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凯明专利>正文

一种耐用的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324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用的门铰链,包括有门盒、壳体、内摇臂、外摇臂、扭簧和阻尼器,外摇臂一端与门盒铰接,另一端与壳体铰接,在壳体上横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内摇臂的一端,内摇臂的另一端与门盒铰接,内摇臂与转动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延伸臂,在壳体内腔设有阻尼器,阻尼器的缸体与壳体铰接,在阻尼器活塞杆与延伸臂之间设有三角转动架,三角转动架的第一角与壳体铰接,第二角与阻尼器铰接,第三角与延伸臂之间铰接有联动杆,内摇臂由多条摇臂片构成,摇臂片依次紧贴在一起,每条摇臂片的一端与门盒铰接另一端与转动轴铰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用的门铰链。技术背景习知,实现门扇转动的门铰链结构包括有门盒01、壳体02、内摇臂03、外摇臂04、 钮簧05和阻尼器06,如图1所示,外摇臂04 —端与门盒01铰接,另一端与壳体02铰接,在 壳体02上横跨设有转动轴07,转动轴07穿过内摇臂03的一端,内摇臂03的另一端与门盒 01铰接,内摇臂03与转动轴07连接的一端设有延伸臂08,阻尼器06的末端与壳体02铰 接,在阻尼器活塞杆09与延伸臂08之间设有三角转动架010,三角转动架010的第一角与 壳体02铰接,第二角与阻尼器06铰接,第三角与延伸臂08之间铰接有联动杆011,上述的 内摇臂03都是单一体的片状结构,其强度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断裂,耐用性较 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用的门铰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用的门铰链,包括有门 盒、壳体、内摇臂、外摇臂、钮簧和阻尼器,外摇臂一端与门盒铰接,另一端与壳体铰接,在壳 体上横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内摇臂的一端,内摇臂的另一端与门盒铰接,内摇臂与转 动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延伸臂,在壳体内腔设有阻尼器,阻尼器的缸体与壳体铰接,在阻尼器 活塞杆与延伸臂之间设有三角转动架,三角转动架的第一角与壳体铰接,第二角与阻尼器 铰接,第三角与延伸臂之间铰接有联动杆,内摇臂由多条摇臂片构成,摇臂片依次紧贴在一 起,每条摇臂片的一端与门盒铰接另一端与转动轴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内摇臂设计成由多条摇臂片构成,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内摇 臂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本实施例转动平稳的门铰链包括有门盒1、壳体2、内摇臂3、外摇臂4、钮簧5和阻 尼器6,外摇臂4 一端与门盒1铰接,另一端与壳体2铰接,在壳体2上横跨设有转动轴7, 转动轴7穿过内摇臂3的一端,内摇臂3的另一端与门盒1铰接,内摇臂3与转动轴7连接 的一端设有延伸臂8,阻尼器6的缸体与壳体2铰接,在阻尼器活塞杆61与内摇臂3之间设 有三角转动架9,三角转动架9的第一角与壳体2铰接,第二角与阻尼器6铰接,第三角与延伸臂8之间铰接有联动杆10,内摇臂3由多条摇臂片31构成,摇臂片31依次紧贴在一起, 每条摇臂片31的一端与门盒1铰接另一端与转动轴7铰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用的门铰链,包括有门盒、壳体、内摇臂、外摇臂、钮簧和阻尼器,外摇臂一端与门盒铰接,另一端与壳体铰接,在壳体上横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内摇臂的一端,内摇臂的另一端与门盒铰接,内摇臂与转动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延伸臂,在壳体内腔设有阻尼器,阻尼器的缸体与壳体铰接,在阻尼器活塞杆与延伸臂之间设有三角转动架,三角转动架的第一角与壳体铰接,第二角与阻尼器铰接,第三角与延伸臂之间铰接有联动杆,其特征在于:内摇臂由多条摇臂片构成,摇臂片依次紧贴在一起,每条摇臂片的一端与门盒铰接另一端与转动轴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耐用的门铰链,包括有门盒、壳体、内摇臂、外摇臂、钮簧和阻尼器,外摇臂一端 与门盒铰接,另一端与壳体铰接,在壳体上横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内摇臂的一端,内 摇臂的另一端与门盒铰接,内摇臂与转动轴连接的一端设有延伸臂,在壳体内腔设有阻尼 器,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凯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