少LED发光组件的用量,该LED发光组件相互交错排列,不会发生重影问 题,该LED基板直接以直接贴附或螺纹锁固方式设置于该弧形凹槽内,大为节省制程工序 及成本。由该槽道,使LED基板得以直接滑设于该槽道内,并通过嵌固孔将LED发光组件露 出于外,使制程工序上更为简便,生产迅速,以提升产业竞争力。该LED基板直接设置于该 灯具上,驱使该LED基板得以直接通过该灯具进行散热,也可于灯具之间设置绝缘胶。因灯 具两侧的固持孔及卡固于卡固孔上的固定弹片,使该灯具得以与一般传统外框体结合,结 构简易、不用更换原外框体内的电子组件,极具方便性。通过该光源隔板有助于防止眩光的 问题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剖视图,由图中可清 楚看出本技术LED灯具包括有一外框体20及一与该外框体20结合的灯具10,该灯具 10设定有至少一弧形凹槽11,该弧形凹槽11内以直接贴附或螺纹锁固方式设置有至少一 LED基板12,并该LED基板12上以交错布设排列方式表面贴附(SMT)有复数个LED发光组 件13。而该弧形凹槽11内于预定位置处分别设定有复数个光源隔板14,该弧形凹槽11的 侧壁111设有复数个供该光源隔板14插置的固定孔112,另于该灯具10于该弧形凹槽11 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一均光板15,该灯具10于两侧处分别进一步设有复数固持孔17。4由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就本技术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剖视图、组合示意图 一、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该灯具10欲组装于该外框体20时,首先将该光源隔板14通 过该固定孔112设置于该弧形凹槽11内,并且每组光源隔板14之间形成一预定间距,使该 LED发光组件13进行散光时,能有效防止产生眩光问题,由该弧形凹槽11更能将该LED发 光组件13所散发出的光源集中反射;当上述组构完成后,再将该均光板15设置于该弧形凹 槽11上方,此设计有效将光源平均散发,亦不会产生于某点亮度过于集中,而使人体肉眼 感到不适。再者,将该灯具10组装于该外框体20上,而该外框体20的内侧壁具有复数个传 统固定片,以及内缘壁设定有环绕该外框体20的沟槽;因此将该固定弹片一端卡固于该卡 固孔上,再由该固定弹片另一端置入该沟槽进行固持,使该灯具10 —侧与该外框体20结 合,而后再将固持孔17与该固定片对应卡固限位,使该灯具10两外侧与该外框体20结合, 最后该灯具10还未结合侧即由使用者施力将固定弹片置入于该沟槽内进行固持,即完成 灯盘10与外框体20的安装。当该LED发光组件13启动散发光源时,其光源通过该弧形凹槽11的侧壁111进 行集光反射,且通过该光源隔板14以有效防止光源相互交错而产生眩光,另该光源由侧壁 111集中反光再由均光板15进行均勻光源处理。如附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 包括有一外框体20a及一与该外框体20a结合的灯具10a,该灯具IOa设定有复数个弧形 凹槽11a,该弧形凹槽Ila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连续面18a,该连续面18a上设有复数个卡固 孔,该卡固孔供一固定弹片所卡持固定,因此,当欲将该灯具IOa与一般现有灯具外框体相 结合时,只需将该固持孔17a与旧有传统灯具弹片相固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一外框体及一与该外框体结合的灯具,该灯具设有至少一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LED基板,并该LED基板上表面贴附有复数个LED发光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8.04 CN 201020291289.41.一种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一外框体及一与该外框体结合 的灯具,该灯具设有至少一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一 LED基板,并该LED基板 上表面贴附有复数个LED发光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LED基板以直接 贴附或螺纹锁固方式设置于该弧形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LED发光组件以 交错排列方式布设于该LED基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弧形凹槽内于预 定位置处分别设有复数个光源隔板、并于侧壁设有复数个供该光源隔板插置的固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的反射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慧捷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