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方法及专用试剂技术

技术编号:6706574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试剂,以此提高头足类亲体的活体运输效果,并且还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麻醉效果好、作用浓度低、可控复苏时间表现稳定,对鱼体伤害小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邻氨基苯甲酸的衍生物的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作为保活运输过程中进行前处理的麻醉剂的主要作用成分,其对头足类麻醉效果较好,其作用浓度低,并且在结合使用CaCl2,在温度较低时效果基本没有减低、并且可控复苏时间表现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动物运输前处理液的化学试剂及处理方法,特别涉及头足类 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方法及专用试剂。
技术介绍
随着渔业的发展,活鱼运输问题引起了人们很大关注。活鱼运输包括鱼苗、亲鱼、 商品鱼和观赏鱼的运输。以往这些鱼在运输中,尤其在远距离、高密度运输中死亡率非常 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活水产品市场无论是在品种、价格、供销体系等诸多 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目前国内外市场看,鲜度较好的水产品不仅畅销,且价格看 好,而鲜度较差的恰恰相反。由此可见,不论是优质水产品还是低值水产品,鲜度是最主要 的品质指标,是决定其价格的主要因素。市场对鲜活水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鲜活水产品在 市场上一直保持较高价格且供不应求,所以加强水产品的保鲜和保活,具有极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解决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鱼类麻醉剂。活鱼运输中施用麻醉剂能 够降低耗氧量,减少CO2和氨气的排放量,防止水质污染同时还可以控制鱼的过度活动,防 止鱼在容器中激烈运动而造成伤害,减少死亡。目前已应用的鱼类麻醉剂主要有,MS-222、 盐酸苯唑卡因、碳酸和二氧化碳、喹哪丁、尿烷、弗拉西迪耳三氯乙酸等。MS-222目前已广泛 应用于活鱼和活蛙的运输、孵化、分级、称量和手术等过程中。甚至有直接将活鱼放入小包 装的MS-222水溶液中制成“活鱼罐头”上市销售。研究表明,MS-222在水溶液中经鱼鳃,鱼 皮等部位传导至鱼脑感觉中枢后抑制了鱼对外界的反射能力和活动能力,导致鱼的行动迟 缓,呼吸频率减慢,鱼体内的代谢程度降低,减少了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对于活鱼运输,开 发低毒高效的运输试剂是没有止境的,寻找毒性更低、作用浓度更小的活鱼运输处理试剂, 是研究者一贯而来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试剂,以此提高头足类亲体的活 体运输效果,并且还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麻醉效果好、作用浓度低、可控复苏时间 表现稳定,对鱼体伤害小的优点。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①常温溶解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均勻溶解麻醉剂,使麻醉剂的浓度为5ppm至 12ppm ;②梯度降温经步骤①处理后,将头足类亲体放入容器,经过梯度降温至7V至 18 0C ;③运输准备经步骤②处理后,往容器中加入NaCl和CaCl2,使水体中的NaCl浓度 上升0. 5g/L至3g/L与CaCl2的浓度上升50mg/L至500mg/L。邻氨基苯甲酸的衍生物对鱼、 贝类遇有麻醉作用。经研究筛选表明,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与CaCl2配合使用, 对头足类的麻醉效果较好,其作用浓度低、可控复苏时间表现稳定,并且未发现对鱼体的显著伤害,是作为亲体保活运输的理想制剂。麻醉剂为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步骤③中,还加入相当于NaCl重量0. 2倍至4倍的沸石颗粒。梯度降温采用的温度梯度为0. 3°C至0. 5°C,每个梯度的间隔时间为10分钟至60 分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专用试剂,其按重量份数含有麻醉剂0. 005至0. 012份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启运剂500份至 3000 份 NaCl、50 份至 500 份 CaCl2。启运剂按重量份数还含有100份至12000份的沸石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了邻氨基苯甲酸的衍生物的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作为保 活运输过程中进行前处理的麻醉剂的主要作用成分,其对头足类麻醉效果较好,其作用浓 度低与现有试剂(如MS-222)的作用浓度,并且在结合使用CaCl2后,整个休眠试剂体系在 温度较低(4°C至10°C)时效果基本没有减低、并且可控复苏时间较单一采用盐酸苯胺乙酰 替氨基苯甲酸丙酯的表现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麻醉剂主要成分的结构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2,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①常温溶解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均勻溶解麻醉剂,使麻醉剂的浓度为5ppm至 12ppm ;本实施例优选5ppm。②梯度降温经步骤①处理后,将头足类亲体放入容器,经过梯度降温至7V至 18°c ;本实施例优选降温至7°C。③运输准备经步骤②处理后,往容器中加入NaCl和CaCl2,使水体中的NaCl浓度 上升0. 5g/L至3g/L与CaCl2的浓度上升50mg/L至500mg/L。本实施例优选控制水体NaCl 浓度上升0. 5g/L,CaCl2浓度上升50mg/L。邻氨基苯甲酸的衍生物对鱼、贝类遇有麻醉作用。经研究筛选表明,盐酸苯胺乙酰 替氨基苯甲酸丙酯与CaCl2配合使用,对头足类的麻醉效果较好,其作用浓度低、可控复苏 时间表现稳定,并且未发现对鱼体的显著伤害,是作为亲体保活运输的理想制剂。麻醉剂为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步骤③中,还加入相当于NaCl重量0. 2倍至4倍的沸石颗粒。本实施例优选0. 2 倍即采用NaCl重量0. 2倍的沸石颗粒。并且,沸石颗粒应当包裹在经过消毒的无纺布包或 布袋中,其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氨氮,吸附头足类的墨汁、净化水质。如果在对头足类进行梯 度降温之前,对其墨囊的墨汁没有彻底进行处理,则应当采用的沸石颗粒的粒径应当比较 大,如直径2cm左右,并采用网孔较大的网布袋装。如此,能使墨汁粘液随着水流顺利进入网布袋子内,利于沸石颗粒对其进行吸附。梯度降温采用的温度梯度为0. 3°C至0. 5°C,每个梯度的间隔时间为10分钟至60 分钟。本实施例优选温度梯度为0. 3°C,每个梯度的间隔时间为30分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专用试剂,其按重量份数含有麻醉剂0. 005至0. 012份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本实施例优选0. 005 份。启运剂500份至3000份NaCl、50份至500份CaCl2 ;本实施例优选0. 005份。500 份 NaCl,50 份 CaCl2。启运剂按重量份数还含有100份至12000份的沸石颗粒。本实施例优选100份沸石颗粒。由于使用了邻氨基苯甲酸的衍生物的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作为保活 运输过程中进行前处理的麻醉剂的主要作用成分,其对头足类麻醉效果较好,其作用浓度 低与现有试剂(如MS-222)的作用浓度,并且在结合使用CaCl2后,整个休眠试剂体系在温 度较低(4°C至10°C)时效果基本没有减低、并且可控复苏时间较单一采用盐酸苯胺乙酰替 氨基苯甲酸丙酯的表现更稳定。实施例2 参照图1至图2,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①常温溶解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均勻溶解麻醉剂,使麻醉剂的浓度为12ppm ;②梯度降温经步骤①处理后,将头足类亲体放入容器,经过梯度降温13°C ;③运输准备经步骤②处理后,往容器中加入NaCl和CaCl2,使水体中的NaCl浓度 上升2g/L与CaCl2的浓度上升300mg/L。麻醉剂为盐酸苯胺乙酰替氨基苯甲酸丙酯。步骤③中,还加入相当于NaCl重量2倍的沸石颗粒。梯度降温采用的温度梯度为0. 5°C,每个梯度的间隔时间为60分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专用试剂,其按重量份数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头足类亲体活体运输前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①常温溶解: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均匀溶解麻醉剂,使麻醉剂的浓度为5ppm至12ppm;②梯度降温:经步骤①处理后,将头足类亲体放入所述的容器,经过梯度降温至7℃至18℃;③运输准备:经步骤②处理后,往所述的容器中加入NaCl和CaCl2,使水体中的NaCl浓度上升0.5g/L至3g/L与CaCl2的浓度上升50mg/L至500m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常文迟长凤徐佳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