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2)的奶瓶(1)、尤其是婴儿奶瓶,其中,一个带有空气进气阀(13)的底盖(8)固定在该瓶体外壳(2)的一个底侧端部区域(4)上以及一个奶嘴(9)固定在一个位置相对的奶嘴侧的端部区域上,该奶嘴具有一个柱状段(21)和一个通过嘴唇接触区域(22)与该柱状段上连接的乳头(23),其中,所述瓶体外壳(2)具有一种大致圆锥形的从一吮吸侧端部区域向其底侧端部区域(4)逐渐加粗的形状以及所述奶嘴(9)的柱状段(21)壁厚比该奶嘴的嘴唇接触区域(22)和乳头(23)的壁厚大。以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所述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的方法,其中,该瓶体外壳(2)由聚烯烃、尤其是聚丙烯注塑而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的奶瓶、尤其是婴儿奶瓶,其中,一个带有空气进气阀的底盖固定在该瓶体外壳的一个底侧端部区域上以及一个奶嘴固定在一个位置相对的奶嘴侧的端部区域上,该奶嘴具有一个柱状段和一个通过嘴唇接触区域与该柱状段连接的乳头,以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按照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奶瓶的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的方法。由US 5,499,729 A1已知一种此类具有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的婴儿奶瓶。其中公开了一种由圆柱形外壳构成的奶瓶,在此将一个用于固定奶嘴的罩盖旋紧在一个开口端部上。在位置相对的底部区域内设有另一个用于夹紧地固定一个作为弹性阀元件的薄膜的底盖。在该薄膜中设有多个在薄膜处于松弛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的孔。在容腔内施加一负压时,这些孔相对于一空气通孔开放。在此,婴儿奶瓶的底部区域设计得相对较小,由此,在该底部区域内设置的阀元件也只能具有一相对较小的面积。所述圆柱形外壳由一种对于婴儿奶瓶而言常用的借助于吹制工艺形成的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另外,由US 6,142,325 A已知一种尤其用于婴儿奶瓶的具有两个开口端部的瓶体外壳,其中,在一底侧端部段上旋紧一个带有阀元件的底盖。但是在此也采用一种相对小的底面以及因此只能采用一相对小的阀元件,使得在相对大压差时才不会使空气进入奶瓶内部。该瓶体外壳可以由玻璃、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碳酸酯以及类似材料制成。由US 6,053,342 A已知一种婴儿奶瓶,其中采用一种圆柱形弯曲成角度的在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在此也是借助于一个罩盖将奶嘴固定在一个端部区域中以及在所述位置相对的较小底部区域内采用一个具有设置空气通孔的弹性薄膜的底盖,其中,薄膜通过至少一个接片与底盖相连。该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借助于吹制工艺由聚碳酸酯制成。由FR 647 873 A还已知一种婴儿奶瓶,该婴儿奶瓶具有一种特殊的与瓶体外壳设计成一体的瓶嘴。这种特殊的具有圆锥形状的瓶体外壳设计为两侧开口,其中在所述开口的、带有一个底面的端部段上旋上一个固定环。为了避免腐蚀,该底面优选由铝制成。由US 4 613 050 A还已知一种具有一个传统杯形瓶体外壳的婴儿奶瓶,其中,在所述螺纹盖区域内设有一专门的空气阀,以便使空气进入到婴儿奶瓶中。借助于这类婴儿奶瓶给婴儿喂食迄今为止与在母亲乳房上吸奶相比具有明显差别。在母亲乳房上几乎只是通过婴儿的舌头和腭部吮吸非常柔软的乳头以及因为与此同时决不会在母亲乳房内产生负压(真空),所以可以达到完全均匀地喝奶。尤其在婴儿本身不吮吸或只是轻微吮吸(负压),使奶进入口中以及随后咽下时。这种喝奶实际上相当于从一个具有附加挤奶运动的杯中喝奶。对于所述已知的婴儿奶瓶来说,则恰恰相反地早在第一口吮吸时就在奶瓶中产生一负压,婴儿需通过吮吸形成更强真空地来克服这种负压。因此这种吮吸方式导致从口腔中吸入空气以及吞咽空气。这种空气导致使母亲和婴儿极不舒服地承受肠胃绞痛,非常多的婴儿确实在遭受这样绞痛。此外,其中的吮吸件必须比较刚硬,以便它不会因为奶瓶中的负压而本身塌缩以及进而导致不能喝奶。但是这种刚硬的吮吸件实际上不允许挤奶(stripping),因此,婴儿实际上只是通过吮吸(真空)喝到奶和所不期望的空气。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奶瓶,通过这种奶瓶尽可能好地模仿在自然的母亲乳房上吸奶。上述技术问题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奶瓶基础上是这样得以解决,即,所述瓶体外壳具有一种大致圆锥形的从一吮吸侧端部区域向其底侧端部区域逐渐加粗的形状以及所述奶嘴的柱状段壁厚比该奶嘴的嘴唇接触区域和乳头的壁厚大。因此,通过所述瓶体外壳具有大致圆锥形的向其底侧端部区域逐渐加粗的形状可以采用一相对大的底侧阀,通过该阀在出现微小压差时可以实现压力补偿。此外,因为奶嘴的柱状段具有的壁厚比该奶嘴的嘴唇接触区域和乳头的壁厚大,因此,可以特别好地模仿婴儿在自然的母亲乳房上吸奶。通过设计具有不同壁厚的奶嘴获得一种由于具有更大壁厚的柱状段而相对稳固的附件,所述柱状段弹性地承载奶嘴的其余部分、亦即嘴唇接触区域和与该嘴唇接触区域连接的乳头,由此在很大程度重现了贴靠在自然母亲乳房上的感觉。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底部上大的且可敏感地作出反应的进气阀现在在奶瓶内实际上也不形成负压,这样就不会出现使奶嘴萎陷的危险。因此将奶嘴在嘴唇接触区域乳头区域设计得薄,由此又实现了挤奶。也就是说,婴儿可以通过挤奶动作从奶瓶中获取奶而不必吮吸。通过底部阀与奶嘴的这种结构上的交互作用防止发生肠胃绞痛。此外,基于相对大的底面可以实现以简单的方式无需瓶刷地清洁所述婴儿奶瓶以及因此可极佳地适用于在一餐具冲刷机中清洁。为了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封闭奶瓶的两个开口端部,在所述瓶体外壳的两侧开口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带有用于安装一盖的螺纹的端部区域,是有利的。如果将一个奶嘴借助于一个罩盖固定在所述具有较小直径的端部区域上,此时,通过将该罩盖与所述瓶体外壳旋紧,可将奶嘴凸缘夹紧在所述罩盖与所述上方端部区域的端面之间,则可以有利地以简单而可靠的方式将奶嘴固定在瓶体外壳的与较大直径的底侧端部区域相对的区域上。如同上文已阐述的那样,如果将带有一个空气进气阀的底盖旋紧在所述底侧端部区域上时,则是有利的,因为由于瓶体外壳具有圆锥形的结构,从而提供了一个相对大的阀面积,通过该阀面积可以在出现微小压差时就让空气进入,这与小婴儿在母亲乳房上吸奶时通常出现的情况一样。如果为了构成所述进气阀在所述底盖内装入一个薄膜,同时,该底盖的一固定凸缘夹紧在所述底侧端部区域的端面与该底盖之间,则在通过底盖的进气阀达到可靠地使空气进入方面是有利的。虽然尽管已经通过在所述瓶体外壳与底盖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达到使空气进入瓶内部,但是如果在所述底盖内至少设有一个进气孔,则可以更便于空气进入。关于在所述薄膜处于封闭位置时要很好地阻断通过所述瓶体外壳与底盖之间的螺纹连接而发生的空气进入,有利的是,所述薄膜具有一种相当于所述底盖的杯形结构的形状。为了构造一个截止阀形式的薄膜,该薄膜是圆环形是有利的。为了在已经出现微小压差时确保压力补偿以及进而避免在瓶腔内出现负压,则当所述薄膜的内径至少为15mm,优选大致为30mm时是有利的。关于借助于处于封闭位置的(尤其设计为圆环形)薄膜达到良好密封效果方面,若将所述底盖成圆顶形地设计为带有一中央突起,则是有利的。当所述圆环形薄膜的内端部段贴靠在所述底盖的中央突起上时,则在该中央突起上形成该处于密封状态中的薄膜的一个环形密封面,当在奶瓶内出现负压时通过向上掀开该薄膜来解除该密封状态。为了可靠地避免液体从奶瓶中不经意地流出以及在吮吸后保持奶瓶内微小的残余真空度,将所述薄膜在预紧的情况下装入到所述底盖中是有利的。实验表明,如果所述柱状段基本上具有一个2.00mm至2.50mm的壁厚,尤其为2.25mm的壁厚,以及所述乳头与所述嘴唇接触区域基本上具有一个1.20mm至1.50mm的壁厚,尤其为1.35mm的壁厚时,则可以达到特别好地模仿自然的母亲乳房。此外,为了便于小孩在乳头处“挤奶”,如果在所述嘴唇接触区域内至少设有一个区域,该区域的壁厚比其余嘴唇接触区域的壁厚小,则也是有利的。同时实验又表明,对于上面所提到的婴儿“挤奶”特别有利的是,所述区域基本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2)的奶瓶(1)、尤其是婴儿奶瓶,其中,一个带有空气进气阀(13)的底盖(8)固定在该瓶体外壳(2)的一个底侧端部区域(4)上以及一个奶嘴(9)固定在一个位置相对的奶嘴侧的端部区域上,该奶嘴具有一个柱状段(21)和一个通过嘴唇接触区域(22)与该柱状段连接的乳头(23),其特征为:所述瓶体外壳(2)具有一种基本上圆锥形的从一吮吸侧端部区域向其底侧端部区域(4)逐渐加粗的形状以及所述奶嘴(9)的柱状段(21)壁厚比该奶嘴的嘴唇接触区域(22)和乳头(23)的壁厚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AT 2003-10-23 A 1689/20031.一种具有两侧开口的瓶体外壳(2)的奶瓶(1)、尤其是婴儿奶瓶,其中,一个带有空气进气阀(13)的底盖(8)固定在该瓶体外壳(2)的一个底侧端部区域(4)上以及一个奶嘴(9)固定在一个位置相对的奶嘴侧的端部区域上,该奶嘴具有一个柱状段(21)和一个通过嘴唇接触区域(22)与该柱状段连接的乳头(23),其特征为所述瓶体外壳(2)具有一种基本上圆锥形的从一吮吸侧端部区域向其底侧端部区域(4)逐渐加粗的形状以及所述奶嘴(9)的柱状段(21)壁厚比该奶嘴的嘴唇接触区域(22)和乳头(23)的壁厚大。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在所述瓶体外壳(2)的两侧开口端部上分别连接着一个带有用于安装一个盖(7,8)的螺纹(5,6)的端部区域(3,4)。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一个奶嘴(9)借助于一个罩盖(7)固定在具有较小直径的所述端部区域(3)上,其中,通过将该罩盖(7)与所述瓶体外壳(2)旋紧将奶嘴凸缘(10)夹紧在所述罩盖(7)与所述端部区域(3)的端面(3′)之间。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将带有一个空气进气阀(13)的底盖(8)旋紧在所述瓶体外壳(2)的底侧端部区域(4)上。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为了构成所述进气阀(13)在所述底盖(8)内装入一个薄膜(14),其中,该薄膜(14)的一固定凸缘(19)夹紧在所述底侧端部区域(4)的端面(4′)与该底盖(8)之间。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在所述底盖(8)内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18)。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所述薄膜(14)具有一种相应于所述底盖(8)的杯形结构的形状。8.按照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所述薄膜(14)是圆环形。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所述薄膜(14)的内径至少为15mm,有利地基本上为30mm。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所述底盖(8)成圆顶形地构造有一中央突起(16)。11.按照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所述圆环形薄膜(14)的内端部段(20)贴靠在所述底盖(8)的中央突起(16)上。12.按照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所述薄膜(14)在预紧的情况下被装入到所述底盖(8)中。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为所述柱状段(21)基本上具有一个2.00mm至2.50mm的壁厚,尤其为2.25mm的壁厚,以及所述乳头(23)与所述嘴唇接触区域(22)基本上具有一个1.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罗里格,
申请(专利权)人:巴姆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