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基地前视合成孔径雷达测绘带范围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10030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基地前视合成孔径雷达测绘带范围计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双基地前视SAR分辨率理论,确定双基地前视SAR前视区域内可成像与不可成像的界限,同时采用模糊理论,结合双基地前视SAR波束照射的特殊性,计算系统不模糊条件下的成像测绘带范围,比较分辨率理论和模糊理论得到的测绘带范围计算结果,取二者的交集,即可得到双基地前视SAR的测绘带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但考虑了SAR成像中对测绘带宽度的模糊限制,还考虑了双基地前视SAR接收波束前视的特殊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自主导航等领域,用于双基地前视SAR系统的设计和几何结构的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信号处理处理
,尤其涉及双基地前视合成孔径雷达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的测绘带范围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与光学传感器相比,合成孔径雷达具有穿透性强,能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独特优 点,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双基地SAR是一种新的雷达体制,系统发射站和接收站分置于 不同平台上,收发分置的特点使其具备了许多突出的优点和特点,如获取目标信息丰富、作 用距离远、安全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双基地前视SAR是指收发波束共同指向运动接收站前方地面的双基地SAR系统。 由于收发分置,发射站可为接收站提供方位向合成孔径,形成方位向高分辨,通过发射大带 宽信号形成距离向高分辨,因此双基地前视SAR可以实现接收站前视高分辨成像。双基地 前视SAR可以克服传统SAR技术不能实现飞行器正前方高分辨雷达成像的缺陷,使编队 飞行的飞机具备前视成像的能力,从而可以应用于飞行器前视对地观测、自主导航、自主着 陆、物资空投等领域。测绘带范围是雷达成像和对地观测领域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系统指标,也被称为辐 照宽度和扫描宽度,它决定系统在地面的可成像区域范围。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基地前视合成孔径雷达测绘带范围计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初始化系统参数,系统坐标系以成像中心目标点为坐标原点,平台沿y轴运动,x轴为切航迹方向,z轴为垂直地面方向,初始化系统参数包括:发射站零时刻位置,记为(x0T,y0T,z0T);接收站零时刻位置,记为(0,y0R,z0R);系统载频,记为f0;波长,记为λ;发射信号带宽,记为Br;平台运动速度,记为V;快时间变量,记为τ;慢时间变量,记为s;发射站天线斜视角,记为θsT;接收站天线下视角,记为θdR;发射站天线俯仰角为φT;发射站中心斜距,记为r0T;接收站中心斜距,记为r0R;脉冲重复频率,记为PRF;脉宽,记为Tr;...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俊杰黄钰林杨建宇杨海光李文超张晓玲孔令讲杨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