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内放水式水压灌浆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2685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孔内放水式水压灌浆塞,属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装置。灌浆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膨胀胶囊上端与塞上体螺纹连接、下端与塞体下接头螺纹连接,胶塞芯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并与灌浆管联通,胶塞芯管内有射浆管,塞上体与充塞管接头螺纹连接,充塞水管与充塞管接头套接,充塞阀门位于充塞管接头的下方,充塞阀杆下端与复位弹簧一连接、上端与充塞阀门滑动连接,放水阀座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其内部有放水阀门,放水阀杆中部套接复位弹簧二、上部位于放水阀门中。优点在于结构新颖,现实了在孔内水位小于100m内可在孔内自由放水,使塞体无水头压力,起塞顺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钻孔向地基灌入水泥浆等固结材料是地基处理的重要工艺,灌浆前要将钻孔 分段隔离才能形成大的灌浆压力,目前已达7 lOMpa,灌浆塞是进行钻孔分段隔离的关键 器具。国内常见有机械挤压式、气压式和普通水压式。这三种分别存在着隔离效果差、成本 高、有一定安全隐患、放水难等缺陷。机械挤压式塞的轴向长度短,膨胀时对孔壁形状的 适应性也欠佳,所以隔离效果不好,易沿孔壁和岩石缝隙产生串浆,隔离效果差,难以满足 大压力灌浆和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的要求;气压式进行大压力灌浆时,气瓶充气已不可能,使 用高气泵造价又很高,现场使用不便,操作时还存在安全隐患;水压式灌浆塞是进行大压力 灌浆的一种理想栓塞,但常规的水压塞只能实现孔口放水,当孔内水位大于IOm时,胶囊收 缩困难,常出现卡塞和断塞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孔内放水式水压灌浆塞,以解决目前灌浆塞存在的隔离效果 差、成本高、有一定安全隐患、放水难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灌浆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膨胀胶囊上端与塞上 体螺纹连接、下端与塞体下接头螺纹连接,胶塞芯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并与灌浆管联通, 胶塞芯管内有射浆管,其特征在于塞上体与充塞管接头螺纹连接,充塞水管与充塞管接 头套接,充塞阀门位于充塞管接头的下方,充塞阀杆下端与复位弹簧一连接、上端与充塞阀 门滑动连接,放水阀座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其内部有放水阀门,放水阀杆中部套接复位弹簧 二、上部位于放水阀门中。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现实了在孔内水位小于IOOm内可在孔内自由 放水,使塞体无水头压力,起塞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塞上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灌浆管1与塞上体4螺纹连接,膨胀胶囊5上端与塞上体螺纹连接、下端与塞体下 接头6螺纹连接,胶塞芯管7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并与灌浆管联通,胶塞芯管内有射浆管8, 塞上体与充塞管接头3螺纹连接,充塞水管2与充塞管接头套接,充塞阀门401位于充塞管 接头的下方,充塞阀杆402下端与复位弹簧一 403连接、上端与充塞阀门滑动连接,放水阀 座404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其内部有放水阀门405,放水阀杆406中部套接复位弹簧二 407、上部位于放水阀门中。 当充塞水由充塞水管到达充塞阀门时,一部分水经由孔道将放水阀杆抬起,关闭 放水阀门;当充塞压力达到2Mpa时,在水的压力下推动充塞阀杆,打开充塞阀门,水进入膨 胀胶囊进行充塞直至压力达到6-8Mpa,即可进行灌浆;当灌浆结束后,在打开地面泄压阀, 当压力小于1.5Mpa时,复位弹簧二推动放水阀杆下落,打开放水阀门,此时膨胀胶囊内的 充塞水经由放水阀排出塞体外,使膨胀胶囊内的压力为零,胶囊可充分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孔内放水式水压灌浆塞,灌浆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膨胀胶囊上端与塞上体螺纹连接、下端与塞体下接头螺纹连接,胶塞芯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并与灌浆管联通,胶塞芯管内有射浆管,其特征在于:塞上体与充塞管接头螺纹连接,充塞水管与充塞管接头套接,充塞阀门位于充塞管接头的下方,充塞阀杆下端与复位弹簧一连接、上端与充塞阀门滑动连接,放水阀座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其内部有放水阀门,放水阀杆中部套接复位弹簧二、上部位于放水阀门中。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孔内放水式水压灌浆塞,灌浆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膨胀胶囊上端与塞上体螺 纹连接、下端与塞体下接头螺纹连接,胶塞芯管与塞上体螺纹连接、并与灌浆管联通,胶塞 芯管内有射浆管,其特征在于塞上体与充塞管接头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武刘靖刘权富才运涛姜笑阳孙灵会田野田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