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65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具有一外瓶与一内瓶,外瓶顶端开口设有一外螺纹以与一含奶嘴的套盖的一内螺纹相接,于奶嘴底面与内瓶顶面间有一内盖,内盖有一外缘略突出内瓶,内瓶近上端处连设有一突环,有一环状浮塞定位于突环上方与内盖外缘间,但浮塞的高度小于突环至内盖外缘的高度,另于近突环的内瓶上设有数开孔;当倒置奶瓶喝完外瓶内液体之后,内瓶上的浮塞移动,打开内瓶的开孔,即会喝到内瓶内液体,内盖以软性材质制成,且外缘部分的各突出齿部能够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婴幼儿需要使用奶瓶的场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 内、外并瓦的能防止奶弁瓦性蛀牙的奶弁瓦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已有的一种包含清水瓶的喂奶瓶,其包括一个在奶瓶内的清水瓶, 但清水瓶运用 一阀球产生对清水瓶开口的顶抵作用,且运用斜面的固定 方式,使用时需旋转一角度,才能让清水瓶中清水流出,这种结构只能 由力气较大的人使用,通常为成年人使用,婴儿根本不能自由使用,常 会误转动,造成混合使用或不能使用的情况发生,影响到了整体使用的 顺畅性,也降低设置清水瓶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提供更符合实 际需求的奶瓶,本技术创作人进行研发,创作了本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 使用时无需外力,即可于婴儿喝完奶或々允品后自动流出内瓶的液体供嬰 儿饮用,达到清洁及防止蛀牙的作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结构为 一种含内^f瓦的奶瓶结构改 良,具有一外瓶与一内瓶,外瓶顶端开口i殳有一外螺紋以与一含奶嘴的 套盖的一内螺紋相接,于奶嘴底面与内瓶顶面间有一内盖,内盖有一外 缘略突出内瓶,内盖的外缘上设有数缺口,内瓶近上端处连设有一突环, 突环上设有数个缺槽,有一环状浮塞定位于突环上方与内盖外缘间,但 浮塞的高度小于突环至内盖外缘的高度,另于近突环的内瓶上设有数开 孔,当内瓶上的浮塞移动,即打开内瓶的开孔;内瓶底面有一底撑环, 以底撑环与外瓶的内底相接,内盖以具有弹性的软性材质制成,且外缘 部份的各突出齿部能够摆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包含凸式内盖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凸式内盖的五瓣型顶视图。 图5是本技术的凸式内盖的六瓣型顶视图。 图6是本技术包含凹式内盖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的凹式内盖的十瓣型顶^L图。 图8是本技术的凹式内盖的十二瓣型顶3见图。 图9是本技术使用外瓶时的剖视图。 图IO是本技术使用内瓶时的剖视图。 图11是本技术凸式内盖的剖视图。 图12是本技术凹式内盖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12,为本技术一种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具有 一外瓶l 0与一内瓶2 0,外瓶l 0顶端开口设有一外螺紋1 l以与一 含奶嘴1 4的套盖1 2的一内螺紋1 3相接,也就是以奶嘴1 4将外瓶1 O的顶端开口封住,内瓶2 0底面有一底撑环2 1,以底撑环2 l与 外瓶l O的内底相接,该底撑环2 l包含短短的支撑脚,以搭接于内底 处,于奶嘴14底面与内瓶20顶面间有一内盖27,内盖2 7有一外 缘2 9略往外突出内瓶2 0,内盖2 7的外缘2 9上能设有数缺口2 8, 缺口 2 8图中为半圓状,也可为别的形状,但内盖2 7的主体为封住内 瓶2 O的顶端开口,内^f瓦2 0近上端处连设有一突环2 2,突环2 2上 能设有数个缺槽2 3,缺槽2 3图中为半圆状,但并不以此为限,图中 的突环2 2为六瓣的波浪状,有一环状浮塞2 5定位于突环2 2上方与 内盖2 7外缘2 9间,但浮塞2 5的高度小于突环2 2至内盖2 7外缘2 9的高度,浮塞2 5制作为具有一环状的底塞与一顶盖相卡接组合而 成;另于近突环22的内瓶上设有数个开孔24,当倒置奶瓶喝完外瓶1 0内液体之后,内瓶2 0上的浮塞2 5移动,使浮塞2 5的内环面2 6打开内瓶2 0的各开孔2 4,自然会喝到内并瓦2 O内液体。参阅图3至图5和图11,显示出了两种内盖27的构造,于内盖2 7 包括一顶板体2 7 1,顶板体2 7 1下有一环纟彖部2 7 2,以环缘部2 7 2插入内瓶2 O的瓶口处,内盖2 7的顶板体2 7 1上有一突部2 7 3 ,突部2 7 3如半圆状板,以供手持操作,图2与图3、图5与图11 的内盖2 7为六瓣型的方齿状,而图4为五瓣型的方齿状。如图6至图8 与图12是凹式,也就是内盖2 7包括一底塞体2 7 4 ,底塞体2 7 4下 有一有底环套部2 7 5,以环套部2 7 5插入内并瓦2 O的并瓦口处,内盖2 7的底塞体2 7 4上有一突出环部2 7 6 ,以供手持操作,图6、图7 和图12的内盖2 7为十瓣型的波浪齿状,而图8为十二瓣型的圆齿状, 但凹齿与凸齿之间隔较大;且内盖2 7的外缘2 9由底塞体2 7 4的中 段处延伸而出,有能于突出环部2 7 6的周边与外缘2 9的顶面内缘处 能开设有数小沟槽2 7 7 。小沟槽2 7 7的效果是让外缘2 9的外端突出齿部2 7 8灵活摆 动,由于内盖2 7能与奶嘴为相同的硅胶制成,是软性材质,也能采用 富有弹性的材质,若外瓶l 0的外螺紋1 l区的内径是标准的,二者配 合良好,但不同产品会有些间隙,有些品牌的口径会略大,略大时,本 创作能直接适用,略小的,本创作也能适用,这时如图ll和图12所示, 外缘2 9的突出齿部2 7 8就能往上或往下摆动挤入外瓶1 O的外螺紋 1 1区的位置内,且因内盖2 7有弹性,会在图4、图5、图7和图8所 示的中心线处让突出齿部2 7 8挤入空间内,但不影响外瓶中牛奶的移 动,所以能维持住彼此间的适用性。另外,由于内盖2 7整体是以软性 材质制成,内瓶也能以软性材质制成,以增加其间的密合性,且因不同 品牌的外瓶1 0的高度也略有不同,本创作应用于内盖2 7的环缘部2 7 2或底塞体2 7 4的周边为推拔状的斜面,也能调整其整体内瓶2 0 与内盖2 7的高度,使其能调整内盖嵌插入内瓶的深度,让其能适用于各种品牌间的差异,以产生直接顶抵于外瓶lo底部的功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运用浮力的作用,参阅图9,使用时,外瓶 1 0的液体让浮塞2 5上浮,将浮塞2 5牢牢封住内瓶2 0的各开孔2 4,仅于外瓶l O内液体喝完后,才会因浮力消失,浮塞2 5自动移开, 如图10所示,内环面2 6打开内瓶2 0的各开孔2 4 ,让内瓶2 0中的 液体流出,经过外瓶1 0内经过内盖2外缘2 9缺口 2 8流往奶嘴1 4 内,此时内瓶2 0中的液体通常是清水,以达成让喝奶的婴儿有漱口的 清洁作用与防止奶瓶性蛀牙的作用,也能因为内盖上外缘的活动摆动的突出齿部达到适用口径略有差异的调整作用,也能因为内盖的推拔表面 设置达到适用高度略有差异的调整作用,所以能提供更宽广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 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 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具有一外瓶与一内瓶,外瓶顶端开口设有一外螺纹以与一含奶嘴的套盖的一内螺纹相接,于奶嘴底面与内瓶顶面间有一内盖,内盖有一外缘略突出内瓶,内盖的外缘上设有数个缺口,内瓶近上端处连设有一突环,突环上设有数个缺槽,有一环状浮塞定位于突环上方与内盖外缘间,但浮塞的高度小于突环至内盖外缘的高度,另于近突环的内瓶上设有数个开孔,当内瓶上的浮塞移动,即打开内瓶的开孔;内瓶底面有一底撑环,以底撑环与外瓶的内底相接,其特征在于:内盖以具有弹性的软性材质制成,且外缘部份的各突出齿部能够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具有一外瓶与一内瓶,外瓶顶端开口设有一外螺纹以与一含奶嘴的套盖的一内螺纹相接,于奶嘴底面与内瓶顶面间有一内盖,内盖有一外缘略突出内瓶,内盖的外缘上设有数个缺口,内瓶近上端处连设有一突环,突环上设有数个缺槽,有一环状浮塞定位于突环上方与内盖外缘间,但浮塞的高度小于突环至内盖外缘的高度,另于近突环的内瓶上设有数个开孔,当内瓶上的浮塞移动,即打开内瓶的开孔;内瓶底面有一底撑环,以底撑环与外瓶的内底相接,其特征在于内盖以具有弹性的软性材质制成,且外缘部份的各突出齿部能够摆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内瓶的奶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内盖具有一顶板体,顶板体下有一环缘部,以环缘部插入内瓶的瓶 口处,内盖的顶板体上有一突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瑞昌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优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