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乐专利>正文

自动水冲消毒痰盂卫生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139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自动水冲消毒痰盂卫生系统设备,涉及卫生设备领域,它是由消毒水供给部分、自动水冲洗痰盂部分和污水收集部分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水箱、溢水管,上水管、消毒粉容器送水总管、分水管组成。第二部分是由痰盂外壳、脚踏板杆连接杆、痰盂盖、喷水管、漏斗、下水管污水收集总管组成。第三部分是由污水收集总管、污水收集井和排水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及时冲洗消毒,有效地防止了细菌四散,不用手开盖防止了交叉传染,造型美观、使用方便、美化环境。(*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自动水冲消毒痰盂卫生系统设备,涉及卫生设备领域。现用的痰盂不管是家庭用的或公共场所用的,也不论是什么材质或造型的,大部分是单个器皿,用过后人工冲洗,开盖时既不方便,用过后冲洗更容易造成接触污染。前几年在公共场所曾有人设计过成组痰盂,几个痰盂成排成组,在每个下端连通一根橡胶粗管而后通到马路边的排雨水井口内,这种设备由于痰盂上端既没有盖子整体结构没有冲洗设备,以至造成痰盂附近到处是痰,而痰盂内的痰液单靠管子无压排流又流不出去,起不到防止污染的作用而后就被自动淘汰了。还有一种设计是与地面平齐设计一组数个方井,上边盖有铁蓖子和排雨水井口很相似,由于它和地面平齐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而且人们通过上面的蓖子往井里吐痰,弄的蓖子上的痰迹斑斑,既不雅观又不卫生,而且地下的井坑极容易填满,故用了不久就被淘汰了。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手动,没有接触污染,可自动冲水,又可随时消毒的痰盂卫生系统设备。此痰盂卫生系统既美化环境又消除疾病的传染,既使用方便又省时省力,是痰盂设计的一大创新。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系统设备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消毒水供给部分;第二部分是自动水冲洗部分;第三部分是污水收集部分。三大部分的结构又分别由若干部件构成。首先是消毒水供给部分,它是由水箱、排气管,上水管、球型阀、浮球阀、水漂子、溢水管、消毒粉容器、送水总管、分水管和截门及冲水井等部件构成。再就是自动水冲痰盂部分,这部分又由四个小部分构成,第一小部分是痰盂开盖开水机构;它是由支架、脚踏板杆、连接杆、开水截门、痰盂盖等构成。第二小部分是痰盂冲水机构;它是由喷水管、连接软管、上水管、活节、三通、送水管等构成。第三小部分是痰盂污水收集机构;它是由漏斗、下水口帽、回水弯、管接头下水管、污水收集总管等构成。第四小部分是痰盂外壳;它是由上盖、上壳、下座、后盖等构成。第三大部分是污水收集部分;它是由收集总管、污水收集井、丁字排水管等构成。其使用原理是水箱置于高出痰盂3M左右高处靠水的压力供给痰盂消毒水。由上水管接通自来水管,在浮球阀和水漂子的作用下给水箱自动补水。当水过满时,由溢水管溢出。在水箱内上端设置一个盛装消毒粉的容器,在容器四壁设有漏孔,漏孔在水箱补足水时没入水中,这样每当水箱补足水时即有一部分消毒粉流入水箱中与水混合成消毒液,再经过送水总管及管上截门分别流入两支分水管,一个供冲洗痰盂,一个供给冲水井用,冲水井中的消毒水由截门控制不定期地供水,以冲洗污水回收管中的存留污物。需要开盖和开水时踩动脚踏板,由于脚踏板是由踏板支架将其固定在痰盂外壳内,踏板受压即向下运动,运动通过连杆传动带动转杆绕截门的中心塞转动,由于转杆的转动而将截门打开通路,消毒水经过截门进入冲洗管冲洗痰盂。于此同时当连杆向下运动时还带动了Z形连杆绕中心转动,杆的另一头产生向上的推举力,通过连杆将连接在支架的痰盂盖推开。即脚踏踏板时开水和开盖同步运动,故吐入痰盂的痰随时被冲入下水管中。当脚离开踏板后痰盂盖靠自身重量下落而恢复原位,而水截门靠痰盂盖回位时的带动及弹簧拉力回位而将水截门关住。这样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其自动冲水的原理是当供水系统的消毒水经过分水管通过三通节头和活节进入痰盂上水管,当连杆打开截门时水即通过截门流入连接软管再进入方形管接头与环形喷水管,因喷水管内壁绕圆周均布若干细小喷水孔,水即由喷水孔喷入痰盂,进行冲洗消毒。喷出的水沿内壁漏斗流下与吐入的痰液一起由漏斗口与漏斗口间的间隙流下进入回水弯,再通过下水管流进污水总管,污水总管又汇流到污水井中。污水中的痰液由于轻而漂浮于水面上层,而污水则由井底通过丁字形管流入市政下水道,污水井逐渐增多积存的痰液由清洁车抽走集中处理。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开盖和开水同步进行吐到痰盂中的痰可及时冲洗随之消毒,痰盂中不留污物,消除了痰中细菌四散的可能。2、由于是脚踏开关,不用人手接触,防止了交叉传染弊病。3、本技术造型美观,使用方便,即讲究卫生又美化环境,适合于各种公共场所安装使用,有利于改变人们随地吐痰的恶习。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消毒水供给系统示意图图3a、图3b是本技术自动水冲痰盂系统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污水收集系统图图中A是消毒水供给部分,B是自动水冲痰盂部分,C是污水收集部分。1是水箱,2是排气管,3是上水管,4是球型阀。5是浮球阀,6是水漂子,7是溢水管,8是消毒粉容器,9是送水总管,10是送水总截门,11是痰盂分水截门,12是痰盂分水管,13是冲水井分水截门,14是冲水井分水管,15是冲水井,16是脚踏板支架,17是脚踏板杆,18是踏板连接杆,19是直杆和横杆的连接杆,20是连接横杆,21是开水截门,22是痰盂盖,23是痰盂盖支架,24是和痰盂盖的连接支撑杆,25是和痰盂盖支撑杆连接的Z形杆,26是喷水管,27是方形管接头,28是连接软管,29是上水管,30是活节,31是三通,32是漏斗,33是下水口帽,34是回水弯,35是管接头,36是下水管,37是污水收集总管,38是上壳,39是下座,40是后盖,41是污水收集井,42是丁字管。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大部分是消毒水供给部分A;第二大部分是自动水冲痰盂部分B;第三大部分是污水收集部分C。如图2所示消毒水供给部分首先是在高处安装一个水箱1,水箱1是密封的在其顶部一端安装一支排气管2,在水箱1一侧的上半部安装一个上水管3,在上水管3上弯曲下垂部安装一球型阀4,在其伸入水箱的端头安装有一浮球阀5,连接一个水漂子6,在水箱1另一侧上半部安装一溢水管7,在水箱另一端高处安装一个消毒粉容器8,在水箱1底部中央连通一个送水管9,在管9上安装一总截门10,送水管9的总截门10的下部水管分成两个分管,分水管12通向各个痰盂,其上安装有截门11,分水管14通向冲水井15,其上安装有截门13,由以上15个组件构成消毒水供给系统。自动水冲痰盂部分如图3a、图3b所示;痰盂外壳是由上壳38上连接上盖22,下连接下座39,下座下部一侧安有后盖40,这一整套外壳就固定在地面上,在外壳下座39下端后盖40内侧固定一支架16,支架16直接和脚踏板杆17的一头用轴连接,脚踏板杆17如同杠杆其中间又用活动轴和连接杆18下端连接,连接杆18上端连接Z形杆25进而连接痰盂盖支撑杆24,痰盂盖22由支架23和上壳38连接并由支撑杆24支撑开关,连接杆18的上顶端连接直杆19,直杆19又和横杆20的一头用活动轴连接,横杆20另一头安装弹簧,横杆20除了和直杆19连接杆18连接外,还和上水管29顶端的截门21连接,截门21和软管28套接,软管28另一头和方管接头27连接,方管接头27又和环形喷水管26连通,在上水管29下端安装有活节30和三通31,三通31和送水管12连通以上从16-31各部件组成了开盖和送水的结构。痰盂的污水收集部分结构如图4所示是环形喷水管26连接在漏斗32,漏斗32的下口连接下水管36上面罩一下水口帽33,下水管36往下一段是回水弯34,再往下是管接头35再往下和污水总管37连通。污水收集部分由污水总管37通向污水收集井41,通过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水冲消毒痰盂卫生系统设备是由痰盂外壳、底座、痰盂盖子、冲水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设备是由消毒水供给部分A,自动水冲痰盂部分B和污水收集部分C相互连接,相互匹配而构成,消毒水供给部分是由高处安装的水箱1,水箱侧面安装有上水管3和溢水管7,水箱一端高处安装一消毒粉容器8,在水箱下底部连通一个送水管9,管上安装总截门10,截门下分成两个分管,一个是分水管12连通痰盂的上水管29,另一个分水管14通向冲水井15,自动水冲痰盂部分是由痰盂外壳和地面固定,在壳内下部安装有支架16连接脚踏板杆17,脚踏板杆17通过连接杆18连接直杆19和横杆20,再分别连接痰盂盖支撑杆24和上水管29顶端的截门21,截门21连接软管28,软管28又和喷水管26连通,上水管29下端和送水管12连通,喷水管26连接在漏斗32上,漏斗32下端和下水管36连通再和污水总管37连通,污水收集部分由污水总管37通向污水收集井41,收集井41的内侧壁上安装一个丁字管42通向市政下水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水冲消毒痰盂卫生系统设备是由痰盂外壳、底座、痰盂盖子、冲水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设备是由消毒水供给部分A,自动水冲痰盂部分B和污水收集部分C相互连接,相互匹配而构成,消毒水供给部分是由高处安装的水箱1,水箱侧面安装有上水管3和溢水管7,水箱一端高处安装一消毒粉容器8,在水箱下底部连通一个送水管9,管上安装总截门10,截门下分成两个分管,一个是分水管12连通痰盂的上水管29,另一个分水管14通向冲水井15,自动水冲痰盂部分是由痰盂外壳和地面固定,在壳内下部安装有支架16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乐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